高性價比的首選
佳能EOS Mark II(以下簡稱7D II)數(shù)碼單反相機擁有EOS史上最多的65個十字對焦點、最高9.5幀/s高速連拍等諸多優(yōu)勢。該設備作為定位于拍攝體育素材的產品,其快速對焦以及高速連拍的特性令人滿意,但WLAN功能依舊缺失,使它喪失了進入社交領域的可能,不過誰叫它是半幅旗艦呢,專業(yè)用戶看重專業(yè)特性,旁的就忽略了吧。
實現(xiàn)精密對焦的自動對焦感應器。
目前幾乎所有的相機廠家為了抵抗DSLM產品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均竭盡所能地在自家的產品上增加各種現(xiàn)代化設施。但作為EOS 7D時隔5年的繼任者7D II卻仍沒有無線網(wǎng)絡、NFC、折疊或者觸摸屏等附加功能,只在GPS模塊方面有一點點提升。這點在7D II機頂內置閃光燈和熱靴端口處的凸起處可以看出,此處配備了GPS模塊,可以記錄照片的拍攝地理位置。
7D II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一個主題上,那就是“速度”。憑借高達每秒9.5幀的連拍性能,剛上市時無人能及,但不久就被尼康D500追平,保留下并列最快的名頭。另外,存儲卡方面,7D II也相對“守舊”,采用了歷史通用性更高的CF+SD的雙卡槽設計,不過其性能大幅提升,如SD卡槽升級支持UHS 1、CF則兼容UDMA7;因此,在全分辨率下的JPEG拍攝中,7D II無存儲瓶頸,可實現(xiàn)無限連拍。
構圖從此很簡單
7D II的全像素雙核CMOS AF(Dual Pixel CMOS AF)可覆蓋80%的畫面范圍進行相差檢測自動對焦,自動對焦范圍大,將主被攝體或人物面部配置于畫面邊緣時也能輕松快速地對焦,因此在風光或人像等攝影中更利于專心構圖。而且還具備單點、多點和追蹤對焦,3種自動對焦模式可以選擇。應用于不同的被攝體以及場景,可以在決定性瞬間即時捕捉到被攝體。
傳感器創(chuàng)新
7D II采用了全新的2 020萬有效像素的APS-C規(guī)格CMOS圖像感應器,尺寸為22.4mm×15mm,并且采用了兩個DIGIC 6圖像處理器,可以提供更快的拍攝和圖像處理速度,使其高速連拍能力達到了最高每秒9.5張的極高速度。
EOS 7D Mark II擁有EOS史上最多的65個自動對焦點。
從實際ISO表現(xiàn)可以發(fā)現(xiàn),ISO 12 800是7D II在能保證細節(jié)前提下的最高實用ISO值。在ISO 1600開始出現(xiàn)輕微噪點,從ISO 6400開始會有較明顯的噪點產生,用戶只需要控制ISO在6400以下,便可得到畫質較佳的照片。雖然相較于市場競品尼康D500最高達1640000而言,12800的ISO值確實較低,但對于7 700元的市場售價,12800的也是值得認可的。
配件較齊全
電池方面,依舊延用使用LP-E6電池,續(xù)航能力約為600張,這對于連拍機器來說的確不大夠用,備用電池有很強的必要性。BG-E16是EOS 7D Mark II專用的電池盒兼手柄,它配備了縱向持機拍攝時使用的快門按鈕、主撥盤和自動對焦點選擇按鈕等,縱向持機拍攝時的操作性不輸于橫向持機拍攝。與7D專用的電池盒兼手柄BG-E7相比,BG-E16有很多改良之處。例如,BG-E7是在背面插入電池而BG-E16則是從側面插入,由此手柄的厚度和形狀都得以改良。此外,BG-E16搭載了多功能控制鈕和操縱桿式自動對焦區(qū)域選擇桿,提高了操作性。
另外,7D II的配件還包括可通過無線文件傳輸器WFT-E7C(Ver.2)以及彈出式內置閃光燈等。
顏值佳,靠氣質也看臉
7D II的體積約為148.6mm× 112.4mm×78.2mm,和上一代產品7D相差無幾,機身體積和全畫幅的機型并無差距。重量約910g(含電池),所以拿在手上很有分量感,對于長時間拍攝來說,體力是必需的。
機身材料采用了鎂合金,且經(jīng)過嚴密的防水滴防塵處理,即使在刮風或下雨的戶外也能拍攝。在操控方面,7D II在自動對焦區(qū)域選擇桿上新增了一個可以迅速切換自動對焦區(qū)域選擇模式的撥桿,可以在觀看取景器的同時進行對焦點快速切換操作。同樣,為ISO、曝光等操作設置的快捷鍵操作以及兩個轉輪操作都是對標5D Mark III高品質的表現(xiàn)。另外,7D II還增加了短片靜音控制功能,僅需輕輕觸摸速控轉盤的內側就能設置速控畫面的相關參數(shù),可防止拍入操作音等雜音。
拍攝細節(jié):F8, 11500, ISO 3 200; Canon EF 50mm F1.4。
對焦才是重點
對焦系統(tǒng)的更新相當給力,配備了65點對焦系統(tǒng),并且中間對焦點擁有-3~18EV的超大對焦亮度范圍,具備17種自定義對焦功能選擇,可以說這幾乎是目前市面上最強的對焦系統(tǒng)了。
7D II擁有EOS史上最多的自動對焦點,且全部為十字型。其對焦點覆蓋了畫面大部分空間,拍攝時,在優(yōu)先確定好構圖的情況下,也能在所需的位置直接對焦;就算拍攝在畫面內激烈運動的被攝體,也可以針對目標位置迅速對焦。搭配的鏡頭不同,自動對焦點、十字型自動對焦點以及雙十字型自動對焦點的可用數(shù)量也會發(fā)生變化。
7D II搭載了能夠簡單有效地自定義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特性的自動對焦配置。除了“通用多用途設置”外,還有預設的“忽略可能的障礙物,連續(xù)追蹤被攝體”、“對突然進入自動對焦點的被攝體立刻對焦”和“對于快速加速或減速的被攝體”等共6種情況。針對這6種情況預先調整了被攝體追蹤靈敏度、加速/減速追蹤、自動對焦點自動切換這3個參數(shù)。
總結
定位體育攝影的7D II,較好地詮釋了追求根本的原則,物盡所用,只在最關鍵的對焦以及連拍上下足功夫,而相關的傳輸性能以及外觀雖然有所減弱,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機身結構的權衡取舍。相對于市場競品來說,雖然在對焦點以及ISO值層面略有降低,但以其9.5張/s的連拍速度、快速對焦的強大優(yōu)勢加之低價位讓利于消費者,使得7D II成為體育新聞攝影的性價比之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