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復興門一帶現(xiàn)在分布著眾多金融機構,現(xiàn)代而繁華。然而就在這地界兒還有一部分保留較為完好的胡同民居,寧靜交錯的胡同、錯落有致的低矮平房記錄著老北京的歷史。就在這安靜的文華胡同中,坐落著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大釗曾經的住所。
提起李大釗,人們并不陌生,他的名字總與“中國共產黨”緊密相連,故居一進門處李大釗的雕像就矗立在鮮紅的黨旗前。李大釗,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1916年夏至1927年春,李大釗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十年,先后居住過八個地方。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釗一家在此居住,這里是他在故鄉(xiāng)之外生活時間最長的一處居所。就是在這里,李大釗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黨、建立國民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鞏固和發(fā)展國共合作、領導北方革命運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故居分為南北兩個院落,李大釗一家住在北院,北房是李大釗、趙紉蘭夫婦的臥室和堂屋,西廂房是李大釗的書房和會客室,東廂房是長子李葆華的臥室和客房,東、西耳房是長女李星華及次女李炎華、次子李光華等人的臥室。南院現(xiàn)作為專題展覽室,選取李大釗1920年至1924年的工作、生活片段,介紹了李大釗的偉大成就,展現(xiàn)了李大釗的精神風范。
李大釗居住的這種小院,是當時北京城內隨處可見的,可見其房屋規(guī)格并不高。走進李大釗故居卻感覺到有些與眾不同,看到故居的平面圖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奇怪之處出在門上。北京城中一般的四合院都是坐北朝南的,達官顯貴家的院子大門是開在南邊院墻的正中間,平民百姓家的門開在東南角,而李大釗故居的大門則是開在了西北角,一般這里都是一個規(guī)整四合院的后門,是用來走仆人的。按說當時李大釗的工資并不低,但無論是從住所的陳設,還是照片上他的日常穿著上,都能看出他的生活是簡單樸素的。雖然處于高薪階層,但李大釗卻將他的錢用在了開展黨的活動和資助學生上面了。無論是他畢生所追求的改造中國社會的思想行動,還是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無不體現(xiàn)出“道義”二字。
李大釗雖然生活簡樸,但故居卻處處充滿著文藝氣息。北房內擺有許多瓷器和畫作,李葆華這樣回憶父親:“在我的印象中,父親從來沒有抽過煙,酒喝一點,但不多。……家里曾有一幅畫鴨子的畫,上面題有‘水暖鴨先知五個字。他喜歡瓷器、古玩啥的,買了一些。他喜歡養(yǎng)花。其中最喜歡的是菊花,有時一買一二十盆。其他的也買,家里也種‘滿天星啥的。有一陣,他極好書法,幾乎每天都寫,寫了不少張?!崩畲筢摰臅埠芏啵M管現(xiàn)在已無緣再見當時書房最真實的模樣,但從包惠僧的描述中,可以想象曾經的樣子:“這間房子是三小間合成的一大間,靠著三面墻壁陳設著四個大書架,上面擺滿了書籍,有中文的,也有外文的??看皯舻倪@一面,有一個相當大的寫字臺,寫字臺對過有兩張條桌,條桌上面堆滿了報紙和雜志,也同書籍一樣,中國、外國的都有。”
李大釗不僅自己喜愛讀書,也十分重視對李葆華的教育,希望他成為“遇山不愁,逢水不懼”的革命者。在李葆華的臥室中有一本紅皮的書,那是1923年魯迅短篇小說集《吶喊》出版時贈送給李大釗的,李大釗十分珍視此書,回家后,他特別地對孩子們談論了這本書的價值,讓他們認真閱讀。
李大釗故居簡單卻不失生機,好像李大釗一生簡樸,卻做著偉大的事業(yè)?!拌F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是對李大釗精神風范的真實寫照。來到李大釗故居,用心感受這位革命先驅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