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娣
我的家鄉(xiāng)在南方粵西一個小山村,在那廣袤的田野上,生長著一種獨特的野草——田艾。田艾又叫白頭翁,是冬天收割完后田野里生長出來的一種野草,據(jù)《食物本草》里介紹,田艾具有祛濕,暖胃,清腸等功效。我家鄉(xiāng)的人們都會用田艾來做一種特色小吃——田艾籺。
一個陽光和煦的春日早晨,我走在鄉(xiāng)村田野上,遇見一叢叢田艾草,嫩綠的細芽彼此簇擁,如一汪汪碧青的溪水聚在那里,漣漪微擺,清涼干凈,獨有的生動頃刻間讓人覺得詩意無限。春來萬物新,艾草那盈盈的綠意和關于奶奶的種種回憶,頓時鮮活在心底,我想起了以前奶奶和我一起采田艾以及奶奶做田艾籺的情景。
在我小的時候,每到春天,奶奶都會帶著我到田野上采田艾。春日和暖的清晨,奶奶拎著一個竹籃子,牽著我的小手,走在田埂上,來到冬荒的農田里。尚未開始春耕的農田上,長滿了低矮嫩綠的田艾。此時的田艾,鮮嫩得如同新生的嬰兒,它們匍匐在泥土上呼啦啦地生長,像是爭著搶著冒出地面來看這個陽光燦爛百花綻放的世界,還散發(fā)著一股獨特的清香。
來到田野上,奶奶蹲下來,用手把田艾一棵一棵地連根拔起,再把拔到的田艾放進竹籃子里。她一邊采田艾,一邊給我講舊社會饑荒時期人們采野菜充饑的往事。那時的我年少懵懂,并不能完全理解奶奶的話,只是把采田艾當成一件好玩的事,即便如此,我也不能專心地采田艾,很快,我的注意力就被別的東西吸引了。你看野外春色多撩人??!春風輕輕地吹,像溫柔的手撫過臉頰,讓人微醺醺地醉;燕子在半空中掠過,劃下一道道美麗的剪影;黃鶯在枝頭歌唱,聲聲圓潤婉轉。野花遍地開,白色的點地梅,粉紫的苜宿花,金黃色的稻槎菜花,淡藍色的婆婆納花……我跑去采野花、捉蝴蝶去了。當陽光漸漸燦爛,奶奶采了滿滿一竹籃田艾,喚我回家,于是我捧著一大束野花亂蹦亂跳地跟在奶奶身后回家。
回到家,奶奶把田艾一棵一棵整理好,用剪刀把田艾的根剪掉,留下田艾的嫩葉和花朵。奶奶再將整理好的田艾洗干凈,晾干,把田艾鋪放在簸箕上,放到屋頂上曬。奶奶把曬干的田艾搓成綿綿的田艾絨,然后保存?zhèn)溆谩?/p>
在某個寧謐的夜晚,奶奶動手做田艾籺。奶奶先將田艾絨煮沸,加上糯米粉搓成皮,然后包上用花生、芝麻、陳皮、豬肉、蘿卜干等做成的餡 ,再將田艾粉皮合起來,包成圓形或桃子形,再用新鮮的芭蕉葉包墊起來,放進鍋里用武火蒸熟。蒸熟后的田艾油黑發(fā)亮,又暗透著田艾的綠光,樣子誘人,還散發(fā)著一股濃濃的田艾香。忍不住拿一個剝去葉墊咬一口,各種餡的香味加上田艾的清香,令人頓覺滿口生香,滋味豐富,真是人間美味。
奶奶做的田艾籺,是我小時候最難忘的美味。每天早上我上學前,奶奶都從屋梁下的吊筐里拿出兩個田艾籺蒸熱給我當早餐。中午我放學回來,奶奶又把一只熱騰騰的田艾籺遞給我。小時候的我沒有冰淇淋、巧克力等零食,田艾籺就是我的美味零食。我在享受著美味的同時,更是在享受奶奶對我濃濃的愛。
就這樣年復一年。每年春和景明、燕語鶯歌、田艾鮮嫩的時候,奶奶都會拎著竹籃到田野上采田艾,然后做田艾籺,年年如是,歲月不改。奶奶對田艾有著最深刻的記憶和難舍的情結。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艱苦歲月里,一棵野生的田艾曾溫暖慰藉過奶奶饑餓無依的身心?,F(xiàn)在,我們的生活好了,奶奶仍然在每年春天都采田艾、做田艾籺,她是在憶苦思甜,同時也在教育我要懂得感恩,要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奶奶在前年離開了我,我再也不能和奶奶一起采田艾,我再也吃不到奶奶做的田艾籺了。奶奶親手做的田艾籺的美味,從此成了我最深切的追憶,而那一株株田艾草,一直長在我的心田。在這個田艾蔓生的春日,回憶為水,將田艾與糯粉攪和,放進時間的鍋里,蒸煮成一只只思念的田艾籺,讓我在漫漫的歲月里,細細品,慢慢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