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偉
(湖南慈利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工作局,427200)
洞溪七姊妹辣椒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肖偉
(湖南慈利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工作局,427200)
洞溪七姊妹辣椒屬于湖南慈利縣洞溪鄉(xiāng)當?shù)貍鹘y(tǒng)品種,種子按辣椒傳統(tǒng)方法留存,延續(xù)幾百年。其個頭小、水分含量低、肉層薄、產(chǎn)量不高,一般為400~750 kg/667 m2,比普通辣椒少500~1 000 kg,但株苗茁壯,結(jié)果豐碩。
洞溪七姊妹辣椒以其獨特的質(zhì)量特性,獲得了多種榮譽:1998年洞溪七姊妹辣椒獲“中國(湖南)農(nóng)博會優(yōu)質(zhì)獎”,2008年被張家界市質(zhì)量技術(shù)監(jiān)督局、張家界市經(jīng)濟局評為“張家界名牌產(chǎn)品”,2008年榮獲“中國(湖南)第八屆(國際)農(nóng)博會金獎”,2010年獲“湖南省供銷合作社農(nóng)產(chǎn)品展銷會金獎”,2011年獲“中國(湖南)旅游博覽會金獎”,2014年榮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
2011年洞溪七姊妹辣椒種植面積達667 hm2,生產(chǎn)鮮辣椒 5 000余t,干辣椒 800余t,剁辣椒1 200余t,產(chǎn)值9 000余萬元。2012年洞溪七姊妹辣椒種植面積達1 000 hm2,生產(chǎn)鮮辣椒7500余t,干辣椒1200余t,剁辣椒1500t,產(chǎn)值達1.5億元。目前,洞溪七姊妹辣椒加工企業(yè)已達4家,年加工鮮辣椒5 000余t。產(chǎn)品銷往湖南省石門、桃源、澧縣、邵陽、瀏陽、長沙等20多個縣市以及湖北、河南、四川、江西、貴州、廣東、廣西、云南、山東等十多個省,有的還被帶往中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qū)及日本、韓國等國家。
洞溪七姊妹辣椒以5~9個為1束(大部分以7個為1束),辣椒尖朝上,辣椒體形細小,一般長40~70 mm,直徑6~10 mm,成熟后,色澤紅潤油亮,破碎后籽多肉少。成熟的洞溪七姊妹辣椒香辣純正醇厚,辣味濃,食用后,具有排汗排毒、提神醒腦的功能。
洞溪七姊妹辣椒的辣椒素、辣椒紅素、VC、鐵、鋅、硒、蛋白質(zhì)、干物質(zhì)等含量比其他品種的朝天椒都明顯高出很多。辣椒素含量一般4.582 mg/g,最高達5.823 mg/g,是普通辣椒的4倍,屬于猛辣型產(chǎn)品。VC含量一般為180 mg/100 g,最高達201 mg/100 g,是普通辣椒的5倍。磷、鐵、鉀、硒、鋅含量豐富,其中鐵含量一般為96 mg/kg,是普通辣椒的2倍。蛋白質(zhì)含量達2.06%左右,比普通辣椒高20%以上。干物質(zhì)含量21.82%,比普通辣椒高10%以上。
2.1準備苗床
洞溪七姊妹辣椒3月上旬在大棚內(nèi)育苗。苗床土厚10~15 cm,要求床土細碎、平整,否則容易出苗不勻。
每1 m2苗床摻入三元復合肥(15-15-15)0.2 kg、硼鋅肥5 g、草木灰1.5 kg,也可摻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 g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20 g,以防治猝倒病和炭疽??;每1 m2苗床土摻入2.5%敵百蟲可濕性粉劑100 g,防治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
2.2浸種催芽
播前將種子晾曬2~3 d,用30℃的溫水浸種4~5 h,再用0.3%高錳酸鉀液浸種20~30 min,撈出徹底洗凈藥液,隨后用30℃的溫水浸種5~6 h,瀝干水分后置于25~30℃條件下催芽,當有80%的種子出芽后即可播種。
2.3適時播種
播種前將苗床灌足水,水滲下后(要求床面無積水)將種子均勻撒播在苗床上,用過篩的細土均勻覆蓋,覆土厚約0.5 cm。然后用48%氟樂靈乳油500倍液噴灑苗床,最后蓋上薄膜,待出苗70%時撤去薄膜。
2.4苗床管理
前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0~28℃,夜間15~18℃,苗床地溫不低于17℃;后期白天溫度保持在15~20℃,夜間溫度保持在8~10℃。因底墑充足,前期無需澆水,后期如果需要補水,用噴壺噴水,保持苗床濕潤即可。當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要間苗,苗距以3 cm為宜。定植前10 d進行煉苗,控制苗床水分,加強通風,促進幼苗健壯生長。4月中下旬達到壯苗標準:株高12~15 cm,莖粗1.2 cm,真葉6~8片,苗齡50~60 d,子葉完整,根系發(fā)達。
洞溪七姊妹辣椒適宜種植在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質(zhì)疏松肥沃的土壤上。在定植前15 d結(jié)合整地施肥,每667 m2施腐熟廄肥4~5 m3、高鉀復合肥(氮、磷、鉀含量均為16%)80 kg、硼砂0.5 kg。為防治地下害蟲,667 m2撒施3%辛硫磷顆粒劑2~3 kg。然后起壟,壟高10 cm、寬50 cm,大壟間距80 cm。整平壟面,每667 m2用48%氟樂靈乳油200 mL對水50 L,均勻噴灑地表。噴施除草劑時,要注意保持地表濕潤,不能漏噴、重噴,以便在地表形成一層均勻的藥膜,然后覆蓋地膜。地膜要緊貼地面,松緊適中,膜邊緣順壟邊下垂,埋入溝內(nèi),用濕土封嚴壓實。
于4月下旬選晴朗無風的天氣定植。定植前苗床澆1次透水,以便于起苗。一般采用大小行定植,以利于通風透光和農(nóng)事操作。大行距80 cm,小行距50 cm。待栽培壟覆膜2 d后定植,單株定植,株距25 cm,每667 m2定植4 100株。隨定植隨澆水,一定要澆透水,以防死苗。田間可以套種單行玉米等高稈作物,以利于調(diào)節(jié)小氣候,減輕日灼病對洞溪七姊妹辣椒的影響。
5.1及時摘心
洞溪七姊妹辣椒產(chǎn)量主要由側(cè)枝果實組成,側(cè)枝產(chǎn)量占總產(chǎn)量的80%~90%。5月中旬當主莖現(xiàn)蕾時,及時摘心。一是可以促進側(cè)枝萌發(fā),且植株生長整齊一致;二是可以促進洞溪七姊妹辣椒成熟一致,采摘集中,省工省時。
5.2肥水管理
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6月中下旬,每667 m2追施尿素4~5 kg;開花結(jié)果期噴磷酸二氫鉀液等葉面肥,以防早衰。盛果期如遇干旱,應及時澆跑馬水,切忌大水漫灌。
5.3病害防治
洞溪七姊妹辣椒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炭疽病和疫病發(fā)生時,在發(fā)病初期用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5~7 d噴1次,連噴3~4次;病毒病發(fā)生時,用20%鹽酸嗎啉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隔10 d噴1次,連噴3~4次。
5.4蟲害防治
洞溪七姊妹辣椒主要害蟲有煙青蟲、蚜蟲、茶黃螨、紅蜘蛛等。防治蚜蟲等刺吸式口器害蟲,可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防治煙青蟲等咀嚼式口器害蟲,可噴施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2 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防治紅蜘蛛和茶黃螨,可噴施73%炔螨特乳油2 000倍液,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
5.5及時收獲
洞溪七姊妹辣椒全部轉(zhuǎn)紅以后,于9月底10月初一次性收獲。
S641.3文獻標識碼:B
1001-3547(2016)12-0073-02
10.3865/j.issn.1001-3547.2016.12.030
肖偉(1982-),女,農(nóng)藝師,主要從事蔬菜生產(chǎn)技術(shù)指導工作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