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2016年早已到來,可有些人還沉浸在2015年的科技世界中,你是不是也如此?
原來2015年科技圈熱鬧得不得了。除了年年少不了的最佳發(fā)明、新奇物種、太空事件,一些冷知識、奇葩研究等也出來露臉。
到底2015年有哪些值得回味的發(fā)明作品和創(chuàng)新事件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讓廢棄的有軌電車地下站煥然一新的地下公園設計、與孩子聊天的小恐龍玩具、新型意大利通心粉……《時代》雜志盤點的這些最佳發(fā)明創(chuàng)意十足,令人耳目一新。
美國Lowline公司設計師丹·巴拉什和建筑師詹姆斯·拉姆塞計劃將紐約下東區(qū)一個廢棄的有軌電車地下站改建為一個綠色休閑空間。
這個休閑空間或許和你去過的所有公園都不一樣。它采用遠程天空光線系統(tǒng)采集陽光,通過光纖將其傳輸?shù)降叵?,讓植物能夠自然生長。
一半像平衡車、一半像滑板的“懸浮板”Hoverboard雖然不能真的懸浮起來,但其酷炫的功能仍吸引了賈斯丁·比伯、吉米·法倫和肯達爾·詹娜等明星。
一旦你的腳踩上去,這款設備內(nèi)置的兩臺電子陀螺儀就會自動工作,使你保持平衡。只需輕輕偏轉(zhuǎn)身體,它就能實現(xiàn)加速、減速或拐彎。
當被某種噪音弄得心神不寧時,最好的方法是讓這種聲音消失。如果做不到,又非得待在這種噪音環(huán)境中,那么,讓音量降低一些是不錯的選擇。名為“Here Active Listening System”的耳機系統(tǒng)能幫你做到。
它與智能手機應用同步,你可以在手機上選擇想要過濾掉的某個聲音頻率。這意味著你可以選擇性地過濾掉那些煩人的噪音,而不影響正常的交談。
與一般的會說話的玩具不同,這種小恐龍玩具嵌入了IBM公司最新的“沃森”智能機器人相關技術(shù),可以與年齡在5~9歲的孩子進行有意義的交流。
除了回答一些常規(guī)性的問題,如“月球有多遠”,這款能夠連接WiFi的玩具還能在與孩子的對話中學習,并對孩子的話語做出回應,且可以幫助他們學習數(shù)學。
比如,它會向正在學習數(shù)字加減法的孩子提出難度較大的問題,如“2+2等于多少”、“你能不能數(shù)到10”。
Artiphon團隊推出的Instrument 1可以說是樂器超級合體。
它長約60厘米,兩端均有揚聲器,是一款整合了吉他、貝斯、鋼琴、小提琴和電子鼓等的智能樂器,不僅可以模仿這些樂器發(fā)出的聲音,還能模仿各自的彈奏方式,如可以變身為一架鋼琴,也可以像吉他那樣用來彈奏。
它支持USB、Lightning、耳機插孔以及電源等物理接口,內(nèi)置加速計、壓力傳感器和充電電池,可與iPhone、iPad、Mac以及PC連接,通過MIDI音樂標準格式的應用程序就能輸出聲音。
為了避開可能對人體有害的污染物和過敏源,你或許很想要一臺能夠隨時監(jiān)測空氣中各種有害成分指標的儀器,那么便攜式空氣質(zhì)量檢測器Tzoa很適合你。
這種外形時尚的小型設備就像一枚徽章,可以別在衣服、鞋子、包包上,能通過內(nèi)部傳感器實時監(jiān)測和更新所在地區(qū)的空氣質(zhì)量各項參數(shù),包括溫度、特定種類顆粒物(塵埃、花粉,甚至汽車尾氣)含量和紫外線強度等,并將這些參數(shù)上傳到云端,從而方便人們規(guī)劃出行路線。
即便吃再多的新型意大利通心粉,吃貨們也不怕長胖哦,因為這種面團所用的原料不是小麥,而是鷹嘴豆。
別小看原料轉(zhuǎn)變,這可是經(jīng)過長達10個月的試錯后才成功得到的健康食品。
相比小麥制作的同類產(chǎn)品,新型意大利通心粉的蛋白質(zhì)含量翻倍,纖維素增加4倍,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更低,且不含麩質(zhì),口感也不錯。
去年,許多動物和植物再也不想隱身于世了,紛紛進入人們的視野。
有些物種你或許現(xiàn)在還不認識,不妨來了解下。以后,你見到它們,至少能打個招呼。
這種可愛的南美小青蛙外形與南美洲秘魯境內(nèi)安第斯山脈地區(qū)的其他蛙類沒有太大區(qū)別,只是體型小很多,身長只有7~8毫米,大概只有人的指甲蓋那么大。
人們發(fā)現(xiàn)這種小動物并非易事,更糟糕的是,和其他蛙類一樣,這種小型蛙類也面臨著一種致命真菌的威脅。它們隨時可能消失,就像突然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一樣。
翻滾的蜘蛛因行走方式為不斷翻滾而得名,其實,它們的學名是摩洛哥后翻蜘蛛。
這種蜘蛛不動的時候會在沙子里修筑管狀的居所,用蛛絲固定,躲避陽光和捕食者。一旦遇到危險,它們就會以側(cè)翻的方式逃跑,不管是在平坦的地面上還是山丘上,速度是正常行走速度的兩倍。
當側(cè)翻無濟于事時,它們會勇敢地面對威脅者。
Drosera magnifica是一種茅膏菜屬植物,體型巨大,株高可以達到1.5米,?!俺浴毕x子。
它的發(fā)現(xiàn)過程頗具傳奇色彩——植物學家保羅在瀏覽臉譜網(wǎng)頁上的照片時無意間留意到它,然后展開調(diào)查。他聯(lián)系上貼出這張照片的巴西業(yè)余植物愛好者,確認其為一種新物種并發(fā)表了論文。
這種植物屬于瀕危物種,是目前美洲地區(qū)第二大食蟲性植物。
你還記得《哈利·波特》里面的伏地魔嗎?看電影的時候有沒有被他奇怪的鼻子嚇到?或者說,他看上去好像沒有鼻子的樣子很嚇人?好了,來看看猴子界的伏地魔吧!
這種奇怪的動物是在喜馬拉雅山東部地區(qū)被發(fā)現(xiàn)的。它們有鼻子,但鼻子看上去好像被切掉了,而且開口朝上。這樣一來,下雨天的時候雨水會落到它們的鼻子里,所以,它們會把頭深深埋進兩腿之間,否則會不停地打噴嚏。
20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弄不明白日本附近海域的海床沙地上為什么會有一些直徑約2米的圈圈。去年,他們找到了原因。原來,這些圈圈是河豚新物種Torquigener albomaculosus創(chuàng)作的。
盡管這種河豚身長只有13厘米左右,但雄性河豚都是技藝高超的“藝術(shù)家”。它們會在海床沙地上創(chuàng)造出精美的圓形圖案,用來吸引雌性。
雌性河豚會仔細查看雄性們精心準備的作品,如果欣賞某個作品,就會和這個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結(jié)為伴侶,并在圖案中心產(chǎn)下后代。
學名為“Hyorhinomys stuempkei”的小動物相當有趣,就像老鼠和豬的組合體。
它長著大大的老鼠耳朵、長長的胡須,卻有一個跟豬一樣的塌鼻子,而不是老鼠那樣的尖鼻子。
細看它的嘴巴,你會看到從嘴里伸出的長牙——這可不怎么可愛!
這種小動物是2013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上被發(fā)現(xiàn)的,但直到去年才被正式確認為一種新物種。
冷知識年年有,去年特別冷門,可以說冷到了絕對零度。
那些冷爆了的冷知識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瞧瞧吧!
尸臭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氣味,由400多種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構(gòu)成。這些化合物由細菌產(chǎn)生,會將尸體組織分解成氣體和鹽。
隨著尸體腐爛,尸臭的化學構(gòu)成也發(fā)生變化。
此外,尸臭的變化還取決于尸體內(nèi)和周邊環(huán)境的細菌構(gòu)成、棲息地的氣候以及死者的遺傳基因和飲食習慣等。
在構(gòu)成尸臭的化合物中,尸胺和腐胺的特征最明顯。它們是微小分子,分別由賴氨酸和蛋氨酸分解時產(chǎn)生,散發(fā)出濃烈的臭味,讓絕大多數(shù)動物敬而遠之。
我們沒有吃土,土怎么會進入到我們的身體里?
哈哈,土可是相當狡猾的。盡管我們沒有直接吃它,它還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了我們體內(nèi),如粘在食物和手上、混在空氣中被人體吸入等。
我們攝入的土包括土壤和塵埃。我們吸入或者不慎吃下的土壤占攝入土含量的45%,剩下的55%是塵埃。
通常情況下,6周至1歲的嬰兒每天會無意攝入60毫克土。1歲至20歲的人每天會攝入100毫克土。按年來計算,我們每年會攝入36.5克土。
你知道嗎?駱駝的“小腿”其實是腳掌。
駱駝跟獵豹、狗、貓一樣,是趾行性動物,用四肢的趾的末端兩節(jié)著地行走或奔跑,“小腿”實際上是掌骨,“腳”其實是腳趾。而人和大部分靈長類動物,是用整個腳掌著地行走或奔跑,被稱作“掌行動物”。
因此,駱駝臥倒時,腕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會彎曲,腳掌完全對折。
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借助吸力系統(tǒng)進行大小便,一年大概會“生產(chǎn)出”82千克排泄物。
有些排泄物會在國際空間站被回收利用,當然,更多的會排入大氣層,因與空氣摩擦而燃燒,看起來像流星。
看來,我們再也不要對著流星許愿了,因為它們可能是宇航員便便。
南極洲面積達1400多萬平方千米,是地球上緯度最高、最干燥、風力最大、最空曠又最冷的地方,99%的地區(qū)被冰層覆蓋,不適合人類居住。
如果你非要去那里工作的話,就必須做出犧牲。
因為在南極洲沒法做手術(shù),所以為了以防萬一,不管智齒疼不疼,闌尾是否健康,在奔赴那里工作前,你都需要跟它們永別。
2015年奇怪的科學事件可不少:一名科學家12年沒有洗澡;蛇吞下豪豬,卻葬送了生命;上百萬只小蜘蛛從天而降……
同學們,快來看看小編為你們精選的五大怪事件吧。
你最久能堅持多長時間不洗澡?兩天?三天?一周?告訴你,有人已經(jīng)12年沒洗澡了,而且他是故意的。這個人就是波士頓的一名化學工程師,他認為人類不需要通過洗澡來保持健康。
事實上,他覺得洗澡會除掉皮膚表面的有益菌,而這些有益菌可以阻止產(chǎn)生臭氣的細菌生長。
在那12年里,他將一種含有活性細菌的噴霧噴在身上,用來保持身體清潔,防止異味產(chǎn)生。
MegaBots團隊研發(fā)的Mark II機器人在2015年5月的圣馬特奧Maker Faire集會上首次亮相,并用巨大的彩彈摧毀了一輛廢舊汽車,成為了集會上最引人關注的對象之一。
MegaBots是波士頓一家機器人初創(chuàng)公司,已經(jīng)向日本水道橋重工發(fā)起了挑戰(zhàn),邀請對方參與一場機器人決斗。
今年,他們研發(fā)的機器人會一決勝負。其中MegaBots派出的就是Mark II機器人,它身高4.6米,裝有坦克履帶,由人工操控。代表水道橋重工出戰(zhàn)的Kuratas機器人高約4米,裝有多種武器系統(tǒng),其中包括一把加特林玩具機槍。
去年6月,南非一條長約3.9米的蟒蛇做了一件不尋常的事情——將一只豪豬整個吞了下去,并因此送命。
對于生活在南非伊蘭德禁獵區(qū)的蟒蛇來說,吃豪豬并不是一件罕見的事,但發(fā)生在這條蟒蛇身上的事情可真是出人意料。它在消化這頓美餐的時候,從一塊石頭上摔了下來。園地管理員認為,在地面的撞擊下,豪豬的尖刺戳穿了蟒蛇的消化道,導致它死于非命。
去年5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南部高原地區(qū)下了一場怪異的蜘蛛雨,上百萬只小蜘蛛從天而降。地面上瞬間爬滿了小蜘蛛,而且覆蓋了一層白茫茫的蜘蛛網(wǎng),像鋪了一層薄薄的蛛絲地毯。
事實上,這種奇怪的自然現(xiàn)象沒有想象中那么罕見。它是蜘蛛進行全球遷徙的一種策略,被稱為“天使發(fā)絲”。
蜘蛛通常會爬到植被頂端等比較通風的位置,然后開始織網(wǎng)。當有風吹來,它們就會借助風力,和蜘蛛網(wǎng)一起飛到其他地方。在我們身邊,這種現(xiàn)象很普遍,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
不過,有些時候,惡劣的天氣會導致蜘蛛一連幾周無法這樣做。當天氣轉(zhuǎn)好,上百萬只蜘蛛就會一起出發(fā),這時,天空好像下起了蜘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