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朱輝 鄭洪新 王劍 林庶茹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沈陽 110847
骨質疏松(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減少、骨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發(fā)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引起骨質疏松癥的最常見的藥物,長期接受GC治療者都有發(fā)生骨質疏松的危險,而這種由GC治療所導致的骨質疏松癥即成為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癥(glucocorticoid induced osteoporosis,GIO)。本實驗研究以中醫(yī)學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采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觀察補腎、健脾、活血化瘀方法對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癥大鼠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含量的影響。
SPF級Wistar大鼠120只,雌雄各半,雌性體重(190±10)g,雄性體重(240±10)g,3月齡。由上海西普爾-必凱實驗動物有限公司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CXK(滬) 2008-0016。
1.2.1主要試劑: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ELISA試劑盒:美國ADL公司,生產批號為110371。
1.2.2儀器:多功能電泳儀(北京六一儀器廠),Heidolph DIAX90型勻漿機(德國Heidolph公司),日立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
補腎中藥由淫羊藿、活性馬鹿茸、牡蠣組成;健脾中藥為補中益氣顆粒,由北京漢典制藥有限公司提供,生產批號為090101;活血中藥為血府逐瘀膠囊,由天津宏仁堂藥業(yè)有限公司提供,生產批號為103015;陽性對照藥為骨疏康顆粒,由遼寧康辰藥業(yè)有限公司提供,生產批號為080729。
按同性別大鼠體重分層,隨機數字表分為6組,每個性別每組12只,雌雄分籠飼養(yǎng),每組分為A、B兩籠,每籠6只。即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補腎中藥組、健脾中藥組、活血化瘀中藥組和陽性中藥對照組(骨疏康中藥組)。
1.5.1造模:用地塞米松肌注,劑量為2.5 mg/kg 體重,左后肢臀部肌肉注射,每周2次,連續(xù) 9周。正常對照組大鼠常規(guī)喂養(yǎng)。
1.5.2給藥:適應飼養(yǎng)1周后開始造模、給藥、灌胃,每日1次。A、B組給生理鹽水2 ml;C組、D組、E組、F組用藥量按人體公斤體重(g/kg)的6.3倍計算,(成人體重按60公斤計算),容積為1 ml/100 g體重,補腎組給藥量為鹿茸0.8 g/(kg·d),牡蠣0.263 g/(kg·d),淫羊藿0.0756 g/(kg·d);健脾組給藥量為0.945 g/(kg·d);活血組給藥量為0.504 g/(kg·d);陽性對照組給藥量為2.1 g/(kg·d)。實驗期間,各組大鼠每周稱重一次,并根據體重變化調整給藥劑量。
實驗大鼠在最后一次灌胃后,禁食24小時,處死后立即取材。大鼠經10%水合氯醛注射(0.3 ml/100 g體重)腹腔注射,麻醉后將大鼠仰臥固定在手術架上,用碘伏消毒手術部位,用手術剪剪開腹腔后,用一次性注射器腹主動脈取血5~8 ml/只。室溫靜置4小時,用離心機3 000 rpm/min,離心30 min,取血清,分裝,做好標記后于-70℃冰箱保存,待骨代謝生化指標檢測。
采用酶聯免疫(ELISA)方法,具體操作步驟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大鼠血清TRACP含量檢測結果顯示: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清TRACP含量升高極為顯著(P<0.01);與模型組比較,各治療組大鼠血清TRACP含量均明顯降低,其中以補腎組和骨疏康組降低最為明顯,與其他各組比較具有極顯著差異(P<0.01)。
表1 各組大鼠血清TRACP含量的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TRACP levels among rats of each group
注:與正常組比較:*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中醫(yī)學認為,腎與骨關系密切。腎藏精,主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繁衍,腎中精氣的盛衰決定了人體的生、長、壯、老、死的過程,腎中精氣充盛與否反映于外的標志為牙齒、骨骼和頭發(fā)。腎在體合骨指骨的生長發(fā)育,有賴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營養(yǎng),腎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滋養(yǎng),才能堅固有力。若腎精不足,骨髓生化乏源,骨骼失去營養(yǎng),而骨質脆弱無力。清代醫(yī)家唐容川在《醫(yī)經精義》中說到:“腎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腎之所合也;髓者,腎精所生,精足則髓足;髓在骨內,髓足者則骨強”。
人處于青壯年時期,腎中精氣充盛,骨髓化源充足,骨骼得以滋養(yǎng)而骨質堅硬致密;到了中老年時期,腎中精氣開始逐漸虧虛,骨髓化源不足,骨骼失去滋養(yǎng)而骨質脆弱疏松,不能發(fā)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因而容易出現骨質脆弱、腰膝酸軟、易于骨折等癥狀,因此中老年人群易發(fā)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女性至七七后,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腎精不足而不能維持骨骼的正常功能,因此絕經后的女性也易發(fā)骨質疏松癥。因此,腎虛是骨質疏松癥發(fā)病的根本原因,補腎壯骨法是臨床治療該病的根本方法。
破骨細胞是重要的骨吸收細胞,在骨骼的重塑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破骨細胞一般含有4~20個核,由多個單核細胞融合而成。胞漿泡沫狀含有多量空泡,內含有大量的溶酶體酶,如蛋白酶、乳酸和檸檬酸等,對骨吸收起到了重要作用[1]。TRACP是了解骨吸收和破骨細胞活性的良好標志物[2]。TRACP的過度表達可表現為骨質疏松。當骨吸收增強時,破骨細胞粘附在骨表面,分泌的酸和蛋白酶在骨基質和破骨細胞之間形成一個空隙,磷酸酐酶和H+-ATP酶質子泵形成了一個酸性環(huán)境, 位于破骨細胞微粒體TRACP,可通過破骨細胞波狀緣分泌進入此空隙,與其他酶一起參與降解骨基質中固體鈣磷礦化物。
人體的整個生命過程中,骨骼通過破骨細胞去除衰老的部分,由成骨細胞形成的新骨替代,進而形成骨骼的再造循環(huán), 整個骨骼表面約有10%~15%的部分不停進行著骨骼的再造過程。骨吸收率增加的結果是骨質疏松,病人從骨質脆弱發(fā)展到骨質疏松需要10 年以上的時間[3]。
本實驗結果顯示,模型組大鼠血清TRACP含量升高最為顯著,與正常組比較有明顯差異,提示骨質疏松癥大鼠骨吸收明顯增強;與正常組相比,各中藥治療組均能降低骨質疏松癥大鼠血清TRAR含量,其中補腎組、骨疏康組最為明顯,提示補腎中藥具有抑制地塞米松引起的大鼠骨吸收增強的作用,這也體現了中醫(yī)學理論“腎主骨生髓”的實質。根據中醫(yī)學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思想,通過應用補腎中藥可防治骨質疏松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