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載物之大智慧被廣為接受,物為人服務(wù),物由人創(chuàng)造。然而沒有德則不能凝聚人,沒有人則不能創(chuàng)造物質(zhì)文明。領(lǐng)導者有德才能夠凝聚人,萬物有德才能夠支撐人,失德毀人。本文提出厚德載人,并根據(jù)國學智慧解釋了德及厚德載人的路徑。
關(guān)鍵詞:厚德載物 厚德載人 領(lǐng)導者修為 國學智慧
一、厚德才可以承載
一只小羊,在草地上一口一口地吃著草尖,打一字。這個字讀作“善”。羊有德,天賦其天命是以羊毛羊奶和身體供養(yǎng)人類,故羊“厚德載人”。羊吃草,草以身體供養(yǎng)羊,這是天賦予草的天命。草依天道而行,草有德,其德行是以身體所含之營養(yǎng)成分供養(yǎng)羊,故草是“厚德載羊”。草長在土地上,土地有德,大自然賦予土地的道是包容長養(yǎng),具備可依賴可依托的德性,以土壤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為草提供養(yǎng)份,長養(yǎng)出草,故這里土地是“厚德載草”。羊以厚德的方式回饋草地,羊只吃草尖,而把根留住,這樣就可以持續(xù)有草吃。把糞便留在草地上為土地吸收,叫積德,給土增加營養(yǎng),養(yǎng)分給草提供生命動力,草再以身給羊為食。羊吃草包含整個生態(tài)鏈條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彼此善待,各方都和諧幸福地生存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然后才能生生不息循環(huán)下去。
這樣循環(huán)不息、環(huán)環(huán)相生的規(guī)律就是道,萬物遵道而行就是遵守道德,就是敬德、守德、順德、厚德、貴德、積德,則有厚德載人。而不遵守規(guī)律則是離道,不按自然規(guī)律做事則叫違德、敗德、缺德、不德、損德、失德、背德,則失德毀人。遵守道德就是善,違背道德就是不善。善表示彼此相待友好,共同繁榮。
易經(jīng)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載指支持、承載、養(yǎng)育、成就、供養(yǎng)等意。厚德載物,此物中更包括人,德不厚不但不能載物,更不能載人。領(lǐng)導者成就事業(yè)擔當大任叫做承載。要想承載先要有德,有德然后才能夠承載。載物之前先載人,有人以后才可以載物?!熬颖叵壬骱跗涞?,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大學)?!庇兴鳛榈娜?,要慎重地對待德行的修為,謹慎修德。因為有德才會凝聚人才,有了人才就能夠干事業(yè),開疆拓土,事業(yè)做大了,才能夠產(chǎn)生財富,有了財富就可以派上用場,支持更多的事業(yè)。所以,領(lǐng)導者凝聚人氣的核心是德,叫做厚德載人。
道是自然規(guī)律,德是按自然規(guī)律做事。人有四個心:手心、腳心、頭心、心,德字的右邊是四個心加成一個心,叫做一心一意。雙立人表示彼此之關(guān)系。故德的意思是,彼此一心一意誠心相待。真心善待一個人叫做有德,損害一個人叫做缺德。愛護萬物眾生叫做對眾生有德、積德、修德、培德、守德、順德,禍害眾生萬物叫做損德、敗德、失德、不德。仁的意思是,二個人如同一個人一樣,把別人當做自己來看待?!叭收邜廴恕保鬃樱实轮藧圩约?,像愛自己一樣愛護別人。生命的本質(zhì)是趨利避害,在哪里得到關(guān)愛,就走向哪里。哪里有德,就向往哪里。德厚的地方,就可以凝聚很多人。哪里有德,哪里就承載萬物。哪里的人有德,就能夠凝聚更多的人投奔而來?!爸芄虏?,天下歸心(曹操)”,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愛惜人才,為了與賢人及時談話,“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群書治要)”,一次洗澡中要有三次把頭發(fā)挽起來,一次吃飯中要把口里的食物吐出來三次,騰出時間立刻接待仁人志士,從而感動天下的仁人志士。這種仁德感動天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孝經(jīng))”。周公之精誠所至,感動四海神明相助,東南西北的天下百姓,沒有誰不心悅誠服,所以周朝800年興旺發(fā)達,周公建立了光照萬古的榜樣,以其深厚之德性,承載周朝之人心歸向,人心思治。
二、厚德載人始于孝親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達到至德至善是提升道德的最高目標,達到這個目標的路徑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就是對一件事情專心致志的深入思考研究,通過格物“厚德載人”,則可以知道其內(nèi)在道理,可以讓自己誠心誠意端正態(tài)度,正心、修心和修行。國之本在人,人之本在德,德之本在孝?!胺蛐?,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jīng))。孝道是德的基礎(chǔ),也是教化產(chǎn)生的基礎(chǔ)?!坝H生之膝下以養(yǎng)父母曰嚴,圣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圣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孝經(jīng))”。親生之子女以自己的能力贍養(yǎng)父母叫做嚴,圣人根據(jù)嚴教化人尊敬,根據(jù)父子有親教化人相親相愛。所以圣人的教化不用很嚴肅就能夠進行,圣人的治理不用很嚴格就能夠得到貫徹,就是因為有孝慈為基礎(chǔ)。所以要想厚德,首先是要能夠孝順父母。要想厚德載人,首先承載的是父母。
一個不供養(yǎng)父母之人,是不孝之人,就失去了修德之本。本是根,是基礎(chǔ),孝是一個人德行的根,是基礎(chǔ)。有孝心的人,才是可以教化的人,才可以對他進行教化。一個不孝的人,不懂基本的做人的道理,其父母天高地厚之恩都不能令其產(chǎn)生感恩之心,父母親冒著生命危險,不惜任何代價把他送到這個世界,給他一個生命,給他一個家,給他整個世界,給他無限的愛,都不能感化他,還有誰能感化他的鐵石之心呢?所以圣人說教化人先要使得人有孝順之心。
教化之教字的解釋是,孝字加上文化,唯孝子可以以文化之?!胺蛐?,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孝經(jīng))”,教化人從孝親開始,中間是做一個好的臣子,最終是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德的產(chǎn)生從孝親開始?!鞍偕菩橄龋f惡淫為首”(孟子)。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中的第一德就是孝,行善的第一步是孝順父母。過去是孝悌文化對人有教化,所以家里有多個孩子仍然能夠和諧相處。當今天西方價值觀廣泛流行之時,更需要用圣賢的智慧教化孩子們孝順父母和諧兄弟姐妹,才能夠在放開二胎的政策環(huán)境下培育出德性深厚的善良之人。
厚德載人之人也包括家人,為全家人帶來福蔭,榜樣模范人物其家人也跟著榮耀,甚至祖宗也享受榮耀,這就是光宗耀祖,是大孝。“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jīng)),最大的孝就是自己能夠為祖宗帶來榮耀。祖上有德,子孫受益。此輩有德,則福蔭下一輩子孫,如此生生不息,綿綿不絕以至天長地久。
三、修齊治平始于厚德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人,人之本在身(孟子)”。一個人的德行修養(yǎng),支撐著他自己,也支撐著他的家庭。家庭是國家社會的細胞,每個細胞健康有活力,則整個機體健康有活力,每個家庭有德則整個社會才會有德。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從天子到老百姓,都要以修身為基礎(chǔ)。大夫不修身就不能齊家,老百姓不修身就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今天的人抱怨由于工作忙而不能有足夠的時間教育孩子,假如給他足夠的時間他將如何教育孩子呢?是用自己的行動還是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動符合圣賢的標準才值得孩子效仿,自己的語言符合圣賢的標準,才值得孩子去學習。故教化別人之前需要先教化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自己身正,不用命令則別人就自動參照去執(zhí)行了。自己不正,雖然嚴酷命令別人也不服從。正人先正己,聞道知道不如行道,言教不如身教,“言教訟身教和”。要想讓孩子孝順自己,自己做出樣子給孩子看,自己孝順自己的父母。不讓孩子打麻將,自己把打麻將的時間用于學習圣賢思想。要想讓孩子學習圣賢的思想,自己在茶余飯后多談圣人思想,這就是家教。
對胎兒的教化叫做胎教,對胎兒父母的教化是根本教,對胎兒爺爺奶奶的教化叫做原始教,對祖祖爺爺奶奶的教化叫做宗教。宗教的方式有二種:一是各種儀式、圖騰、傳說。二是教義,基督教的教義是《圣經(jīng)》,伊斯蘭教的教義是《古蘭經(jīng)》,佛教的教義是《佛經(jīng)》,儒家教義就是圣賢經(jīng)典。領(lǐng)導者學習圣賢智慧就是接受祖宗的教化,目的是讓自己修身養(yǎng)性提升道德?!八睾跎聿凰?,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大學)”,如果自己身上有著不可饒恕的惡劣行為,卻要去教導別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家都反對貪婪,從自己開始不貪婪。大家都討厭不遵守秩序,從自己做起遵守公共道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社會道德興起自己也負有責任,振興道德,從我做起。修身齊家治國,從修養(yǎng)道德開始。
四、人無德而不立
人字的一撇是自己的肉身,人字的一捺是自己的道德。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是個大寫的站立的人字,這個人叫做赤子?!叭酥?,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jīng))”。后天的習性變壞使得那一捺逐漸減少,損點德則捺短一點,再損點德則捺再短一點,最后徹底沒了德性以后,人字的一撇倒在地上了。故“善不積不足以成名 ,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易經(jīng))。
人要想在這世界上堂堂正正做一個牢牢站穩(wěn)的大寫的人,需要修行德性,讓自己多行善舉,就是積德。德越積越厚,從而實現(xiàn)厚德載人?!拔鹨陨菩《粸?,勿以惡小而為之(易經(jīng)),”積德行善時間久了,就養(yǎng)成善良的心性習慣了,心就變得善良了,心善則德性提升,道德基礎(chǔ)深厚,人也就變得心性淳厚善良?!靶挠猩颇?,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也”(太上感應(yīng)篇)。有善念心善的人,仙佛就會幫助他保護他了。稻盛和夫之所以成為經(jīng)營之神,是因為其“敬天愛人”“正確的做人準則”的善念感動天地所以實現(xiàn)無中生有。厚德就是積德,厚德首先是能夠承載起自己,厚德載自己。積德就是在增長人字的那一捺,每積一點德,則人站起一點,每積一點德,則人站起一點,積到足夠德的人就在一捺的支撐下高高地站起來了,成為一個大寫的牢牢站穩(wěn)的人了?!肮蚀蟮抡弑氐闷湮?,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中庸)。厚德之人與人為善利益眾生,眾生也以大愛回報,受益的是領(lǐng)導者自己,德高則望重,必然獲得相應(yīng)的地位、財富、美譽、壽命。
五、厚德者居福地
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幸福的地方,只有有福的人才可以居住在那里。而一個人如果福氣很大,他住在哪里,都會把哪里變成有福的地方。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所以,只要做個有福之人,第一不會落入無福的地方;第二住在哪里都會給哪里帶來福氣,改變那里的風水,把那里變成風水寶地。太陽走到哪里,就把光明和能量帶到哪里。春天走到哪里,就把綠色帶到哪里,帶來百花盛開。有福之人來了,就給大家?guī)砹藲g樂祥和。每年春節(jié)家里貼福字,祈求福星高照,出入平安,四季吉祥。人們希望幸福越多越好,福氣越大越好。人有沒有想過,福是怎么來的?
舍得的順序是先舍后得,圣人因為不為自己才能夠成就自己?!笆ト撕笃渖矶硐?,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思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經(jīng))”。領(lǐng)導者成就自己需要先成就別人,把自己置于別人之后才會被眾人推到前面,把自己置之度外才能夠讓自己存在下去,因為無我所以成就了自我。
在自由共贏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每個被加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人都是有福之人。要想成功領(lǐng)導需要放棄小我才能夠成就大我,成就別人的同時成就自己,通過服務(wù)于別人而贏得別人的認同?!拔ㄈ收咭嗽诟呶唬蝗收呔痈呶?,是播其惡于眾矣”(孟子)。有德者居高位,居高位者必須有大德,以防德不配位,在高位者德不厚則位置不安全?!熬由喜或?,高而不危(孝經(jīng))”,在高位的人如果不驕傲自大,就能夠積德而不至于有風險。在高位的人用權(quán)力壓榨下面的人,這個作用力就引發(fā)反作用力,下面的人就要反抗,產(chǎn)生反感,就希望改變這種狀態(tài),這樣在上位的人就危險了。秦朝二世就被推翻了,就是因為秦朝皇帝殘暴壓榨百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互聯(lián)網(wǎng)加時代,領(lǐng)導者的領(lǐng)導風格是服務(wù)型領(lǐng)導,通過給大家創(chuàng)造幸福而成就自己。
六、厚德則正己化人
修身之本在于厚德,厚德之本在于修心?!坝奁渖碚撸日湫?,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學)。所以修身的順序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故正心然后才有修身,正心就是端正、修正、擺正、糾正心念,去掉歪思邪念,端端正正的心才符合天道賦予人的心。
心的運行符合天道規(guī)律叫做心有德。故“立德之本莫尚乎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國家正,國家正而后天下正”(群書治要),國君心正才會有國君身正,然后有“上行下效”。領(lǐng)導者的德行是風,百姓的德行是草,草上有風,則草必須隨風倒。“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孟子)”。領(lǐng)導者的德行在引導左右著百姓的德行。領(lǐng)導者引領(lǐng)著社會道德的風尚,是道德的領(lǐng)導者,是追隨者學習的榜樣?!熬?,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孟子)。國君仁德,則沒有人敢于不仁德。國君仁義,則沒有人敢于不仁義。國君正氣凜然,則沒有人敢于邪門歪道。所以,居高位的人厚德可以帶動下面的人厚德。
領(lǐng)導者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以道德規(guī)制自己的言行就是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任?!耙谎詢f事,一人定國”(大學),一句話可以把事情搞砸,一個人可以決定國家的命運。能承載一個國家的是君主的德性,最高領(lǐng)導人的德性影響身邊的人,身邊的人影響更多的人,最后整個國家受到影響。堯舜仁德,天下都跟著變得仁德。桀紂暴虐,則天下都跟著變得暴虐。最高領(lǐng)導者一個人的德性承載著整個國家。領(lǐng)導者貪圖名利而不修行道德,則導致務(wù)廣地荒?!皝y國之主,務(wù)于廣地而不務(wù)于仁義,務(wù)于高位而不務(wù)于道德。是舍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群書治要)。領(lǐng)導者,一味追求開疆拓土擴大地盤,謀求高的權(quán)勢而不維護道德,是自取滅亡之道。領(lǐng)導人的德性承載的是整個企業(yè),厚德可以載企業(yè)。
人的頭腦裝入符合道的思想,人就會自己管自己的身、口、意了。這就是自治,無為而治。用道德去教化老百姓,老百姓不僅不違法而且變得溫順規(guī)矩?!暗乐哉R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有恥且格”(孔子)。用政策規(guī)制百姓、用刑法懲處百姓,百姓雖不犯法卻會變得無恥。用道德去規(guī)制百姓,用禮去規(guī)范百姓的行為,則百姓不僅不會犯法,還知道了榮辱。
“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服,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獸”(孟子)。可以知道人的基本規(guī)律,吃飽穿暖,居住的舒坦,如果沒有教化,則與禽獸差不多。以道德對人教化以后,人才脫離禽獸,懂禮儀,知榮辱,否則無恥到還不如禽獸。人類與禽獸不同的地方是非常少的,但是一般人甚至就這么少的幾點都做不到,只有高尚修行的君子才保留這些特征。領(lǐng)導者的任務(wù)除了引領(lǐng)追隨者富裕,更要引領(lǐng)追隨者提升道德。
七、厚德有助于富貴超過三代
一出生就很享福的人,是硬幣的兩個方面,有需要完善的心性,不然也有潛在的禍患?!吧F者驕,生而富者奢。驕奢之人不以明道鑒之,而能無為非者寡矣(群書治要)”。出身于高貴家庭的人驕橫,出生于豪富家庭的人奢侈。一個驕橫和奢侈的人,如果不修行圣賢之道,不用圣賢的智慧斧正自己,極少的人而不為非作歹。富不過三代就是因為后代子孫沒有學習古圣先賢的智慧,所以不知道積德,導致德不配位。因為其出身富貴,覺得父親能力強大無比,自己就是把天捅個窟窿父親也能夠給予補上。但是當他把天真的捅個窟窿的時候,他才發(fā)現(xiàn)他的父親不能把天補上,因為他的父親畢竟不是女媧,只有女媧能夠補天。“三輩子不學習圣賢的思想,其品性就接近驢性(王鳳儀)”,仰仗其祖上的資糧而難以管理不聽教化、任意頂撞別人的人,在社會上橫沖直撞,其品性就接近了驢性。而其為人謙虛恭敬則為大家所贊許。沒有糧食,人就會餓死,沒有德性,人的福氣就沒有了。由此知福氣的來源是德,故厚德載人。一個人有德承載自己,領(lǐng)導者有德承載他的下屬,更能承載萬物眾生?!耙蝗擞袘c,兆民賴之”(孝經(jīng)),國君一人有德性,全體人民都受益。一個企業(yè)的老板有德行,企業(yè)的員工幸福,生產(chǎn)出的產(chǎn)品為顧客帶來幸福,環(huán)境和水土空氣都受到其福蔭。一個地區(qū)的領(lǐng)導人有德性,整個地區(qū)的人民、環(huán)境、水土、空氣都會因為其德行而和諧。
人的富貴靠厚德承載,“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孔子)。以不道的方式獲得的富貴,也會以不道的方式失去。以不道的方式脫離貧賤,最后還是要以不道的方式回歸貧賤。因為“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學)。用忤逆對抗別人的方式出言,別人也以忤逆對抗的方式回敬。財貨以不道的方式獲得,也會以不道的方式失去,這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原理決定的。所以厚德載人者必須守信用,君子遵道而行?!叭藷o信而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人沒有信用則不能在這個世界上立足。人如果言而無信,他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呢!不守信用就是虧德,破壞八德叫損德、缺德、做損、做缺德事。厚德可以載人,損德則毀人。
能承載人的是德,祖上之德如大樹之根。大樹根深則葉茂,承載子孫繁榮昌盛。如同大河之源頭,源遠則流長,承載子孫萬代。子孫有德如同樹上花果,則光宗耀祖。子孫不肖則祖上精神受傷,“身有傷,遺親優(yōu),德有傷,遺親羞”。(弟子規(guī)),子孫虧德,祖上蒙羞。德不厚則不承載父母,不能承載祖先。
綜上所述,風厚載大翼,水厚載大舟,土厚載大樹,德厚載大物。根據(jù)厚德載物的智慧,我們分析出厚德載人是今天特別需要強調(diào)的主題。圣人之道從遠古展開向未來,為我們鋪就了千秋萬代的大同之路。我們炎黃子孫都是圣賢的后代,通過修行古圣先賢的思想,有古圣先賢的智慧護佑我們,我們就能夠“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疖囎咴谲壍郎?,汽車走在公路上,飛機在航線上,輪船走在航道上,人走在人行道上。人行道是由圣人指出的道路,君子遵道而行,彰顯道德,守護好人類自己的德性,守護好萬物的德性,達到“厚德載人”的和諧狀態(tài)。
作者簡介:吳維庫,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領(lǐng)導力與組織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