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正華
說說領導的魄力
☉鄢正華
一個英明的有能力的領導者必然是雷厲風行、決斷果敢,就是我們常說的有魄力。無論機關還是基層,我們都喜歡那些言必行、行必果,大膽創(chuàng)新,大刀闊斧,實干快干的領導干部。這些干部的共同特點就是有膽識、態(tài)度堅決,強軍征程中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愈行愈遠,更加輝煌。但是當前一些單位,片面強調(diào)領導魄力,為“個人說了算”“獨斷專行”“人治大于法治”提供了滋生的溫床,其中有的甚至觸碰了紀律的紅線受到黨紀軍紀處分。
對待大事要事急事尤其是軍情之事,時機稍縱即逝,作為領導當拍板定案、決斷事務。戰(zhàn)爭時期的很多老前輩都能把握戰(zhàn)機決戰(zhàn)決勝,創(chuàng)造了不少戰(zhàn)爭奇跡。和平時期,鄧小平同志堅定作出百萬大裁軍決定。這些決定的作出,必然凝聚了智慧、凝聚了對局勢的判斷,彰顯了果斷堅決的個人魄力。但是毅然決然不同于霸道家長氣,其內(nèi)里包含的是洞悉全局的判斷、高屋建瓴的視角。
有的為了彰顯能力,大拆大建;有的為了建新圖奇,重起爐灶,造成重復建設;有的不聽反對意見,軍閥作風,致使決策不符合實際,基層和部屬叫苦不迭。有魄力固然好,但有些“魄力”如脫韁野馬,信馬由韁,必然會碰壁。
那么領導魄力的邊界在哪里?筆者以為,魄力當在紀律內(nèi),講規(guī)矩、按規(guī)矩辦是有魄力的題中之義。不守規(guī)矩的行事風格、決策指令,是不負責任的亂來、盲目蠻干。有魄力還必須胸有全局,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對情況熟悉掌握科學決策才有基礎,職務高、權力大、嗓門亮并不能代表水平就高,關鍵是辦法有效,經(jīng)得起歷史檢驗,才是真魄力。還要融洽各方關系,有些時候魄力與一意孤行只在一念之差,該集體決定的不能個人說了算,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調(diào)動多方力量,才能形成合力??傊?,魄力當在方圓內(nèi),雖有奇思妙招但不違反軍情法度,唯此,魄力才能具有長久生命力。
【作者系91446部隊政治處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