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新學期還有半個月的時間,為了更好地適應宇宙學校的環(huán)境,星云、星系等紛紛前來報到,其中不乏一些新面孔,這可把校長忙壞了。
校長理清頭緒后,給它們編隊,還給新成員——超亮星系Crater2舉行了歡迎儀式。
“列隊,站好。報數(shù)!”校長再次確定隊員人數(shù)?!耙?、二、三、四……”隊員們依次報數(shù)。
這些隊員都有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隊:
“高顏值”隊
宇宙隊員中最養(yǎng)眼的莫過于這隊隊員了,他們美麗迷人、熱情親切。你一看到他們,說不定就會愛上他們哦。
嬌艷的“玫瑰小姐”
玫瑰星云距離我們有3000光年,是一個大型的發(fā)射星云。
她心里住著一個疏散星團,星團里聚集著一群像玫瑰一樣年輕而炙熱的恒星。他們用明亮的星光照耀著星云內(nèi)大量的氫氣,使得“玫瑰小姐”的面容像花瓣一樣紅潤嬌艷,而“玫瑰”的花心則是這些恒星用熱情的恒星風吹出來的。
熱情的“火焰先生”
“火焰先生”的大名叫IC 405,住在獵戶座方向約1500光年的地方,橫跨約5光年,我們用小型望遠鏡就可以看到他。
黝黑的塵埃帶、漣漪狀的云氣絲和紅色的輝光使他看起來像一盆燃燒的火,但他的光輝不是自己發(fā)出來的,而是在獵人腰帶星中最東邊的那顆星的無私照耀下產(chǎn)生的,他可得好好謝謝那顆星!
親民的“馬頭先
“馬頭先生”是一個暗星云,住在獵戶座,最容易識別,是名副其實的“親民大使”。
他的“馬頭”是由黑暗的塵埃和旋轉(zhuǎn)的氣體組成的。他底部光亮的部分是他正在“培養(yǎng)”的一顆年輕的恒星,不過這個不懂事的“年輕人”卻不斷散發(fā)出輻射侵蝕“馬頭先生”,說不定以后可憐的“馬頭先生”會被弄得面目全非。我們還是好好記住他現(xiàn)在帥氣的樣子吧!
浪漫的“夏普勒斯小姐”
夢幻般的淺藍色衣裙點綴著明亮的星光,“夏普勒斯小姐”這個“大泡泡”無比浪漫。
她距離我們5200光年,雖然有直徑60光年的“肥胖”體型,但并不影響她的美麗。
她能擁有這么迷人的身姿得感謝大犬座中藍白色的大質(zhì)量恒星——“沃爾夫-拉葉”星,“夏普勒斯小姐”就是他在演化過程中“吹”出來的。看來,“沃爾夫-拉葉”星是個“口氣”大的家伙啊!
厚重的“貓掌先生”
“貓掌先生”的家位于距離地球大約5500光年的天蝎座。他帥氣的“貓掌”是由星云里大量的塵埃組成的,也正是這些塵埃使他看起來厚重而有質(zhì)感。
這些塵埃將星云里大量的恒星隱藏起來,最致密的塵埃區(qū)連近紅外放射物都無法穿透,可見,“貓掌先生”確實是沉穩(wěn)內(nèi)斂的楷模!
大眼“貓眼小姐”
你們不要亂猜了,她真的不是“貓掌先生”的表妹哦。她住在天龍座,是一個行星狀星云,由一顆明亮、熾熱的恒星失去外層結(jié)構(gòu)后產(chǎn)生。
她看起來像極了眼睛,非常漂亮,擁有扭結(jié)、噴柱、氣泡、纖維狀的弧形等各種形狀的結(jié)構(gòu),是目前有記錄的星云中構(gòu)造最復雜的一個,因此被認為“最有內(nèi)涵”,而這些構(gòu)造是怎么形成的目前還是個謎。
第二隊:“生物”隊
有些隊員像極了植物,它們站在一起時,你走近它們,會誤以為進了植物園。而有些隊員名字與動物差不多,有些神似動物。
三葉星云
位于人馬座的三葉星云是“植物園”里非常引人注目的“植物”。它又叫三裂星云,是發(fā)散和發(fā)射混合型星云,距離我們5000光年。
它有3條非常明顯的黑色條紋,看上去就像3片發(fā)亮的樹葉緊密而和諧地湊在一起,顏色鮮艷,形態(tài)動人,非常漂亮。
它中心有一個包含熾熱年輕恒星的疏散星團,這些恒星被塵埃和氣體包圍著。
圣誕樹星團
圣誕樹星團是最招人喜歡的。早在1784年,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就發(fā)現(xiàn)了這棵裝飾完美的“圣誕樹”。不過直到兩年后的圣誕節(jié),他才確定這棵“圣誕樹”的真正身份。
這棵“圣誕樹”住在距離地球約3000光年的麒麟星座中。通過業(yè)余望遠鏡,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模樣。它這棵“圣誕樹”是倒掛著的,樹上裝飾著各種顏色的節(jié)日小燈——閃閃發(fā)光的星星,其中樹頂那顆最耀眼的恒星用肉眼就能看到。
以后,樹上的小燈還會更多,因為圣誕樹星團發(fā)光塵埃團中有幾十顆新星正在形成。
蟹狀星云
蟹狀星云距離我們6500光年,位于金牛座,是由一顆超大質(zhì)量的恒星爆炸而產(chǎn)生的,可以說沒有這顆恒星就沒有蟹狀星云。蟹狀星云得好好記住它的前身!
1731年,英國物理學家兼業(yè)余天文學家約翰·貝維斯發(fā)現(xiàn)了它。40年后,著名的天文學家梅西耶在觀測一顆亮彗星時也發(fā)現(xiàn)了它,不過,當時他以為自己是最先發(fā)現(xiàn)這個星云的人,還把它列在了自己編制的星表中。
1848年,英國的羅斯伯爵在比爾城堡又觀測到了它,并且繪制出來。由于它看上去像一只大螃蟹,所以羅斯伯爵給它起了“蟹狀星云”這個名字。幾年后,他用更好的望遠鏡再次觀察這個星云的時候,發(fā)現(xiàn)它與螃蟹的樣子差別很大,但“蟹狀星云”這個名字已經(jīng)傳開了,所以也就一直沿用下來了。
如今,蟹狀星云正以1000千米/秒的速度膨脹。哪天,你看到它變胖了很多,可不要太驚訝哦。
斑節(jié)蝦星云
斑節(jié)蝦星云是位于天蝎座的一個發(fā)射星云,由天文學家讓·瑪璉·愛德華·史提芬在1829年11月16日發(fā)現(xiàn)。
它非常年輕,卻是許多恒星的“媽媽”。數(shù)百萬年來,它一直在產(chǎn)生新的恒星。衰老的恒星崩塌后留下的塵埃和氣體將會變成新恒星的構(gòu)建模塊。
看來,斑節(jié)蝦星云“媽媽”已經(jīng)子孫滿堂了。
天鵝座圈星云和鵜鶘星
天鵝座圈星云和鵜鶘星云這兩個生活在天鵝座的星云兄弟,都是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一直乖乖地在天鵝座中悠閑地游動、玩耍。
不同的是,天鵝座圈星云位于天鵝座的一個“天鵝翅膀”附近,內(nèi)部炙熱的塵埃和氣體云是一顆超新星爆炸后產(chǎn)生的碎片,而鵜鶘星云酷似一只鵜鶘,上面的“卷須”是氣體和塵埃在年輕、活躍的恒星的侵蝕下形成的。
說不定在宇宙中漂了一段時間后,它們又會變成其他的小動物。
蝴蝶星云
展翅的“蝴蝶”——蝴蝶星云M2-9是蛇夫座美麗的行星狀星云,距離我們大約2100光年,有一對非常對稱的像蝴蝶翅膀一樣的雙極結(jié)構(gòu)。
它為什么長得像蝴蝶呢?
這都是恒星的“杰作”。蝴蝶星云中心有一個氣體盤面,盤面的中央有兩顆互相繞轉(zhuǎn)的恒星,這兩顆恒星在即將死亡的時候,從氣體盤面拋出氣體,灼熱的氣體向兩端擴散就形成了這樣的雙極外觀。
螞蟻星云
螞蟻星云是只宇宙大“螞蟻”,位于矩尺座,跟蝴蝶星云是同類,于1997年7月20日被華盛頓大學天文學家布魯斯·貝里克和萊登大學天文學家文森特·艾克發(fā)現(xiàn)。
它的這副模樣是由它中央類似太陽的球狀恒星噴射出來的氣體形成的。可它為什么沒有長成球呢?
這可能是因為類似太陽的球狀恒星受到了離它很近的一顆星星的引力影響,從而改變了噴射出來的氣體流動的路徑。
第三隊:“奇葩”隊
這一隊的隊員或樣子怪異,或行為詭異,堪稱“奇葩”。到現(xiàn)在,科學家們還沒有完全弄清楚它們的來歷,它們成了謎一般的存在。
兩只老鼠咬耳朵
在宇宙中仔細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有像兩只老鼠在對話一樣的星系,其中一個星系身子有點彎,尾巴蜷曲著,做側(cè)耳傾聽狀,另一個星系張著嘴巴沖著同伴,尾巴直直地伸得很長,做竊竊私語狀,樣子很有意思??茖W家們稱這樣的星系為雙鼠星系。
雙鼠星系也叫NGC 4676,距離地球大約3億光年。
為什么宇宙中會存在這種怪異的星系呢?
科學家們認為雙鼠星系是兩個漩渦星系在碰撞的過程中形成的。由于碰撞過程中兩個星系相互間的引力增大,導致它們大部分天體前移,而相對來說,后面邊緣天體的引力越來越小,巨大的引力差就把星系扯出了長長的“老鼠尾巴”。
螳螂腦袋觸須長
我們在宇宙中不僅可以看到“老鼠”,還可以看到“螳螂的臉”!那桃形的腦袋,臉上寬下尖,尖尖的嘴巴處向兩側(cè)伸出兩根長長的觸須。
原來這也是一種樣子怪異的星系,由于很像擁有長長觸須的螳螂臉,因此被稱為觸須星系。距離地球約6800萬光年的NGC 4038和NGC 4039星系就是這樣的觸須星系。
觸須星系是由雙鼠星系演變來的。雙鼠星系經(jīng)過大約3億年的變化發(fā)展后,相撞的兩個星系的核心已經(jīng)攪在一起,形成了“螳螂的腦袋”,而原來的“老鼠尾巴”這時成了“螳螂的觸須”。
海星有著兩顆心
有的星系竟然有兩顆“心”,這兩顆“心”其實是兩個超大質(zhì)量的黑洞,它們相距并不遙遠,大約3000光年。整個星系就圍繞這兩個黑洞的質(zhì)量中心旋轉(zhuǎn)。
除了有兩顆“心”,這種星系整體形象也令人震驚。它們不是那種橢圓或漩渦的形象,而是向四面凸起多條“手臂”,看上去像大海星。因此,科學家稱它們?yōu)楹P切窍担嚯x地球約4億光年的NGC 6240星系就是一個怪異的海星星系。
海星星系是如何形成的呢?
從星系演化的過程來看,海星星系也是星系碰撞過程中的一個中間形象。在碰撞過程中,兩個星系的部分恒星已經(jīng)融合,但是中心的黑洞還沒有完全合并,它們還要“戀愛”大約3億年,才會最終走到一起。
倒行逆施為哪般
NGC 7331星系跟銀河系差不多大,是一個怪異的漩渦星系。它中心與邊緣的旋轉(zhuǎn)方向不同:比較鼓凸的中心按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而扁平的碟片部分按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
這真是一種特立獨行的行為,讓人想不通。難道同一個星系盤還會“鬧別扭”?
科學家推測,也許是兩個自轉(zhuǎn)方向相反的星系盤面對盤面撞到了一起。這兩個星系一個大,一個小,大星系密度小,轉(zhuǎn)速慢,而小星系密度大,因此中心部位的黑洞和星團合并后,大星系的中心部位反而被小星系牽著鼻子轉(zhuǎn),最終按照小星系的旋轉(zhuǎn)方向旋轉(zhuǎn),但大星系很大的星系盤里的恒星沒有受影響,還保持原來的旋轉(zhuǎn)方向,于是就有了NGC 7331星系這種怪異的旋轉(zhuǎn)行為。
摩天輪里插轉(zhuǎn)盤
宇宙中還有這樣一種星系,它的中心有一根短而粗的“棒子”,仔細觀察,這根“棒子”是星系的側(cè)面,科學家稱這種星系為極環(huán)星系。NGC 4650A星系就是一個極環(huán)星系。
極環(huán)星系的中心與外環(huán)是垂直的,就像摩天輪中心水平插入了一個大轉(zhuǎn)盤一樣,更怪異的是,這個大轉(zhuǎn)盤自轉(zhuǎn)的同時,還隨著外面的大圓環(huán)翻著跟頭轉(zhuǎn)。
極環(huán)星系的圓環(huán)比較穩(wěn)定地繞著中心的“棒子”旋轉(zhuǎn),因此,極環(huán)星系比較穩(wěn)定。
這樣一個穩(wěn)定的星系旋轉(zhuǎn)方式為什么那么怪異呢?
科學家認為是一個水平運動的小星系撞進了垂直于自己的一個大星系中心,整個小星系由于被大星系吸引而不斷繞著大星系旋轉(zhuǎn)。但由于小星系中的天體原來是水平運動的,即使撞入大星系后,它們還是按原來的水平方向旋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