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謀興 袁仁根
(貴州省天柱縣林業(yè)(油茶)產業(yè)發(fā)展辦公室 貴州天柱 556699)
?
老油茶林低產改造技術措施及效果分析
吳謀興袁仁根*
(貴州省天柱縣林業(yè)(油茶)產業(yè)發(fā)展辦公室 貴州天柱556699)
文章針對天柱縣老油茶林普遍存在林分嚴重老化、大小年明顯、產量不高、品種混雜低劣等缺點,從林地改造、樹體管理、密疏稀補、林分更新、病蟲防治技術等方面進行重點介紹,目的是通過實施老油茶林低產改造技術,促進低產油茶林分得到改造、更新,從而增加單位面積油茶產量。
低產林;改造;油茶
油茶在天柱縣規(guī)?;耘鄠鹘y(tǒng)的歷史有上百年,目前縣內有老油茶林1.2萬公頃,占全省油茶林分布面積十分之一多,主要分布在清水江沿岸的遠口、竹林、白市、甕洞、江東等鄉(xiāng)鎮(zhèn),是全國油茶產業(yè)發(fā)展80個重點縣之一。然而縣內老油茶林大都存在林分嚴重老化、大小年明顯、產量不高、品種混雜低劣等缺點。為了充分保護、管理好現(xiàn)有油茶資源,促進林農增收致富,實施全縣老油茶林低產改造工作能有利于促進油茶產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為此,針對縣內老油茶林低產成因,提出以下改造技術措施。
1.1林地改造
1.1.1林地清理
砍除林地內雜樹,比如杉木、油桐等,必須將油茶林中的藤灌木、雜草、寄生植物等連根挖除,并清除老、殘、病、劣油茶樹。
1.1.2林地墾復
墾復時間:結合縣內氣候等條件及傳統(tǒng)老油茶林撫育習俗對老油茶林地進行墾復,一般安排在夏、秋的6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這期間,屬于農村農閑季節(jié),勞力充足,雨水偏少,氣候條件利于勞作,便于開展老油茶林撫育工作,墾復后的林地雜草少,便于林農采取撿落地籽,解決了樹高無法采摘球果的困難。
墾復要求:根據林分地理等條件,實施兩年一次深墾,深度要求20cm以上,一年一次淺墾鋤撫,深度要求5cm以上。在坡度小于15°的林地采用全面深墾翻挖方式;坡度在16~25°的林地實施淺鋤除草。坡度大于25°采取每隔2~3米在陡坡上設置小梯帶,帶面實施墾復,帶間進行淺鏟除草。
1.1.3蓄水保土
縣內大多老油茶林分中的油茶樹樹根裸露在地表,致使油茶樹營養(yǎng)供應不足,樹勢過早老化,林分油茶產量低下、大小年明顯、經濟效益差。為此,保持林地土壤不流失,良好的墾復方式及措施是提高土壤蓄水、蓄肥的關鍵所在。
根據油茶林地勢條件,在15°以下緩坡地帶采取林地墾復措施,土壤挖翻后不要細碎,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以利于土壤蓄水、保土、保肥。
在16°以上陡坡地帶進行淺鋤地表雜草,并設置水平梯帶墾復,防止水土流失,起到攔山阻水、蓄水作用。梯帶寬度要因地形地勢的變化而定。平緩坡地應寬些,陡坡宜窄些,要求梯帶等高不等寬。這種方式保水、保肥、保土的效果好,無論對土壤有機質和土壤含水量以及油茶新梢量和產量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對油茶生長發(fā)育很有利。
1.1.4施肥改土
根據油茶生長結果狀況、不同生長時期及油茶林地土壤肥力等進行精準施肥。有條件應推廣應用農家肥料,有利于改良林地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做到以有機肥料為主,化學肥料為輔;做到大年增施磷、鉀肥,小年增施氮肥或復合肥。
施肥種類安排:秋冬以有機肥為主,春夏季以速效肥為主;對立地條件好、長勢強的林分多施磷、鉀肥,立地條件較差、長勢弱的林分多施氮肥。提倡在油茶林內間種適合的綠肥植物,綠肥要埋青,以促進土壤熟化和改良。
施肥次數(shù)及方法:冬肥每兩年一次,以氮磷鉀總量8%以下的有機肥為主;春肥每年一次,以氮磷鉀總量15%以上的有機復混肥或高效復合肥為主,在春梢萌動前15天左右施入,沿樹冠外緣投影地開半圓形環(huán)狀溝或條狀溝,溝深25cm左右施入肥料后覆土。坡度15°以上的林分宜在植株上坡開溝施肥。施肥每667m2用量:磷肥40~60kg;鉀肥10~20kg;氮肥,其中碳銨30~40kg,尿素20~30kg;有機肥500kg以上。
1.2林分與樹體管理
1.2.1修枝整形
油茶林的修剪包括修枝和整形。油茶成林以疏剪為主。在每年果實采收后至翌年樹液流動前,剪除干枯枝、病蟲枝、重疊枝、寄生枝、徒長枝、衰老枝、下腳枝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修剪要因樹制宜,樹冠下部和內膛應適當重剪,樹冠上中部和外緣輕剪;長勢弱的適當重剪,長勢旺的宜輕剪。修剪后要加強樹體管理,及時去萌、抹芽,以防養(yǎng)分分散和干擾樹形。
1.2.2密林疏伐
將過密的油茶林進行疏伐,伐除病、老、劣株及不結果株,使林地保存20%~30%相對均勻的林間透光度。根據不同的立地條件和品種,每667m2保留油茶植株80~100株左右。
1.2.3疏林補植
對林間空地,即原有空地、清理林地和伐除老、殘、病、劣后出現(xiàn)的空地,凡超過3×3m的要進行補植。選用3年生以上的良種大苗,挖大穴整地栽植,穴規(guī)格80×80×60cm。每穴內施足充分腐熟的基肥,即約1kg有機專用肥或5kg土雜肥。栽植時要做到根舒、苗正、填土壓實。補植季節(jié)以早春為宜,每年在墾復、復鏟、施肥的同時,對補植幼樹要進行撫育、培蔸,促進其快速生長。
1.3老油茶林更新
1.3.1嫁接換冠品種更新
老油茶林分中部分不結果或結果不多但生長旺盛的植株,應用高產、穩(wěn)產油茶良種穗條采取嫁接換冠的方法進行改造,以改善油茶品種結構,提高林分產量,嫁接換冠植株數(shù)量應控制在每667m280~100株內。
目前天柱縣推廣應用成熟的去桿撕皮嵌芽嫁接技術對老油茶林實施改造。嫁接時,一般在選好的砧木離地面0.6~1m處鋸斷。根據選取的植株分枝狀況,也可以因樹形確定鋸口高度。斷砧時要求鋸口平整,略有斜度,同時應注意防止砧木皮層撕破,有條件的情況下可適當留2~3枝作營養(yǎng)枝和遮蔭用,其余應全部鋸掉,以防止養(yǎng)分流失。砧木鋸好后,檢查鋸口是否平整,未平整的用嫁接刀削平鋸口,削面微斜,利于鋸口表面滲出的樹液導流。依據接穗大小和長短,用單面刀片從砧木鋸口外沿由上而下平行切2刀,深達木質部,呈“U”型,插接穗時將樹皮挑起拉開。較粗的接口周邊可接3個以上的接穗。在選好的接穗上選取一個飽滿健壯的腋芽,在腋芽反面從芽基稍下方往下平直切一切面,切面長1.5~2cm,切面深入達木質部,然后在腋芽正下方斜切一短切口,切口斜面角度30°左右,切面呈馬耳形。同時,在腋芽頂端上方平切一刀,葉片保留二分之一,下刀時切忌損傷腋芽和葉柄,于是形成一芽一葉的接穗。削好的接穗要隨削隨用。在砧木鋸口邊拉開切好的嫁接口表皮,把持接穗的長削面朝嫁接口對準木質插入。要求對準形成層,緊靠一邊插入“U”型接口,然后將砧木拉開的表蓋在接穗短切面上。選用0.4mm厚度的塑料薄膜,切成寬2cm長條塑料帶,用塑料帶綁扎接口,綁扎時必須將塑料帶拉緊,綁扎時應保證插入的接穗不移動。然后用長約30cm、粗度0.3~0.4cm的韌性枝條或竹條在嫁接口上綁扎成“n”拱形,隨即套上保鮮袋密封保濕,用牛皮紙按東西方向綁扎在保鮮袋上面遮陰,避免陽光直射,灼傷接穗,影響成活。
嫁接時間要根據當?shù)氐臍夂驐l件而定,天柱縣的最佳嫁接時間在5月底至6月中旬,同一片林分必須在1~2年內完成嫁接改造。
嫁接后50天內,隨時檢查保鮮袋的密封性和遮陰的牛皮紙不破損,做到及時修補;對嫁接植株的萌芽進行及早抺除;50天后,接穗萌芽達到4cm以上,對保鮮袋頂端的兩個角開二個小口,保持空氣流通,降低保鮮袋內溫度,防止萌芽嫩葉受灼傷;9月底后接穗抽梢達到5cm以上,新梢由紅色變綠色后利用早、晚或陰天完全破開保鮮袋進行煉梢。10月底后,逐步解除遮陰牛皮紙,對萌發(fā)枝進行支撐綁護,加強植株除萌工作。期間應做好防止人畜損害及蟲害防治工作。
1.3.2良種壯苗更新
(1)苗木栽植及管理。針對老油茶林樹勢老化嚴重的林地,不利于采取扶壯、嫁接換冠等改造技術措施的林分,應用2年生以上油茶嫁接良種苗木,在老油茶林中以規(guī)格3×3m株行距,開挖規(guī)格80×80×60cm的大植苗穴栽植苗木。植苗前應先清除在以行距線為中心線的1米范圍的老油茶樹,范圍外的老油茶樹予以保留。這種改造方式,暫時保留的老油茶樹有利于抵制林地雜草生長,又能保證農戶還能有一定經濟收入,減輕管理撫育新栽植油茶幼樹的經濟負擔,也為新栽植的油茶樹營造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空間,促進苗木快速生長。4年后,新栽植的油茶苗木開始掛果、進入結果期后,逐步平蔸伐除保留的老油茶樹,從而著重培養(yǎng)新栽植苗木,于是一片全新的高產、穩(wěn)產油茶林基地培育成功。
1.3.3老油茶樹復壯更新
本地油茶品種樹齡達到60年以后,生長逐漸衰弱、新梢萌發(fā)少、開花結果能力差,病蟲多,抗病性弱,落花落果嚴重、產量低、大小年顯著。對這類植株可采取以下兩種方法進行復壯。
(1)促萌更新。將樹勢衰老、產量下降和樹干患有嚴重病蟲害的油茶樹,在冬季用鋒利的鋸子齊地面鋸除樹桿,注意鋸口要平滑傾斜,對鋸口截面噴施除病菌藥液后(一般用800倍多菌靈溶液)用土或草皮埋住樹兜。第二春樹兜周圍長出很多萌芽條,春末夏初,每蔸選留生長旺盛、方位適當?shù)?~2個萌芽培育成新植株,其余萌芽條全部清除。第三年結合撫育,每蔸保留1~2枝生長最好的萌發(fā)枝進行定桿培養(yǎng)結果樹形,使之形成良好的樹體骨架。
(2)樹勢更新。對結實衰退、大小年明顯的老樹,在冬末或早春進行切枝更新。切枝的部位一般在離地0.8~1米處,用手鋸去除大枝,切口要平滑,使其萌芽。第二年早春在切枝更新老樹的每一枝頭上,中部選留方向好、角度適宜、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萌條3~5根,其余除掉,培養(yǎng)成新的樹冠。切枝更新的優(yōu)點在于,可充分利用油茶老樹的原有樹干形成骨架,樹冠恢復快,開花結果早。
1.4病蟲防治
油茶樹自身抗病蟲害能力強,能對老油茶林造成大面積危害的病蟲害較少。油茶病蟲害防治工作主要遵守“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在油茶成林中危害較大的有油茶軟腐病、炭疽病 、煤污病、油茶毒蛾、油茶尺蠖等。具體采取加強林地經營和肥水管理為核心、藥劑防治為根本手段的綜合防治措施。一是要加強抗病蟲優(yōu)良品種的選育;二是加強修剪、養(yǎng)護工作去掉有病蟲害的植株,同時加強撫育、施肥工作,控制氮肥用量、加強磷鉀肥的使用;三是化學防治要及時,針對軟腐病、炭疽病等在發(fā)病高峰期7~9月噴施1%波爾多液或50%的托布津300~600倍液稀釋液;對于油茶毒蛾、油茶尺蠖等蟲,采取人工摘卵集中燒毀和噴施50%的馬拉硫磷乳油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使用化學藥物防治病蟲害,要選擇適合的農藥種類和最佳防治時期。禁用高毒、劇毒、高殘留以及對植物有藥害、對環(huán)境有危害的農藥。提倡使用無公害農藥、引誘劑和天敵昆蟲進行防治。
低決林改造成效對比分析結果見表1。
(表1數(shù)據來源于天柱縣林業(yè)(油茶)產業(yè)發(fā)展辦公室2015年全縣油茶產量調查測定)
表1 2015年天柱縣低產老油茶林及改造示范點產量調查測定對照表
備注:鮮果出油率按6%測算
通過天柱縣林業(yè)(油茶)產業(yè)發(fā)展辦公室于2015年10月組織實施全縣油茶產量調查測定工作,調查結果顯示,未實施改造且實行傳統(tǒng)經營模式的老油茶林,平均每667m2產油5.52kg,通過4~6年實施林地撫育、土壤改良、樹體管理等改造方式的老油茶林平均每667m2產油19.46kg,實施改造后老油茶林比傳統(tǒng)經營模式的老油茶林增效高達254%以上;實施嫁接換冠品種更新改造4年后,平均每667m2產油達35.16kg以上,平均每667m2產油比傳統(tǒng)經營模式老油茶林增效高達534%以上;同時實施良種壯苗更新造林5年的林分,平均每667m2產油20.88kg,相比傳統(tǒng)經營的老油茶林,年平均產量有保證和經濟效益更加突出。
總之,結合本地區(qū)老油茶林資源豐富、樹勢老化嚴重、品種低劣、產量低等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低產林改造技術措施,有利于解決老油茶林產能及效益不足的問題。只有通過實施行之有效的低產林改造技術,加強林地經營管理,才能促進林農增收致富,促進油茶產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
[1]國家林業(yè)局關于印發(fā)《油茶林撫育改造技術指南》的通知(林造發(fā)〔2011〕261號)。
[2]楊學義,江河.黔東南州油茶低產林的原因及技術改造措施[J].林業(yè)實用技術,2009,(2):8~9。
[3]周國英,宋光桃,李河.油茶病蟲防治現(xiàn)狀及應對措施[A]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07,(6):179~182。
Technological Measures and Effect Analysis of Improvement of Low-yield OldCamelliaOleiferaForest
WU Mou-xing YUAN Ren-gen
(The Forestry Industry Development Office in Tianzhu county,Guizhou province, Tianzhu ,Guizhou 556699)
There are many weaknesses, such as aging stand, obvious on-year and off-year production, low production, non-clear and low-quality varieties in the oldCamelliaOleiferaForest in Tianzhu Count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old and low- yieldCamelliaOleiferaforest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so as to increase the unit area production ofCamelliaOleiferaby 300% - 500%,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improving methods, including forest land improvement, tree management, density adjustment, forest regeneration, and pests control .
Low-yield forest;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CamelliaOleifera
2016-03-10
吳謀興(1974~),男,苗族,貴州省天柱縣人,林業(yè)工程師,林學專業(yè)、大專,主要從事油茶良種選育,油茶造林、良種嫁接苗木生產技術指導,優(yōu)質油茶豐產林基地建設規(guī)劃及實施方案編制等工作。
袁仁根(1970~),男,貴州省天柱人,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yè)資源規(guī)劃、鄉(xiāng)土樹種資源培育工作。
S756.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