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問子沐
果兒 提問:
子沐哥哥,你好,我現(xiàn)在寫作文有一個很大的困惑:明明我寫的是真人真事,但老師覺得我寫的很假,給人讀完的感覺像是編造出來的。真的很郁悶啊,我到底該怎么證明自己的“清白”呢?
果兒,自己辛辛苦苦寫出的作文,被人評價編造,我能理解你心里的委屈。但你我都知道委屈沒用,那就讓子沐來跟你分析一下原因吧,好助你走出目前的困局。第一,很多人為了取得好的表達效果,會不自覺地對“真人真事”進行藝術(shù)加工,但由于生活閱歷有限,而產(chǎn)生了一些細節(jié)上的硬傷,讓人覺得虛假。比如有人曾寫天氣寒冷,自己幫鄰居奶奶搬蜂窩煤,汗流浹背,衣服被凍住,最后竟像一塊鐵一樣粘在了身上。實際但凡有生活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人在干活的時候,出再多汗,衣服被凍住粘在身上都是不太可能的。第二,還有很多人主題升華過度,導(dǎo)致情感透支。比如有人寫媽媽做早餐,自己看著媽媽佝僂的背影,竟大哭起來,表示自己要好好學(xué)習(xí),回報社會。從辛勞的母親想到回報社會,情感過于跳躍不說,還有虛假的嫌疑。說完這兩點,我相信你也能看出其中的端倪了吧。只要選材真實可感,情感真摯,不盲目夸大,升華主題,文章就不會給人虛假的感覺了。
每天打開郵箱,看到眾多讀者發(fā)來的郵件,子沐眼前仿佛就浮現(xiàn)出一張張焦急的臉,或許簡單的幾句話就可以幫你走出寫作困境,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xù)“坑蒙拐騙”其他版本編輯、極具經(jīng)驗的教師和金牌作者,為大家全力掃除寫作、閱讀上的雷區(qū)。排排坐,手背后,子沐哥哥開講啦!
影子 提問:
子沐哥哥,我每次都力求把作文寫得新穎,但寫出來的卻是千人一面,毫無特色可言。別提老師了,就連自己讀完都覺得毫無興致可言。子沐哥哥,如何寫出新穎的文章呢?
影子你好,你的問題,子沐決定邀請青春悅讀版怎么吃都不胖的編輯榕蔓作答。
榕蔓:造成這種情況,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沒有進行大量的閱讀,讀得多了,自然對下筆的角度有所思考。二是,閱讀了大量的作品,但囫圇吞棗,并沒有將書中的知識、信息好好吸收,為我所用。三是,對身邊出現(xiàn)的新鮮事物缺乏敏銳的捕捉能力。
好吧,這些情況估計你自己也心知肚明,就不多說了。有些人的文章確實會讓人眼前一亮,有種揀到寶貝的欣喜。但我也有個感觸,就是作文新不新穎其實并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把文章寫出來,打動了自己沒有?大部分作文為了追求文采,追求所謂的新奇,盲目堆砌詞藻,或故作高深,缺乏真實的情感和感悟,連自己都打動不了,怎么能打動別人呢?我們的生活總是單調(diào)重復(fù),好像找不到可寫的東西,只好人云亦云,實際上,你發(fā)現(xiàn)了嗎?那些讓人眼前一亮的作文,寫的往往就是身邊不被人留心的東西。我建議你,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從打動自己的生活中取材,風(fēng)格盡量樸實一些,也許反而有“推陳出新”的效果。
鑫源 提問:
子沐哥哥,你好。我今年上初二,老師說要多讀書,讀的多了,作文寫起來才會順手。我現(xiàn)在比較疑惑的是,要具體怎么做才能和寫作結(jié)合起來呢?
鑫源,讀書和吃飯一樣,它不會瞬間讓你身體變得多么強壯,但它會慢慢地滋養(yǎng)你的身體,使你變得強健有力。讀和寫如何結(jié)合,子沐建議你做摘錄。讀書的時候遇見好的句子,拿筆記下來。指不定哪次寫作文的時候,那些句子就會跑出來,變成了你自己的東西。遇見不會的字詞,馬上查詞典,漸漸地你的詞匯量會增加不少。我見過很多寫作不錯的孩子,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有閱讀的好習(xí)慣。最后,還要善于做批注,批注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讀和寫之間轉(zhuǎn)化。因為口頭上的東西要落在筆下,這中間其實是有距離的。這個思維轉(zhuǎn)化碰撞的過程,無疑會讓你在之后寫作邏輯上更加縝密,不會出現(xiàn)寫作上的斷層。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祝,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