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桂芬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74-02
提到作文教學,不少老師頭疼,不少學生苦惱。老師苦于費盡氣力,收效甚微,學生苦于無米下炊,無法可依,佳作難成。對于作文講評課,更是受到大家的忽視。目前,作文講評課存在以下問題:重指導,輕講評;準備不充分,思考不充分,點評也不充分;教師唱主角,學生當觀眾;講評缺少針對性,缺少方法指導,學生收獲甚微……
但是,作文講評課是作文教學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作文指導課的延伸,是作文批改的反饋和繼續(xù),是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通過講評,把學生在習作實踐中的進步成果或存在問題集中反映出來,有針對性的指導講授、練習鞏固,既使本次習作的要求進一步落實,又為今后習作樹立信心、奠定基礎(chǔ)。好的作文講評課,對于提高學生作文的審題立意、謀篇布局、語言表達以及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至關(guān)重要。
如何實現(xiàn)高效的作文講評課?在反復的作文講評實踐中,我有一些思考:將評與改結(jié)合起來,賞析——總結(jié)——挑刺——修改——鞏固——延伸,環(huán)環(huán)緊扣,步步為營;課堂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評改,給予學生自信,構(gòu)建高效作文講評課。
一、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提煉亮點,總結(jié)方法。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知識和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毙睦韺W研究也證明,人性中最深刻的稟賦就是被賞識的渴望。作為老師,需要做的就是通過表揚和鼓勵,將學生的思維打開,將學生的情感激活,將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的內(nèi)心被調(diào)動起來,就會以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寫作過程中。經(jīng)過寫作實踐的磨練,經(jīng)過筆耕不輟的累積,實現(xiàn)量變到質(zhì)變的飛躍。因此,在作文講評中,一定要堅持少批評多表揚,少否定,多肯定,從各個角度挖掘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多使用鼓勵性語言,提煉學生作文中的亮點,表揚、再表揚。不能只是教師表揚,還要你夸我夸大家夸,都來尋找同學作文中的亮點,讓大部分學生都能表揚別人和得到表揚,獲得成就感。表揚與鼓勵,要貫穿整個作文講評課始終。我們可以在全班作文情況總評時,將學生的作文分類,以“寫作小明星”的形式予以表揚;還可以將學生作文中巧妙的題目、新穎的首尾、生動的片段一一通過幻燈片播放出來,后面綴上“作者——×××”……通過各種方式,肯定學生,鼓勵學生,讓學生保持濃厚的寫作興趣,擁有寫作的渴望。
以賞識的目光,找到學生作文的亮點,還要以智慧的目光,提煉總結(jié)這些優(yōu)秀作文其中的方法。老師可以出示優(yōu)秀片段,或者提前將部分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打印出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來評價“哪里寫得好?為什么?”學生的視角會很多樣,可能是從題目來講,也可能從選材立意,也可能是細節(jié)描寫……放開讓學生暢所欲言,正是在這樣積極踴躍的評價中,學生的賞析能力才會得到提高。但是,教師提前要預設(shè)好一兩個重點要分析的“亮點”,而這個要分析的亮點正是后面修改作文時要指導的方面,——本節(jié)習作講評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本次習作普遍存在的問題。當學生講到老師預設(shè)的寫作方法時,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討論:為什么這個同學寫得好?他是怎么寫的?還可以采訪小作者,讓小作者談?wù)勛约旱膶懽魉悸???偠灾?,要讓學生在欣賞分析中,明白優(yōu)秀習作的寫作方法。最后,教師將同學們的發(fā)言總結(jié)歸納,提煉出“寫作金鑰匙”,用形象生動、簡單好記的語言教給學生。
例如,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主題是“馬”,“筆下生花”要求介紹馬的作品或者寫寫和馬有關(guān)的故事。不管是哪個選題,都離不開寫“馬”的外形。但是,在批改作文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馬的外形寫得千篇一律,而且沒有寫出馬的內(nèi)在神韻氣質(zhì)。所以,在習作講評時,我特意選了幾篇寫馬的外形較成功的片段:
片段一:那次暑假我去博物館參觀,看到了一匹深紅色的唐三彩馬,它身上主要是黃色、白色和綠色。它的四蹄穩(wěn)穩(wěn)地踏在地上,不像“天馬”四蹄騰空顯得非常平靜、安詳、美麗。嘴巴微微張著,尾巴像被剪了似的,很短,像羊角。馬的身上有轡頭、鞍鐙,還有韁繩。韁繩上有許多玉佩,好像是一匹立功的馬,也可能是一位將軍的馬。它比較胖,但很健美。我被這匹馬迷住了,久久的站在那里。(作者:劉子萱)
片段二:馬的臉長長的,耳朵小小的,兩只圓圓的大眼睛長在頭的兩側(cè),長長的尾巴擺來擺去。帥氣極了!突然,遠處傳來了馬蹄聲“咚咚咚,咚咚咚”。我扭頭一看,是一群馬在奔跑,它們數(shù)量不多,但跑起來昂首揚尾,自由奔放,我驚呆了!它們一個跟著一個,前面的兩匹馬更是帥氣,它們四蹄騰空,動作協(xié)調(diào),雄渾的馬蹄聲在草原上“咚咚”作響,它們就像一道閃電,從我身旁奔騰而過,速度快得我都看不清,帥氣極了!他們一邊跑,一邊嘶鳴,馬蹄在大地上奏出強有力的鼓點,把所有人的聲音都淹沒了!(作者:張澤晟)
片段三:遠遠看去,人群中有一匹棗紅色的駿馬。走近一看,它全身鮮艷的棗紅色,別無雜色。在陽光下,光滑的皮毛泛著光澤,像一匹閃閃發(fā)光的錦緞。它的頭微微仰起,兩只大眼睛注視著地面,流露出溫順的神情。背上的鬃毛剪得整整齊齊,頭上的一縷毛也梳得很光滑,貼在額頭上,像小孩子的劉海。馬的額頭到鼻子有一道純白色,映襯著棗紅色的皮毛,格外引人注目。馬脖子上的肌肉微微隆起,腿瘦而有力,尾巴時不時輕輕甩一下。它就像一位溫文爾雅的紳士,靜靜地站在那兒。(作者:何斐煊)
學生從各個角度尋找習作的亮點,分析寫法,最后我總結(jié)歸納,出示“金鑰匙”——
抓住特點動靜結(jié)合
虛實相間神形兼?zhèn)?/p>
簡潔明了,而且是學生分析透徹后再出示,學生對這種寫法就理解的很深入。
二、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l(fā)現(xiàn)問題,運用方法。
在作文講評課上,不光要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還要有治療“病”的能力。賞析優(yōu)秀習作,是要提煉總結(jié),學習模仿,而接下來,就是要把學到的本領(lǐng)施展開來,去診治習作中的“病癥”。課前,教師要將能反映本次習作普遍問題的作文或片段整理,課堂上出示兩到三篇,全班集體來尋找病癥,提出治療方案。學生在賞析階段,才總結(jié)出寫作方法,還不熟練,所以現(xiàn)在全班集體來改,學生沒有壓力,自然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參與的熱情也就更高。在修改中,師生互相配合,學生講一講,老師說一說,幽默活潑、寬松民主的氛圍,更能提高修改的熱情。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問題習作時,要選擇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但是又不能問題太多的作文。問題太多,疲于應付,修改的重點不突出,訓練的目的性不強,貪多反而嚼不爛,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而且,這些問題很多的作文畢竟是少數(shù),不能代表大部分,沒有普遍意義。在修改完成后,讓學生要反復去朗讀修改后的作文,在朗讀中體會修改的妙處,品味成功后的喜悅。
例如,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主題是“勞動”,結(jié)合單元主題,我們設(shè)計了寫寫自己的一次勞動過程的作文。班上的曹瑞洋同學寫自己回到鄉(xiāng)下老家摘柿子的經(jīng)過,他的第一稿中間部分是這樣寫的:
我知道,在城市里很少有這樣的機會,所以才要好好珍惜這次勞動的機會。樹上橘紅色的柿子的美味吸引著我采摘的激情。這時,表哥走過來,三下兩下,就把這樹枝上所有的柿子鉤了下來。看到表哥這么熟練,我學他那樣也去鉤柿子,“嘩啦啦”好多軟柿子掉下來,剎時間我變成了一個柿子人,舌頭從嘴里伸出來去吃果肉,也吮吸著甜蜜的果汁,好吃極了!我的心像抹了蜜一樣,甜滋滋的。
表哥怎么鉤柿子的?哪里體現(xiàn)出他的動作熟練呢?我又是怎樣鉤柿子的?這些具體的勞動過程,在文中都一筆代過。勞動過程中我的做法、我的感受,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是要濃墨重彩的勾畫的。學生也知道這部分要詳寫,但是,鉤柿子的動作很快,就那么幾下,在學生的腦海里本來就比較模糊,加上自己缺少恰當?shù)膶懽鞣椒?,就會出現(xiàn)知道要寫具體寫生動,卻不會寫具體、寫生動的情況了。這是本次“勞動”主題的習作中普遍出現(xiàn)的問題,所以,在作文講評課上,就要突破這個難點。課堂上,我出示了上面的這個片段,讓學生暢所欲言,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修改,尤其是要根據(jù)前面賞析優(yōu)秀習作時總結(jié)的方法現(xiàn)場口頭修改。在賞析階段,總結(jié)出將勞動過程寫具體寫生動的兩個方法分別是“動作分解法”和“主次交替法”。(方法的名字教師學生都可以擬,簡潔明了,形象好記就可以了)“動作分解法”顧名思義,就是把連續(xù)的、快速的動作放慢鏡頭,分解開來寫?!爸鞔谓惶娣ā笔菍憣懼饕宋铩约旱难孕?,其中交替著寫寫其他相關(guān)的人和物,這樣就不單調(diào)了。運用“動作分解法”和“主次交替法”,勞動的過程就寫具體、寫生動了,作文的畫面感就出來了。課堂上,學生還現(xiàn)場演示鉤柿子的動作,將鉤柿子的動作一一還原,抓住其中關(guān)鍵的幾個動作來描寫,作文的內(nèi)容一下子具體形象了。
根據(jù)同學們的修改意見,曹瑞洋同學立即動筆修改,一篇生動有趣的佳作呈現(xiàn)出來。
紅紅的柿子惹人愛
曹瑞洋
金秋時節(jié),回到鄉(xiāng)下,果樹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那一股香甜可口的氣味彌漫我全身,那是什么呀?
只聽“吸溜,吸溜”的聲音,原來是鄉(xiāng)下那些鄰居們在吮吸著柿子那甜蜜的果肉與汁液。那橘紅的顏色讓我眼饞極了。我拿起鉤子就往地里奔去。一瞬間,又大又紅的柿子在金秋陽光的照耀下,發(fā)出耀眼的光,格外燦爛。它們隨風搖擺,好像在說:“快把我?guī)Щ丶野?!”我拿起鉤子亂打一通,結(jié)果全都打偏了。“別打了,少逞能耐!”我理也不理他們,繼續(xù)打著……
我知道,在城市里很少有這樣的機會,所以才要好好珍惜這次勞動的機會。樹上橘紅色的柿子的美味吸引著我采摘的激情。這時,表哥走過來一把從我手中奪過鉤子,我氣得直跺腳。只見他用鉤子往那條結(jié)滿柿子的樹枝上一鉤,再拉一拉,看是否鉤緊,然后擰了一圈,“嘎吱”樹枝斷了,這樹枝上所有的柿子掉了下來??吹奖砀鐙故斓膭幼鳎壹扰宸旨刀?。我學他那樣往樹枝上一鉤,擰一圈,再用力向下一拉,“嘩啦啦”好多軟柿子掉下來,砸在我頭上,汁液從我頭上留到臉上,果肉貼在我的臉頰上、身上,剎時間我變成了一個柿子人,舌頭從嘴里伸出來去吃果肉,也吮吸著甜蜜的果汁,好吃極了!我的心像抹了蜜一樣,甜滋滋的。
一家人吃著我鉤回來的柿子,臉上洋溢著甜蜜的笑容,我也感受到了勞動帶來的樂趣。短暫的假日結(jié)束了,該回家了,可我還是禁不住回頭看看那一排排紅瓦白墻的房子—一個用勞動換取快樂的地方。
看到這樣的佳作,如果你是小作者,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
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升級重改,鞏固方法。
經(jīng)過了“提煉亮點,總結(jié)方法”階段的引導歸納,“發(fā)現(xiàn)問題,運用方法”階段的練習運用之后,學生自主修改習作的能力逐步增強,此時,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獨立修改習作了。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評語先干雜活:將錯別字、病句、標點等快速修改,然后根據(jù)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寫作方法再一次重新審視、評價、修改自己的習作。修改不要求面面俱到,重在看本節(jié)課指導的方法掌握得怎么樣。
在獨立修改作文后,還可以同桌交換互評互改、小組合作集體評改、參照范文對比評改、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找老師個別評改……要注意的是,這些各種形式的評改,都是建立在個人獨立思考、獨立評改的基礎(chǔ)上的。別人的意見可以參考,但不能替代自己的思考。
作文修改完后,不可缺少的一個過程就是:成果分享。讓學生將自己修改后的習作讀給大家聽,用賞識的目光去評價、去肯定,找出改后的亮點,學生增強了寫作的興趣和信心,進入寫作良性循環(huán)模式。
不止課堂上要分享,這種分享一定要延伸到課外。開展班級作文展,制作班級作文集,充分利用媒體的宣傳效應:校報???、博客空間、報紙雜志等……同年級的同學、跨年級的同學、親朋好友、社會大眾等都可以看到。我們班里,學生自發(fā)成立了文學社,成員主要負責每月一期的優(yōu)秀作文展活動的組織和每學期一本的優(yōu)秀作文集的編輯。學期末,當學生手捧著精美的作文集回家,看到書里收錄的自己的文章,自豪感油然而生,怎能不愛寫作呢?擁有的欣賞者越多,成就感就越強,寫作動力也就越強。
四、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卣归喿x,延伸方法。
在課堂習作講評結(jié)束后,老師可以推薦與本次習作相關(guān)的名家名作,學生范文,甚至教師自己的隨筆小札,讓課堂的指導延伸到課外,拓展學生的視野,在廣泛的閱讀感悟中,提高自己的賞析水平,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這樣的習作講評課,講得少,賞得多,老師教得少,學生悟得多,更像是一節(jié)欣賞課。讓學生自己評價,自主修改,教師相機疏理歸納、點撥延伸,學生輕松,效果顯著。把欣賞的自由交給學生,把修改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把寫作的快樂還給學生,讓習作教學煥發(fā)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