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叢林
每到新生入學季,適齡兒童入學就讀學校的選擇,便會成為父母的難題。為了方便接送,父母往往希望孩子能人離家最近的學校讀書。義務教育法也規(guī)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墒?,全國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門都為學校劃定了相應的學區(qū),這就造成部分適齡兒童不得不“舍近求遠”。那么,教育行政部門為學校劃定學區(qū),強制適齡兒童舍近求遠就讀合法嗎?
一名六歲兒童,因住房是商業(yè)房改住宅,戶籍地沒有對口小學,其父母經向教育局反映后,教育局將女童就近安排至一所小學就讀??墒?,女童父母發(fā)現(xiàn),教育局安排的學校并非距離其住處最近的學校,遂以違背“就近入學”原則為由,將教育局告上了法庭。
孩子無學可上
多次信訪求解
郭文清是一名即將入學的適齡兒童,與父母一同居住在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其戶籍也落在居住地。因其住房為新建住宅,且為商業(yè)房改住宅,建設時并未配套教育公建設施,郭文清的父母聽說,該住宅所在地很可能沒有對口的學校,郭文清的入學就讀問題就成了父母的心頭之憂。
2014年過完年,郭文清已年滿六歲,屬于適齡兒童,即將要入學就讀,可是,就讀的學校還沒有落實,郭文清的父母對此十分著急。同年3月13日,郭文清的父親郭皓軒來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教育局第二教育署,就郭文清小學入學問題進行咨詢。3月19日,郭皓軒又到浦東新區(qū)教育局信訪部門反映情況,要求解決郭文清小學入學問題。得到的答復是,教育局即將對社會公布《2014年浦東新區(qū)義務教育招生小學招生地段公示》(以下簡稱:《2014小學招生地段公示》),可根據該公示選擇孩子就讀的學校。教育局工作人員還表示,不管什么情況,一定會讓孩子有校可上,有書可讀。
4月3日,郭皓軒從浦東新區(qū)教育局網站上看到發(fā)布的《2014小學招生地段公示》。對照該公示公布的小學招生地段,郭皓軒發(fā)現(xiàn),他們的戶籍地確實沒有對口小學。為此,郭皓軒再次到浦東新區(qū)教育局信訪辦,要求獲取公平的就學機會。
4月9日,郭皓軒通過掛號信以及電子郵件的方式,同時向浦東新區(qū)教育局局長信箱投送信函。同日,浦東教育局通過電子郵件對郭皓軒進行回復,稱:經了解,由于你們的住房是商業(yè)房改住宅,現(xiàn)房屋開發(fā)商正在和相關部門洽談小孩入學問題,迄今為止還沒有明確的結果,請耐心等待。
之后,郭皓軒又于2014年4月10日浦東新區(qū)教育局領導接待日期間反映情況。
指定學校偏遠
無法調和成訟
接到郭皓軒提出的問題后。浦東教育局十分重視,立即研究解決方案,最終,根據《2014小學招生地段公示》的精神和“就近入學”的原則,提出了讓郭文清就讀上海市第六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以下簡稱“六師二附小”)或浦東新區(qū)第二中心小學(以下簡稱“二中心小學”)的方案,并就此征求郭文清及其父母的意見。
將教育局的方案一番比較解讀后,郭文清及其父母發(fā)現(xiàn),離他們家住宅小區(qū)由近及遠的公辦小學依次為:上海福山外國語小學花園校區(qū)(以下簡稱“福外花園校區(qū)”)、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竹園小學張楊校區(qū)(以下簡稱“竹園張楊校區(qū)”)、二中心小學巨野校區(qū)、六師二附小西校區(qū)、六師二附小東校區(qū),但教育局安排的學校不是離家最近的,而是提供了離家較遠的兩所學校讓他們選擇,顯然不符合“就近入學”的原則,因而拒絕了教育局提出的方案。
2014年4月15日,在經過多次交涉無果后,郭皓軒來到浦東新區(qū)法院,以郭文清為原告,自己為其法定代表人,對浦東新區(qū)教育局提起行政訴訟。
5月7日,浦東新區(qū)法院對這起因孩子“就近入學”引發(fā)的行政案件,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法庭上,雙方圍繞“就近入學”是否等同于“最近入學”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郭文清訴稱,在浦東新區(qū)教育局2014年4月1日公布的《2014小學招生地段公示》上,本人的戶籍地址,也是房產所在地和實際居住地,沒有對口的小學。浦東新區(qū)教育局這一做法,嚴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侵犯了本人合法的受教育權。本人父親郭皓軒自2014年4月起多次走訪浦東新區(qū)教育局相關部門。積極爭取浦東新區(qū)教育局給予公開、公平、公正的小學就學的學額,但浦東新區(qū)教育局不予答復和拒絕履行。
郭文清訴稱,本人強烈要求參與到本區(qū)域內離本人戶籍地由近及遠的福外花園校區(qū)、竹園張楊校區(qū)、二中心巨野校區(qū)、六師二附小西校區(qū)、六師二附小東校區(qū)的所有公辦小學招生生源的入學資格排名比較中,保證給予本人公開、公平、公正的小學就學學額。本人因為爭取就學學額而精神緊張,同時訴請判令浦東新區(qū)教育局賠付本人精神損失費人民幣1元。
開庭后第二天,浦東新區(qū)教育局下屬的浦東新區(qū)招生辦公室再次向郭文清發(fā)送《告知書》,告知郭文清于5月17、18日到二中心小學報名??紤]到孩子上學的緊迫性,不能因為打官司而耽誤了孩子讀書,郭皓軒很不情愿地帶著郭文清到二中心巨野校區(qū)進行了報名。名雖然報了,但郭皓軒決定官司還得繼續(xù)打下去。
“就近”是否“最近”
法院一槌定音
法庭上,作為被告的浦東新區(qū)教育局辯稱,首先,我局有權制定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招生計劃。確定各校對口招生入學范圍。
其次,我局履行了法定職責,通過網站公開了各小學對應的地段及入學通知,對于郭皓軒的提問均予以了答復。我局并未拒絕將郭文清戶籍劃入對口小學,也并未侵害郭文清的受教育權。郭文清的戶籍地之所以沒有對口小學,是因為其戶籍地編制單元內小學班級規(guī)模嚴重短缺,根據2010年的規(guī)劃,洋涇社區(qū)郭文清戶籍編制內應該配置的小學班級規(guī)模至少50個,但郭文清入學前實際只有40個班級的配置。
第三,郭文清戶籍地的住宅從規(guī)劃到建成均沒有任何部門向我局征求有關該住宅建設所涉及的教育公建配套設施的意見。郭文清提出相關申請后,我局曾先后提出就讀六師二附小、二中心小學的方案,并將書面通知郭文清所就讀的小學。
浦東新區(qū)教育局辯稱。根據有關規(guī)定在網上對2014年浦東新區(qū)小學招生地段進行了公示,對郭文清的信訪也進行了相應的回復。雖然公示的小學對口地段不包含郭文清所在小區(qū),但我局經統(tǒng)籌安排,根據郭文清小區(qū)位置盡量安排就近入學。但需要說明的是,就近入學并不一定是距離最近的小學。目前我局已安排郭文清就讀二中心巨野校區(qū),該小學距離郭文清戶籍地并不遠且屬比較好的小學,郭文清也已經進行了報名,我局已經履行了法定職責。做到了公平、公開,公正。
學區(qū)的劃分,牽動萬千家長的心。因“就近入學”而不能“最近入學”引發(fā)的糾紛,在全國各地時有發(fā)生,判決結果萬眾矚目。就近入學,顧名思義即“最近入學”。明明規(guī)定就近入學,卻不允許學校周圍孩子就讀,反而讓他們“合近”去更遠的學校就讀。小學生不滿,家長們也想不通。
親愛的讀者:教育行政部門為學校劃定學區(qū),強制適齡兒童舍近求遠就讀合法嗎?“就近入學”,是否等于“最近入學”?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