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陳
盧偉棟和妻子閑來會翻看家里的老照片
每周五的下午,盧偉棟就會坐鎮(zhèn)上海南碼頭街道的“盧偉棟”談心室,為前來傾訴家庭瑣事的居民調解、舒緩心情。聽著各家的煩惱,過去的一幕幕時常會在盧偉棟的眼前浮現(xiàn)。20多年以前,岳父吞吞吐吐跟他說,讓他幫忙照顧自己的姐姐時,盧偉棟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了,他實在不忍心拒絕一個老人的請求,即使這個老人跟自己毫無血緣關系……
30年前,丈母娘的臨終托付
1982年,盧偉棟和妻子王曉梅結婚。婚后,夫妻兩人一直跟盧偉棟的父母一起居住。直到1987年,盧偉棟的丈母娘患上肺癌。于是,盧偉棟夫婦商量后決定搬去跟丈母娘同住,這樣可以方便照顧她老人家。
這其實是萬不得已之下的選擇。王曉梅家的情況比較特殊,王曉梅的母親再婚嫁給了繼父周國昌。王曉梅有一個比她小13歲的同母異父的妹妹。繼父脾氣非常暴躁,性子急,經(jīng)常發(fā)脾氣。所以王曉梅跟繼父的關系一直不好,兩人幾乎不講話。為了母親,王曉梅不得不搬回去,每天面對她并不想面對的繼父。
盧偉棟是個脾氣很好的老實人,他夾在妻子和岳父之間,難免尷尬。他總是勸妻子:“老人年紀大了就跟孩子一樣,他就是脾氣不好,可是人不壞……”久而久之,盧偉棟就成了家里的和事佬。
不幸的是,王曉梅的母親還是被病魔奪去了生命。臨終前,老人把女婿盧偉棟叫到床前:“偉棟,我們家老頭子脾氣你是知道的,但是他刀子嘴豆腐心。他嫡親外甥、侄子都跟他合不攏,我們家就你脾氣最好,還能跟他說上兩句話。他老了,一個人也可憐的,你答應我,以后好好照顧他,可以嗎?”這是丈母娘的臨終囑托,而且丈母娘唯獨選了他,盧偉棟如何不答應?他答應丈母娘會好好照顧岳父。為了這句承諾,他堅持了26年,義無反顧地負責老人的日常生活,陪他看病配藥,忙前忙后。這是多少個日與夜,包含了多少汗水和委屈,所有的一切都掩埋在盧偉棟淡然一笑的背后,其中的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周國昌起先并不領情。岳母葬禮完畢,盧偉棟將辦事的賬簿整理好交給岳父,周國昌一算,少了幾角錢,晚上就在家里對盧偉棟不客氣起來。盧偉棟并不生氣,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釋著。第二天,周國昌發(fā)現(xiàn)是自己算錯了,他想到自己之前的態(tài)度,主動道歉:“偉棟,過意不去?!北R偉棟笑笑:“您刀子嘴豆腐心,我不會計較的?!?/p>
人心都是肉長的,周國昌的脾氣再壞,他發(fā)再大的火,碰到只會對他笑的盧偉棟,他也漸漸熄了火。尤其是周國昌的親生女兒遠嫁日本后,周國昌更加只能依賴盧偉棟夫婦生活了。他跟盧偉棟雖然毫無血緣關系,但是在他眼里,盧偉棟是他最親近的人,因為盧偉棟對他總是有求必應。
盧偉棟夫婦跟岳父一起合住的老房子并不寬敞。2006年底,王曉梅和妹妹在浦東買下了樓上樓下兩套房子,為的是更好地照顧周國昌,讓老人能有更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梢蝗霜毦觾煞恳粡d,周國昌居然感到害怕,這么多年來,他習慣了家里有盧偉棟的陪伴。盧偉棟把他照顧得太好了,所以他事事依賴盧偉棟。即使,盧偉棟住在樓下,他還是覺得不習慣??粗栏缚蓱z兮兮的模樣,盧偉棟無奈只好和妻子商量,每天晚上上樓陪老人睡覺。這一陪,就是六七年,盧偉棟與妻子過上了“分居”的生活。
其實,自從照顧周國昌的生活起居開始,盧偉棟就很少能睡上一夜整覺。周國昌有高血壓,身體不好,而且半夜容易驚醒,他一有動靜,盧偉棟就會起來看個究竟,這才放心。
一天清晨5點多,周國昌突然在衛(wèi)生間里吵鬧,原來大便出不來。盧偉棟一邊耐心勸導,一邊急急忙忙披上外套,騎上自行車,趕往附近的藥房,買來了開塞露。不一會兒,周國昌便“通暢”了,弄得老人反而不好意思起來。盧偉棟笑笑:“爸,我是您的小輩,做這些都是應該的?!?/p>
還有一次,周國昌腰扭傷了,盧偉棟去醫(yī)院配藥。這貼藥很麻煩,每天煎藥送湯之外,還要把藥渣炒好包好,給老人敷在腰上。盧偉棟耐心細致,整整服侍了一個多月,半句抱怨也沒有。周國昌一遍又一遍地感慨:“偉棟啊,你這個人真是好!”
看著丈夫多年來的默默付出,王曉梅很是感動,她作為繼女對周國昌幾乎不理不睬,盧偉棟卻因為她的關系對老人照顧備至。王曉梅心疼丈夫,也漸漸體會到了丈夫的用心,本來關系很僵的父女倆,關系也慢慢好了起來。盧偉棟就是這個家的紐帶。
岳父的請求,不忍推
在周國昌的眼里,盧偉棟是他最信任的人,所以在要尋求幫助的時候,他最先想到的,也是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這個女婿。2007年的夏天,周國昌獨居的姐姐在家摔倒了,作為弟弟,周國昌心里擔心姐姐往后的生活,所以吞吞吐吐地想跟盧偉棟商量……
盧偉棟知道周國昌姐姐的情況,因為早在十多年前,盧偉棟就開始照顧周老太了。說來,周老太真的很可憐,丈夫早就過世了,兒子患有精神病長期住院。她獨自居住。那年,她關節(jié)積水,要住院開刀。周國昌不得已求盧偉棟:“幫幫她好嗎?”盧偉棟二話不說,把周老太送進醫(yī)院,每天陪護,讓妻子送好吃的給老太補充營養(yǎng)。開刀要家屬簽字,老太沒有親人,周國昌年紀大了,自己也顧不好自己,這字只能由盧偉棟來簽了。醫(yī)生和護士知道了盧偉棟和周老太的這層關系,都連聲稱贊:“你這個人不容易,親生子女再好也不過如此了?!北R偉棟又是笑笑。在他看來,能幫的就該幫人家一把,不然于心不忍。
自從在手術單上簽下了名字,盧偉棟就把自己當成了周老太的監(jiān)護人。老太出院了,不肯進養(yǎng)老院,他便幫老太物色了鐘點工,為老人料理一日三餐和日常家務,自己也經(jīng)常抽空去探望。
周老太這么多年來過得還不錯,沒想到,2007年夏天的一天清晨,盧偉棟家響起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安缓美?!老太摔倒啦!”原來是周老太的鐘點工阿姨打來了電話,她早上送飯的時候,從窗口發(fā)現(xiàn)老人倒在地上,但苦于沒有鑰匙,只能在門外干著急。
盧偉棟連忙從浦東趕到浦西周老太的家,透過窗看到老人摔倒在地上,猜想已經(jīng)躺了一夜。可盧偉棟也沒有鑰匙,情急之下,他連忙找人一起撬開窗,翻窗而入。不幸中的萬幸,周老太去醫(yī)院檢查后,并無大礙。
其實不用周國昌開口,盧偉棟也意識到,不能再讓老太獨居了,萬一有個閃失都沒人知道。盧偉棟和王曉梅商量,把老太接過來,讓她和她弟弟一起住。于是,盧偉棟承擔起了同時照顧兩位八旬老人生活起居的重擔。
家里多一個老人,要多出多少事?只有盧偉棟自己清楚。周老太因為關節(jié)有病,不能起床,上個廁所都要盧偉棟抱。老人尿頻,一晚上要上好幾次廁所,弄得盧偉棟夜夜沒法好好睡覺。白天還要上班、回家燒飯,這樣過了一個月,盧偉棟明顯變得憔悴了。周老太看在眼里,實在過意不去:“偉棟啊,我在這里就像天堂一樣,但這樣下去實在太對不起你了,你也年紀不小了,把你弄出毛病來可怎么辦?還是讓我去養(yǎng)老院吧。”
在周老太的堅持下,盧偉棟為周老太找了一家各方面條件都還不錯的養(yǎng)老院。但是養(yǎng)老院離盧偉棟家比較遠,每次他過去都要換乘幾輛公交車。盧偉棟經(jīng)常去探望周老太,給她帶好吃的。養(yǎng)老院里只有簡單的看護,老人真的生病了,盧偉棟還是要忙里忙外陪老人去醫(yī)院。
2008年,50歲的盧偉棟選擇了內退,這樣他就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幾個老人了。2011年底,周國昌被診斷出患上胃癌。開刀、化療,周國昌在幾個醫(yī)院輾轉治療。跑醫(yī)院成了盧偉棟夫婦的主要日程,兩人忙得焦頭爛額。陪夜的重擔,都落在了盧偉棟身上。岳父畢竟是妻子的繼父,不是親生父親,起夜、擦身這些事情,讓妻子來做有些為難了,盧偉棟自然一力承擔。王曉梅負責燒菜、煮湯往醫(yī)院送。這樣的忙亂持續(xù)了一年多,直到2013年周國昌過世。過世時,周國昌也已經(jīng)90歲高齡了。他自己也說,能活那么久,全靠盧偉棟這個好女婿。
在忙著照顧周國昌的這一年多時間里,盧偉棟也沒有棄周老太于不顧,依舊忙里抽空去養(yǎng)老院探望周老太。年事日高的周老太漸漸有些老年癡呆,別的人她會不認識,但她一遇到什么事脫口而出的就是盧偉棟的名字,因為在老人心里,盧偉棟是她最親、最可依賴的人。2014年11月底,周老太安然地離開了人世。
同事夫婦,情如親人
有點生活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照料老人的辛苦與不易。不是賣力做就可以的,老人也會像孩子一樣不講理、發(fā)脾氣,要哄好老人,讓他們開心就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陪伴。
20多年照顧兩位高齡老人實屬不易。但事實上,盧偉棟夫妻倆還同時照顧著另一對非親非故的老夫婦——楊醫(yī)生和徐老師。這對老夫婦跟盧偉棟夫婦又是什么關系呢?
楊醫(yī)生是王曉梅的同事。1987年,王曉梅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把工作換到了離母親家不遠的上海音樂學院。王曉梅是學醫(yī)的,在學校醫(yī)務室工作,跟當時即將退休的楊醫(yī)生成為了同事。
楊醫(yī)生的愛人徐老師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老知識分子,能講六國語言。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受莫須有的事件無辜牽連,回到上海以后,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最困難的時候只能靠擺報攤謀生。后來,徐老師成了音樂學院的編外教師,教學生鋼琴、指導外語。
王曉梅和楊醫(yī)生成為了忘年交,兩人很談得來。盧偉棟夫婦倆很同情楊醫(yī)生夫婦的遭遇。楊醫(yī)生夫婦倆沒有子女,楊醫(yī)生幾次發(fā)病住院,都是盧偉棟夫婦倆送她去醫(yī)院。對于楊醫(yī)生夫婦來說,盧偉棟夫婦就像他們的子女一樣,讓他們倍感溫暖。有人問起,楊醫(yī)生就驕傲地回答:“這是我女兒和女婿。”
人與人之間就是有這樣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楊醫(yī)生曾提出,認王曉梅做干女兒,可是王曉梅覺得不妥,沒有答應。但其實在王曉梅和盧偉棟的心里,已經(jīng)把這對孤苦的老夫婦當成了自己的父母。
2000年,楊醫(yī)生乳腺癌復發(fā)。王曉梅趕到醫(yī)院時,看見徐老師一人孤零零地坐在醫(yī)院的長椅上,頓時覺得老人好可憐。
楊醫(yī)生臨終的時候,雖然沒有過多的囑咐,但是從楊醫(yī)生看著徐老師的眼神,就知道她有多么不放心。王曉梅清楚,楊醫(yī)生是不好意思跟她開這個口。但是她在心里已經(jīng)暗暗下了決心,會好好照顧孤苦一人的徐老師。
徐老師沒有退休工資,也不會買菜燒飯,他一把年紀了,也不可能要求他重新去學。楊醫(yī)生去世后,盧偉棟夫妻倆排班輪流,一個人每周一、三、五,另一個人每周二、四、六,去探望徐老師。老人在家悶得久了,很想四處走走。一次徐老師說起小時候在真如吃過一頓羊肉,那味道至今難忘。盧偉棟心領神會,帶著徐老師跑了一趟真如。還有一次,老人說,很久沒去城隍廟了,于是,很快便有了豫園之行。
為了更好地照顧老人,盧偉棟夫妻幫徐老師請了住家保姆??墒潜D窔q數(shù)也大了,一個人料理徐老師洗澡有困難,盧偉棟便成了常年的幫手;保姆過年要回老家,盧偉棟夫妻便輪流全天照顧徐老師、料理家務。2012年12月,徐老師安然離世,享年88歲。
其實,算算時間就可以知道,盧偉棟夫婦倆在照顧楊醫(yī)生和徐老師夫婦的同時,還擔負著照顧周國昌和他姐姐的重任。盧偉棟是如何做到的?他的生活幾乎被幾個老人排滿了,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而且四位老人都是與他無親無故的,有人說他傻,不能理解他為什么做這些得不到好處的事。
但是盧偉棟回想這么多年來發(fā)生的點點滴滴,所有的事都是機緣巧合,他只是不忍心棄這些老人于不顧,換做另一個人或許也會這么做。王曉梅開玩笑地說:“也是正好讓我們攤上了?!睌偵狭耍筒蝗绦牟还芰?。
“既然管了,那么就得負責到底?!北R偉棟說起自己小時候,母親經(jīng)常跟他說:“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wěn),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蓖鯐悦分两襁€記得,那時候跟婆婆一起住在臨街的老房子時,每到夏天,婆婆會在門前放一張方凳,上面擺著幾杯涼開水,供過路人免費喝。“那個時候不像現(xiàn)在,到處買得到水。熱得口干舌燥的路人能有一杯水喝,都會很開心?!蓖鯐悦犯袊@道。
所以說,善心、孝心都是會代代傳承的。你在做,你的子女就在看、在學。這么多年,盧偉棟對于自己的母親照顧得反而不夠多。盧偉棟有5個兄弟姐妹,母親總是讓盧偉棟多去照顧那四個沒有親人的老人,她說自己還有其他子女可以照顧她。盧偉棟很自豪有這樣一位母親。是母親讓他學會了愛,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做這些事,并不偉大,但讓他覺得心安也快樂。
世上的許多事,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送走了幾位老人,盧偉棟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時間。他重拾自己年輕時的愛好,主動請纓,成為社區(qū)學校的書畫老師。教小朋友硬筆書法,教老朋友一起學國畫。他還是小區(qū)居委會委員,鄰里有事,總會出手相幫。他與四位老人的相處經(jīng)驗,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寶貴的分享。
隨著外孫的出生,盧偉棟的生活又忙碌起來。盧偉棟夫婦主動擔負起幫女兒帶小外孫的責任,兩個人忙中有樂。盧偉棟說:“每一個人都會老的,尊老愛幼,孝順善良,是一個家庭積累的最大財富。”
過去,逢年過節(jié),盧偉棟夫婦常常帶女兒一起去陪幾位老人過節(jié)。從小耳濡目染,如今女兒已經(jīng)為人妻、為人母,孝老行善的家訓亦被女兒繼承。盧偉棟的女兒和女婿每年都會帶雙方父母外出旅游兩次,兩親家親密無間,好似兄弟姐妹。
“小輩也一定會孝順我們的?!北R偉棟抱著兩歲的小外孫,和王曉梅一起翻看老人們生前的留影,臉上是溫暖而享受的笑容。在盧偉棟看來,這么多年的付出,他不是沒有收獲,他收獲的是一家人滿滿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