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喜
老漢我今年83歲了,今年這個春節(jié)過得特別快樂,因為從蘭州回來的兒子教會了我用智能手機。在節(jié)日期間,我通過微信和在廣州的女兒、外孫女、重孫子視頻,互相祝賀新春快樂;與我在50多年前組建的川劇“娃娃班”的小演員分別40多年后,在視頻里見了面;與20多年沒有見面,現(xiàn)已90歲高齡的老朋友鐘志松在視頻里聊天;還在“親友群”里與兒孫們發(fā)紅包、搶紅包,真正感受到了科技發(fā)展帶來的快樂。
我以前是個電器迷。20世紀50年代初,我被選到鄉(xiāng)里當鄉(xiāng)郵遞員,鄉(xiāng)里第一部電話就安在郵電所,從那時起,我就與電器結下了不解之緣。我曾自己裝過礦石收音機,用賣了一頭肥豬的錢買了臺半導體收音機,鄉(xiāng)里有電視機我是第一個,在我78歲時我又學會了電腦。
我雖然愛趕電器的時髦,但前些年卻對使用智能手機望而卻步。我記得在六七年前的一天早上,我從收音機聽到北京有人半夜披上被子排隊買蘋果,就問兒子:啥蘋果那么好吃,有人還半夜三更排隊買?兒子告訴我,那不是吃的蘋果,是一種功能很多的手機。我當時就想,女兒給我買的老年手機,使用了一年多,還只會撥打個電話,發(fā)短信、照相等功能孩子們教了多少次,當時會了,過幾天又忘了,更多的功能我們七八十歲的人哪能學得會?后來.常聽一位老朋友埋怨他孫女每天早晚都躺在被窩里玩好長時間手機,又聽使用智能手機的一些老年人說智能手機的新奇,也不經(jīng)意流露出對智能手機的好奇。孩子們見我對智能手機感興趣,就提出要給我買一部,小女兒還把她一部八成新的手機給了我,但一想到學老年手機的難度,只有放棄了。
這次兒子從蘭州回來陪我過年,在他再三的動員下,我終于鼓足勇氣開始學使用智能手機。他先教我開機、關機,練點擊圖標的指法,再教我接電話、撥電話,用手指輸入寫字,然后教我看短信、發(fā)短信、照相。沒想到,智能手機設計十分科學、簡便,一學就會。兒子見我興趣越來越大,就買了一部路由器連上了無線網(wǎng)絡,教我使用微信。一天多時間,我就學會了看微信、文字對話、語音對話、視頻聊天等內容。在兒子的幫助下,我和多年不見的親朋好友聊天、視頻,讓人特別激動。過年期間,在親朋好友聚會時,我還用手機拍了許多照片。更有意思的是,我一個外甥女建立了一個“親友群”,大年三十和初一,孩子們“9.99、8.88、6.66”給我發(fā)紅包,我也把紅包發(fā)到群里,大家搶得高興,我也看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