卉辰
外甥今年高考,我叮囑他考完一門扔一門,不要多想。考完后只管往前看,南瓜結在了棚子里,結果已定。我媽雖附和著,私下里卻笑我:“現(xiàn)在你倒會勸人了。還記得當年你考完后怎樣胡思亂想,把一家人給愁壞了的事情嗎?”
我當然記得。唯其深刻,才有感悟。唯其感悟,后來我遇到類似事情,才能不困于心。
二十五年前的七月,結束高考的我,猶如結束一場大戰(zhàn)的士兵,輕松的同時,卻有無盡的感傷。曾經(jīng)被功課填得滿滿的時間,忽然空了,空虛和恐慌感日復一日加重,我陷入各種哀愁中:
考得不好,前途未卜,也許就落榜了;都怪我選錯了科目,當初應該讀文科;沒搞懂的知識點,當初為何不搞懂?還有我這不爭氣的身體,考前一個月,竟查出患有腎結石,四顆黃豆大的小石頭藏在我身體里,隨時作怪,擾亂備考節(jié)奏……
我整日憂心忡忡,寢食難安,外婆勸我:“南瓜結在了棚子里,種得好不好,結果好壞,早就定了的事情,何必瞎想?”我越發(fā)愁煩,高考這種大事,怎能跟種南瓜這等粗活來比較?
實在沒法捱到發(fā)榜那一天了。幾個與我情狀相仿的同學偶然碰上,不知誰提議去廬山一趟,散散心,也避避暑。一貫謹慎的爸媽竟立即答應,給了我旅費,千叮嚀萬囑咐,放我和同學們結伴跨省去爬山。
從武漢關坐船到九江,不過是一夜航程,清晨上岸,便按事先做好的攻略進山漫游。爬山是辛苦的,大家揮汗如雨,氣喘吁吁,除了贊嘆風景秀美,話題很少。
此后我又去過廬山好幾次,或與同事集體出游,或跟好友結伴避暑,同樣的景點也去觀賞了數(shù)次。留在我心頭的,卻總是這一回的印象——就像廬山上終日繚繞的云霧,只有那一次,合了我心底似濃似淡的愁情。
在龍首崖,絕壁上一巨石和幾棵老松組成酷似龍首的樣子,在云霧間頗有隨時騰起之勢;從黃龍?zhí)兜饺龑殬?,幽幽密林中,三棵古樹叁天,樹齡數(shù)百甚至一千多年,令人感嘆其經(jīng)歷的風霜歲月;三疊泉浩蕩而下,飛珠濺玉,水聲轟鳴,氣勢磅礴,使人嘆為觀止。
更讓我難忘的,是那日在白鹿書院,我們幾人默默游覽,若有所思,忽然就起了霧,恍然不知身在何處。當日傍晚在牯嶺街上漫步,又如在云霧中穿行。次日清晨推開客房小窗,山中云霧登時涌進房屋……
這樣爬山賞景,因著云霧相伴,又是那樣的心境,此次旅程就有了朝拜、祈福的意思,我的心情漸漸安定。
廬山歸來次日,恰好是約定去醫(yī)院復查的日子,醫(yī)生高興地告訴我,四顆結石竟已消失不見,知道我去爬過山,就說這結果拜運動所賜。又過了幾天,錄取通知書來了,雖然不是理想的高校,但也符合我三年的學業(yè)成績,一個月來的憂愁,被喜氣洋洋給代替。
巧的是,同游廬山的幾人,和我一樣,都有各自不錯的方向。大家彼此道賀,都說廬山是我們的福地。外婆笑了:“我早說了,南瓜結在了棚子里,種得好不好,結果好壞,早就定了的事情。你們呀,都是白發(fā)愁,把從前三年甚至十幾年用的功、走的路,都忘記了?!?/p>
哪里就忘了呢?只是人在極度重視的事情上,總是容易做杞人之憂,忘了路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不是胡思亂想想出來的。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又想起我們這一行人的福地廬山。其實,龍首崖也好,白鹿書院也罷,我們虔心拜訪,山中云霧相伴的,卻是我們未曾領悟求索真諦的,年輕的心。
二十五年前的盛夏,我經(jīng)歷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悲喜交替,明白行動的力量遠勝于自憐自艾。此后再有類似的困惑,我便想起廬山的云霧,想起那次結束一場大仗后莫名的悲傷與空虛,很快便會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