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昕?關泠
人類在以戰(zhàn)爭為中心的各項軍事活動中,產(chǎn)生過許多重要的軍事人物,他們不僅在軍事活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而且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著深遠影響。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長達22年的革命戰(zhàn)爭中,以毛澤東為杰出代表的人民軍隊的創(chuàng)建者、領導人和高級將領們,運籌帷幄、南征北戰(zhàn)、出生入死、迭克強敵,為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勛,在世界軍事史上留下了堪稱奇跡的壯麗篇章。然而,在我軍眾多戰(zhàn)功赫赫的將帥中,為大家所熟知的,能被稱以“軍事家”的卻只有寥寥36人。那么這36位軍事家是由誰確定的,又是怎樣一個確定過程呢?這還要從《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的編纂說起。
軍事百科全書中的人物評價
古人講“盛世修典”。1978年1月,我國現(xiàn)代百科全書創(chuàng)始人姜椿芳先生提出《關于編輯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建議》。同年11月18日,國務院宣布中共中央批準編輯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1980年11月16日,中央軍委正式發(fā)出了《關于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問題》的通知,確定組成軍事卷編審委員會和編審室,軍事科學院院長宋時輪擔任編審委員會主任,并明確由全軍共同完成這個任務?!盾娛戮怼纷鳛椤吨袊蟀倏迫珪返囊粋€學科,共兩卷,有25個分支學科,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人物是一個獨立學科。作為一部前所未有的國家級權威軍事工具書,對事件和人物的評價理應代表著官方定論,體現(xiàn)的是黨和國家的意志。因此,解放軍人物學科還沒出版就備受矚目,外界紛紛揣測書中會收錄介紹哪些人物,對一些重點人物又會如何評價,特別是哪些人可以稱之為“軍事家”,一直是學界和廣大讀者最為關注的。在編纂《軍事卷》過程中,編纂者對解放軍人物條目的撰寫、修改、審定和報批,特別是對概括評語的處理慎之又慎,經(jīng)歷了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
“軍事家”的界定
概括評語,是指辭書中人物條目釋文開篇帶評價性的話,是對人物的總體評價或基本評價,既要突出人物特點,又要體現(xiàn)思想性,起著提挈全篇的作用。解放軍人物條目的概括評語,是用簡明的語言,對人物一生軍事實踐活動的定性敘述。確定概括評語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和學術性很強的工作。究竟哪些人物堪稱“軍事家”?軍事科學院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編審室和該學科主編單位總政治部干部部共同組織,邀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等單位的有關同志,對此進行了反復討論,初步將解放軍人物條目的概括評語“軍事家”界定為:1.早年在講武堂、黃埔軍?;蛟谕鈬鴮W習軍事;有較長的軍事斗爭經(jīng)歷和豐富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并在大革命時期曾帶兵打仗,或參與領導革命武裝起義,或領導創(chuàng)建紅軍,或率國民黨軍起義有重大貢獻者。2.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組織指揮過重要戰(zhàn)役,有顯著戰(zhàn)績,并長期主要擔任軍隊高級領導職務,即先后任紅軍時期師、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旅(二級軍區(qū))、新四軍師(支隊)、解放戰(zhàn)爭時期軍(縱隊)的正軍職以上領導職務者。3.在我軍革命化、正規(guī)化、現(xiàn)代化建設中作出重要貢獻,并在紅軍時期擔任過團以上職務,建國后擔任過中共中央軍委常委、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委委員以上職務的中央軍委領導人。這三條標準,吸納了黨史軍史學界眾多專家學者的意見,涵蓋了我軍人物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特點,體現(xiàn)了實事求是的原則,具有鮮明的我軍特色。
上報中央軍委審定
當時,制定我軍“軍事家”的標準的一個重要參照是《蘇聯(lián)軍事百科全書》,其中現(xiàn)代蘇聯(lián)軍事人物中近90人稱“軍事家”。鑒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數(shù)量比蘇軍多,打仗時間比蘇軍長,因此,在總政治部和軍事科學院最初擬定的方案中,有100余位高級將領符合“軍事家”的標準。方案報軍委后,軍委領導同志提出了調(diào)整意見,要求進一步嚴格評定標準。據(jù)此,經(jīng)過再次研究論證,總政治部和軍事科學院最終上報的方案,將“軍事家”調(diào)整到約40人。1988年10月,根據(jù)總政治部和軍事科學院的上報方案,中央軍委常委會議討論了“關于大百科全書軍事卷我軍人物條目概括評語問題”,確定,冠以“軍事家”評語的,僅限以下33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葉挺、楊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云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權、彭雪楓、羅炳輝、林彪。1989年,《軍事卷》正式出版,11月30日,《解放軍報》刊登了一篇消息,《中央軍委確定33位軍事家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名列其中》,文中寫道:“在史詩般的中國人民革命戰(zhàn)爭中,涌現(xiàn)出多少運籌帷幄叱咤風云的軍事家?經(jīng)中央軍委確定,33人被冠以‘軍事家’的評語,載入最近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人物分冊》。”
對33位軍事家的解讀
33位軍事家一公布,立刻被國內(nèi)外廣泛關注。實質(zhì)上,“軍事家”包括了五位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即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楊尚昆、李先念;十大元帥和十大將,即1955年新中國首次實行軍銜制時,授元帥銜的十人和大將銜的十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犧牲的八位高級將領??梢钥吹剑败娛录摇笔且灶I袖、元帥和大將為主體,以大將資格以上為標準的,同時結(jié)合其軍事實踐。領袖、元帥和大將們的功勛舉世聞名,這里毋庸贅述。八位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獻身的軍事家中,葉挺是南昌起義主要領導人之一和新四軍首任軍長,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創(chuàng)建人;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高級指揮員、紅軍初創(chuàng)時期的軍長或政委;左權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員,彭雪楓、羅炳輝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和新四軍高級將領,他們創(chuàng)建和領導人民革命武裝、指揮軍團和兵團作戰(zhàn)功勛卓著,被列為軍事家是當之無愧的。
關于對林彪的評價問題
對于林彪是否收入軍事百科全書,對他又如何評價,一直是百科全書編纂者們研究的重點之一??傉倏迫珪庉嬍覐?983年下半年開始,將已編出的解放軍人物條目釋文,選送給一些老同志征求意見。黃克誠看了“林彪”條釋文后,專門與編輯室同志談了對這條釋文的意見。他說:“林彪在我軍歷史上是有名的指揮員之一,他后來犯了嚴重的罪行,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這是罪有應得。但是在評價他的整個歷史時,應當分為兩節(jié),一節(jié)是他在歷史上對黨和軍隊的發(fā)展,戰(zhàn)斗力提高,起過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后來他對黨、國家和軍隊的嚴重破壞,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后果。這樣,兩方面都寫明確,不含糊,才符合歷史事實?!彼岢?,“要按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用歷史學者的態(tài)度,來寫林彪的歷史,好的、壞的兩方面都寫,不要只寫一面?!?1988年,關于位列“軍事家”中最后一位的林彪,總政和軍事科學院在討論概括評語方案時,曾經(jīng)設置了兩案,一是寫“軍事家”,二是不寫概括評語,即不加定性的話,直接陳述條目內(nèi)容。最終,根據(jù)各方面的意見,總政在上報軍委的方案中,采取了第一案。在條目釋文中,在客觀介紹其軍事活動、軍事思想及貢獻的同時,也如實反映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所犯的罪行。
增補三位軍事家
1984年,在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的同時,為進一步適應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中央軍委決定編纂內(nèi)容更為廣泛、詳細的專業(yè)性軍事百科全書,并于1986年批準成立了由全軍各大單位領導人和有關專家、學者組成的編委會,負責領導該書的編纂工作。鄧小平非常支持這項工作,親筆題寫了《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的書名。對這次解放軍人物條目的概括評語問題,總政和軍科研究確定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是,堅持實事求是,突出軍事特色,注意統(tǒng)一平衡,與黨中央、中央軍委對有關歷史問題的結(jié)論和提法保持一致。同時還特別強調(diào)了一點,對于訃告、題詞、回憶錄、紀念文章中的有關評語只作參考,不作依據(jù)。根據(jù)《軍事卷》確定的“軍事家”標準,吸納出版后各方面的反饋意見,1994年7月,總政就解放軍人物條目概括評語方案的有關問題請示軍委,8月,軍委常委會議討論決定,增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高級指揮員、平江起義領導人黃公略、贛東北紅軍和蘇區(qū)創(chuàng)建人方志敏、陜北紅軍和蘇區(qū)創(chuàng)建人劉志丹三位軍事家。
從此,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光輝的發(fā)展歷史中,36位軍事家的累累戰(zhàn)功和傳奇人生屢屢被書寫傳頌,他們的名字燦若星辰,彪炳千古,成為鐫刻于歷史豐碑上的永恒記憶。
(編輯 楊琳)
(作者分別是軍事科學院軍事百科研究所所長;軍事百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