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聰
有人說童年是美好的,是自由的,是一片凈土,我贊同。只是現在的我已被繁重的學習任務壓得暈頭轉向,關于童年這本書,我無暇翻閱,任由時間將它塵封。
即使如此,我卻清晰地記得小時候的一棵榕樹。它好像很老了。大概有四五層樓高,頂著一個大大的綠冠,皺巴巴的樹皮將它粗壯的樹干包裹著,它的“胡須”垂了下來,像它的紗衣。遠遠地看,它就像一位戰(zhàn)士。
桃花盛開的時候,它也抽出了些許新芽,綠綠的、嫩嫩的。調皮的孩子們會圍著它做游戲,它只是站著,靜靜地。一時間,空氣中似乎飄浮著孩子們爽朗的笑聲,甜甜的。
驕陽似火,淳樸的村民們習慣午后聚在榕樹下邊,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自家的趣事。它努力地伸展自己的枝葉,為人們投下一片陰涼,就算自己的葉子已被太陽曬得失去水分,垂了下來。
黃色,是收獲的顏色,太陽卻是依舊不饒人地掛在天邊。放眼望去,田野里一片黃澄澄的。風一吹,稻苗像波浪一樣翻涌著。村民們彎著腰,低著頭,辛勤地勞作著。當人們挑著谷子經過這棵榕樹時,總會放下?lián)?,一手撐著腰,一手扶在樹身上,享受這片刻的陰涼。休息過后,他們挑著擔繼續(xù)上路。望著他們的背影,它也開心地舞動它的枝葉,發(fā)出“沙沙”的響聲,似乎在為這秋天喝彩。
入冬時,它的葉子漸漸地枯黃飄落,掉在地上,溫度漸漸地降低,它依舊筆直地站著,無聲。
不知何時,我注意到人們會將紅繩或者類似于紅碎布的物件纏繞在它身上,然后低著頭,說著心底的愿望。
我突然明白了:老榕樹久久地站在那兒,守著村子,不動搖。它盡自己所能幫助村民,它無怨無悔地背負著人們的期盼,寄托他們對親人的思念,這何嘗不是真善美的體現?
的確,如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好像當下的霧霾,模糊混濁,也許下一秒,你就可能被傷得遍體鱗傷。
可它教我要學會安靜地陪伴,感受他人因你存在的快樂;它教我伸展自己的翅膀,盡自己的力量為他人投下陰涼;它教我在別人無助的時候,給予他人肩膀,傳遞一份力量;它教我不受外界不良的干擾,守著自己的初心。
在遇到不幸的人和事時,我腦海中總會浮現那棵榕樹高大挺拔的身影,用它的聲音提醒我:要盡我的力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指導老師:楊露英)
這是一篇詠物散文,榕樹的堅韌無私給了“我”啟迪。通過描寫村民與榕樹的和諧相處,小作者把榕樹的精神和人生的感悟自然地結合,行文流暢,說理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