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長城.絕大多數(shù)人都想起中國的“萬里長城”。其實長城并非中國獨有,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長城存在。
我國在兩千多年前就開始修筑長城了。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萬里長城”基本是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guān),總長度為8851.8千米.自然天險2232.5千米。
十一世紀,為了防范契丹的進攻.高麗王朝修筑了一條西起鴨綠江下游,東達日本海,穿越蓋馬高原的群山,長達370多公里的石砌長城.被稱為朝鮮的“千里長城”。
1592年,印度齋普爾藩王在拉賈斯坦邦修建了一座美麗的宮殿琥珀宮,作為王國的首府。為了保證琥珀宮的安全.在周邊的山頭上,沿山脊修建了一條長城般的防御工事.把琥珀宮圍了起來。印度長城的規(guī)模比較小。但是由于從未遭受過戰(zhàn)火的侵害.這段印度長城成了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長城。
羅馬帝國修建了三個方向的長城.與自然障礙連接起來,用來防衛(wèi)“野蠻人”的進攻。他們在東方修建了拉真長城,連接多瑙河和德涅斯特河:在北方修建了一條長達550公里的日耳曼長城.連接萊茵河和多瑙河:在不列顛.先后修筑了哈德良長城和安東尼長城.它們都是從東海岸延伸到西海岸.橫貫全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