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心
雨花臺烈士壯麗的人生和英勇事跡,展示了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他們的偉大革命魂魄和不朽的崇高精神,支撐了自身不屈的軀體,成就了黨和人民的宏偉事業(yè),更為后世留下了一份極其寶貴的精神遺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恒久的典范價值。
為民造福是共產黨人崇高思想行為的基本動因和邏輯起點
支配雨花臺革命烈士英勇行為的是他們心中的偉大信仰,成就雨花臺革命烈士偉大人生的是以天下為己任的英勇斗爭,而崇高信仰的選擇和確立,英勇奮斗的動力和實踐,均來源于他們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責任擔當。犧牲在雨花臺的共產黨人,無論出身富家還是家境貧寒,無論是擔任黨的重要領導職務還是普通黨員,熱愛人民、解救人民、造福人民是他們投身革命、選擇信仰、奮斗犧牲的緣起和動因。
變革舊制度,救民于水火,徹底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是近代以來中國先進分子的一個重要思想特征,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民本思想的傳承,也是近代以來實現民族復興的使命。毛澤東同志撰寫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把“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們”界定為人民英雄,就是對包括共產黨人在內的近代以來的先進分子偉大業(yè)績和精神本質的高度概括。
雨花臺革命烈士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但考察他們的生平,就會發(fā)現他們都有濃厚的民本思想。這種思想,既得益于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更來源于他們自身的生活體驗和對當時社會的觀察。心中裝著人民,革命充滿自覺,人民成為雨花臺烈士英勇奮斗的終極理由。視人民為父母,使共產黨人的奮斗和中國革命的宏偉事業(yè)充滿人性的溫度。
1949年7月,毛澤東為解放軍總部編撰的《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三年戰(zhàn)績》大型畫冊題字“人民的勝利”,道出了中國革命勝利的根由。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蘇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要善于發(fā)揮榜樣的力量,堅守前進方向,堅守理想信念,堅守正義良知。對共產黨人來說,這個正義良知,就是人民的尊嚴和幸福。雨花臺烈士的英勇事跡昭示我們,心中裝著人民,為謀求人民的幸福,尋找正確道路,確立崇高理想,英勇奮斗犧牲,就是共產黨人的思想邏輯和行為邏輯,只有把這個起點找到、找準,共產黨人的人生軌跡才能不發(fā)生偏差,黨的事業(yè)才能無往而不勝。
崇高信仰真實不虛而充滿力量
崇高的信仰是否存在,它能不能轉化為堅強的意志和強大的精神力量?雨花臺烈士以他們的奮斗犧牲給歷史、給人們提供了無可辯駁的正面答案。
信仰不是靈感,更不是空穴來風,它是通過實實在在的探索和比較獲得并建立的??v觀雨花臺烈士的生平,可以發(fā)現,他們中的不少人從青少年在校學習期間,就開始接觸當時各種改造社會的思想,更多的則參加了當時風起云涌的工農運動,在學習、實踐和比較中認識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其中中共南京地委書記謝文錦、中共河南省委書記許包野和施滉等,則是在國外讀書時,通過學習、考察和思考,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信徒。馬克思主義關于消滅剝削、實現人類共同幸福、勞工神圣的理論和十月革命的道路,契合他們改造中國社會,造福中國人民的志向,為他們認識世界,改造社會提供了批判的武器,指明了前行的路徑,增強了必勝的信心,從而使他們甘愿集合在共產主義的旗幟下,為了心中的理想英勇奮斗。惲代英曾經對妻子沈葆秀說過,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視王侯如糞土,視富貴如浮云,我們要安貧樂道,這個道就是共產主義的理想,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我們情愿吃苦,我們今天吃苦,就是為了我們的后一代能夠享福。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理想信仰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仰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仰,或者理想信仰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庇昊ㄅ_烈士的英勇事跡昭示我們,革命者的信仰是真實的,它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實現宏偉事業(yè),成就壯麗人生,需要崇高信仰的指引和支撐,而真正的信仰必然會轉化為堅定的立場、不屈的意志和無窮的力量。
竭誠犧牲是忠誠于黨的保證
在共產黨人的字典中,忠誠是和犧牲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唯忠誠方能犧牲,唯犧牲真見忠誠。共產黨人從參加革命那天起,就面臨著個人利益和革命事業(yè)需要之間的種種現實考驗。面對有革命就會有犧牲這樣人生最嚴峻的考驗,還有許許多多利益上的考量和取舍,正是在這樣的考驗中,方能彰顯出共產黨人對革命、對人民、對黨的忠誠。
秉持忠誠,他們犧牲了個人的前途。雨花臺烈士中有不少人接受過高等教育,這些人大多具備謀生發(fā)展的資本和良好的生活前景,無論是發(fā)揚祖業(yè)還是改變命運,他們都占據了優(yōu)勢的位置。最終,他們都沒有把學歷作為進身致富的階梯,而是選擇了充滿荊棘的革命道路。呂惠生烈士下面這段話,充分代表了這些先進分子的心聲:“我是一個人,而且是一個受了社會高深教養(yǎng)的知識分子。當國家民族空前困難,且是國家民族空前轉變,將要揚棄一切壞的東西,變成一個嶄新的萬世幸福光明的局面的時候,我能不盡心竭力地擔負起我人民一分子的歷史使命嗎?我是一定要擔負起的!”一個堅定的共產黨員的精神世界中,竭誠犧牲是必不可少的內涵,怕失去、怕吃虧、怕犧牲不可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沖鋒陷陣,不可能忠貞不渝,革命到底,戰(zhàn)斗到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無私才能無畏,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他說:“革命戰(zhàn)爭年代,檢驗一個干部理想信念堅定不堅定,就看他能不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舍生忘死,能不能沖鋒號一響立即沖上去。”雨花臺烈士的英勇事跡昭示我們,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靠犧牲成就,共產黨人的忠誠靠犧牲保證,只有不怕犧牲,甘于犧牲,才能做到危急關頭挺得住,關鍵時刻站得出,嚴峻考驗經得起,才能保證黨的事業(yè)的航船乘風破浪駛向勝利彼岸,才能無愧于共產黨人的光榮名稱。
慨然擔當是先鋒隊的內在要求和顯著標志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先鋒隊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站在時代的前列、站在人民的前列,站在斗爭的前列。雨花臺烈士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在波瀾壯闊的革命中勇立潮頭,在腥風血雨的環(huán)境中砥柱中流,堪稱時代的先鋒、革命的先鋒,他們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對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擔當。
他們敏感于時代的變化,參與了改造舊中國建設新中國道路的探索和追尋。雨花臺烈士,尤其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入黨的那部分共產黨員,他們首先是當時探求改造社會,改變人民命運眾多先進分子中的重要成員,參與了研究、引進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過程,參與了“五四”前后的學生運動和工農運動。他們致力于黨的事業(yè),是黨在那個時期的重要骨干。這些革命戰(zhàn)士,一旦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加入中國共產黨,就始終站在黨的事業(yè)的前沿,挺身而出,勇挑重擔。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敢于擔當是好干部的重要標準,是黨的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有多大的擔當才能干多大的事業(yè)。雨花臺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昭示我們,慨然擔當是共產黨人的本色和本分,只有勇立潮頭,沖鋒在前,才能不斷開辟黨和人民事業(yè)的新境界,只有忠誠履職,不辱使命,才能把偉大的夢想變?yōu)槊利惖默F實。
(作者系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副主任)
責任編輯:李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