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莫里斯·安杰爾出生于英國倫敦,小時候家境不好。為了謀生,高中畢業(yè)后,安杰爾開始在倫敦戲院區(qū)的中心——萊斯特廣場售賣二手戲服。
時間一長,安杰爾和那里的很多群眾演員混得很熟,于是他就向他們出租自己的戲服。雖然這些戲服是安杰爾通過各種渠道買的二手貨,不但顏色不好,而且款式也不怎么新穎,但安杰爾買的戲服價格很便宜,所以他租給那些群眾演員時,價格也非常低。更重要的是,這些群眾演員穿上他的戲服后,比穿上普通衣服加入到劇組的機會大得多。因此,安杰爾的生意非常紅火。
20世紀(jì)30年代末,隨著英國電影產(chǎn)業(yè)的急劇擴張,再加上需要戲服的群眾演員越來越多,敏銳的安杰爾嗅到了這一商機,他于1940年在倫敦創(chuàng)辦了一家名為“天使的服裝”的公司,專門出租各種戲服。
為了能將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強,安杰爾清醒地認(rèn)識到,由于電影里的人物多種多樣,不分國家和地區(qū),所以自己的公司也要緊跟潮流,除了要準(zhǔn)備各個國家的樣式各異的軍裝外,公司還做了一些時尚的燕尾服,美觀大方的細(xì)條紋西裝,嬉皮士風(fēng)格的服飾以及羅馬帝國時期的盔甲等。
這么多戲服如何保存也是一件難事。為了將戲服保存得像新的一樣,安杰爾嚴(yán)格控制戲服貯藏室的溫度,并且每兩個月對這些戲服進(jìn)行一次保養(yǎng)。
安杰爾的努力沒多久就得到了回報。當(dāng)時,一個劇組千尋萬找的一套戲服終于在安杰爾的公司找到,劇組導(dǎo)演當(dāng)場承諾,以后劇組所需的戲服全由“天使的服裝”公司來提供。這一結(jié)果讓安杰爾喜出望外。
隨著公司生意越做越大,安杰爾已不滿足于僅僅出租戲服,他開始聘請一些知名服裝設(shè)計師來到自己的公司,針對客戶的需求,設(shè)計出屬于自己品牌的戲服。
隨著“天使的服裝”公司的名氣越來越大,許多劇組慕名找到安杰爾,表達(dá)想與他合作的愿望。由于安杰爾公司提供的戲服不僅款式新穎,而且美觀大方,在許多電影里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終于,在1948年版的《哈姆雷特》中,“天使的服裝”公司第一次榮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shè)計獎,捧回了一座小金人。
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在此后的幾十年里,“天使的服裝”公司相繼37次獲得該獎項,一時間風(fēng)頭無人能及。在許多我們熟悉的電影里——《哈利·波特》《泰坦尼克號》《星球大戰(zhàn)》《了不起的蓋茨比》等,都有“天使的服裝”的影子。
如今,許多好萊塢明星都以能到“天使的服裝”公司參觀為莫大的榮幸,而這家公司設(shè)計的光彩奪目的戲服,甚至還影響到時下的穿衣風(fēng)尚,成為服裝界的風(fēng)向標(biāo)。
從一個賣二手貨戲服的小商販,到拿過37座奧斯卡小金人的著名戲服公司的老總,安杰爾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再小再微不足道的生意,只要努力,也有做大做強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