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倫超 佟志明 趙帥 王海峰 宋堅
摘要: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是海膽中經濟價值較高的一種,因其性腺品質較高,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然而,其生長發(fā)育卻極易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這也就制約了海刺猬人工養(yǎng)殖的開展。在適溫(18.5~23.6℃)條件下,對41‰、38‰、35‰、32‰、29‰、26‰、23‰、20‰、17‰九個鹽度下,海刺猬的活力、攝食和存活狀況進行了初步的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表明,鹽度會對海刺猬的活力、攝食和存活產生影響。在鹽度為29‰、32‰、35‰組中海刺猬的狀態(tài)良好,活力較強;鹽度過高或過低,都會抑制海刺猬的攝食。而在出現死亡的各組中,高鹽度組(38‰、41‰)出現死亡現象的時間早于低鹽組(17‰),同時其存活率低于低鹽組。因此,相對于高鹽度來說,海刺猬具有一定的低鹽耐受力。研究表明,在適溫(18.5~23.6℃)條件下,海刺猬的最適鹽度為29‰~32‰。
關鍵詞:海刺猬;鹽度;活力;攝食;存活
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屬棘皮動物門、游在亞門、海膽綱、正興目、疣海膽科,目前,主要生長在我國黃海及日本海的局部海域。由于其性腺品質較高,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因此,海刺猬的養(yǎng)殖已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然而,其生長發(fā)育卻極易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在其現有的養(yǎng)殖模式中,環(huán)境因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環(huán)境因子包括水溫、鹽度、光照、餌料等。在這些環(huán)境因子中,鹽度作為一個重要的水質環(huán)境因子影響著海膽的攝食和繁育,同時鹽度作為海水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海膽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能夠影響海膽的存活及攝食狀況。然而不同海域海水的鹽度有所差異,這就限制了海刺猬的養(yǎng)殖推廣。因此,培育出鹽度耐受性強的海刺猬,可以擴大海膽的養(yǎng)殖面積,同時降低海膽?zhàn)B殖的成本,提高海膽?zhàn)B殖的經濟效益。本實驗擬通過評估海刺猬(G.crenularis)對鹽度的耐受范圍,對海刺猬的攝食程度,管足活力以及海膽存活率3個指標進行監(jiān)測,旨在為海刺猬的養(yǎng)殖繁育提供指導。
1 實驗材料
本實驗所用海刺猬為農業(yè)部北方海水增養(yǎng)殖重點實驗室養(yǎng)殖二年齡海膽,從中選取殼徑130mm,個體健壯的海刺猬180枚進行實驗。
2 實驗方法
實驗設置9個鹽度梯度由高到低依次為41‰、38‰、35‰、32‰、29‰、26‰、23‰、20‰、17‰,每個鹽度梯度下設置兩個重復組。鹽度32‰組與實際養(yǎng)殖海水鹽度相同,設為對照組,高鹽組采用向大連海域自然海水中投放不同量的海水晶實現。實驗開始后,以每6h升高3個鹽度的方式實現所需鹽度,最高組鹽度為41‰;低鹽組采用向大連海域自然海水中注入充分曝氣的淡水,并以每6h降低3個鹽度的方式實現所需鹽度,最低組調低至17‰。每3天換水1/2,強充氣,投喂足量的海帶。
養(yǎng)殖密度設置,每個鹽度梯度下隨機選出20枚海膽,并將其均為兩個平行組,即每個實驗單元10枚海膽,并將其置于70L的獨立養(yǎng)殖水槽中。實驗觀測指標在完成所有鹽度梯度設置后一天內,每隔3h觀測一次海刺猬的狀態(tài)并記錄,通過觀察其管足狀態(tài)及附著情況判斷海膽的活力;通過觀察其餌料攝食情況及糞便多少判斷海膽的攝食狀況;通過觀察其存活個數計算其存活率,實驗持續(xù)7d。實驗期間,溫度的變化范圍為18.5~23.6℃。
存活率的計算方法如下:存活率一存活個體數/實驗海膽數×100%
3 結果與分析
3.1 海刺猬活力變化
實驗選用狀態(tài)良好活力強的海刺猬,7d內海刺猬活力變化如表1。
3.2 海刺猬攝食變化
實驗選用狀態(tài)良好活力強的海刺猬,7d內海刺猬攝食變化如表2。
3.3 海刺猬存活率
實驗選用狀態(tài)良好活力強的海刺猬,7d內海刺猬存活情況如表3。
4 結論與建議
由實驗可知,在18.5~24℃的溫度區(qū)間內,不同的鹽度對海刺猬的活力、攝食和存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4.1 不同鹽度對海刺猬活力的影響
在鹽度17‰、38‰和41‰組中,最后均有死亡現象,尤其41‰組中海膽全部死亡,說明海刺猬對高鹽度的耐受力較差;而在其他六組則無死亡現象。在鹽度為23‰和26‰組中,海刺猬的活力較差,附著能力也較弱。而在鹽度為29‰、32‰、35‰組中海刺猬的狀態(tài)良好,活力較強。
4.2 不同鹽度對海刺猬攝食的影響
實驗表明,在鹽度為29‰、32‰組中,在實驗的開始階段均出現明顯的食痕與糞便,并持續(xù)到實驗結束,說明在這兩個鹽度下,海刺猬可以正常攝食;而在鹽度23‰組中,在實驗的開始階段未發(fā)現食痕,直到120h以后才開始少量攝食;鹽度26‰和35‰組中,整個實驗過程中均有食痕和糞便,說明在這兩個鹽度下兩組海刺猬一直有攝食發(fā)生,而相對于鹽度26組,鹽度為35組的海刺猬攝食量較大。而在鹽度為12‰、20‰、38‰、41‰組中,海刺猬均未出現攝食,即實驗的各時間段,均未發(fā)現食痕與糞便。這就表明,鹽度過高或過低,都會抑制海刺猬的攝食情況。
本研究表明,不同鹽度會對海刺猬的攝食產生影響,因此,在養(yǎng)殖中要時刻關注養(yǎng)殖海水的鹽度變化,并保持在最適鹽度。
4.3 不同鹽度對海刺猬存活的影響
出現死亡的只有鹽度為17‰、38‰和41‰的三組,其中在鹽度為38‰、41‰組中,在實驗進行72h時就開始出現死亡,早于低鹽17‰組的120h。并且高鹽度組的存活率也低于低鹽組,在高鹽組41‰中,其海刺猬全部死亡。這就說明,海刺猬相對于高鹽度來說,具有一定的低鹽耐受力。
本研究表明,鹽度的變化會使海刺猬的活動能力減弱,從而影響了其攝食的能力,進而導致了海膽的死亡。這與常亞青等的研究結果相同,報道了低鹽度海水和餌料對中間球海膽的影響;本實驗表明在溫度區(qū)間18.5~24℃的條件下,海刺猬耐低鹽能力要優(yōu)于耐高鹽能力。這與馬福恒等研究了鹽度和溫度對中間球海膽攝食與存活的影響結果相似。而在本實驗兩個組中鹽度在29‰和32‰組的海刺猬均可正常攝食并且狀態(tài)良好。因此在水溫為18.5~24℃的養(yǎng)殖環(huán)境中海刺猬最適鹽度為29‰~32‰。
(收稿日期: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