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玉純
里約奧運會的熱鬧已經(jīng)揮手成為昨日黃花,關(guān)于興奮劑的各種傳言還甚囂塵上。作為旁觀者的我看到各種媒體的相關(guān)報道,突然想起兩句話。一句是法國作家雨果說的,“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yōu)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惡與善并存,光明與黑暗相共”。另一句是德國人馬克思說的,“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芜_到的目的,不是正當(dāng)?shù)哪康摹薄?/p>
興奮劑確實不是一種好東西,它就像幽靈一樣在各種比賽場合忽隱忽現(xiàn),讓少數(shù)人為之鋌而走險,最終落下人生污點。 人們希望看到干凈而且純粹的體育比賽,如果只怪興奮劑污染了賽場,那是不公正的,那是舍本求末。興奮劑畢竟只是一種藥物,如果人不去吃它,藥是不會自己主動找上門來害人的。歸根到底還是人的問題,只有那些為了名譽、金錢、地位而不擇手段的人,才會背地里與興奮劑勾勾搭搭,做出違反體育道德的事。
人們習(xí)慣把那些使用興奮劑的運動員稱為騙子,我覺得這種叫法恰如其分,騙取成績,騙取榮譽,甚至騙取全世界的關(guān)注,與平時常見的騙財騙色有什么區(qū)別嗎?這些騙子首先直接傷害了那些清白的運動員,別人憑實力在運動場上為了心中的目標揮汗如雨,騙子卻靠藥物幫助摘走了本該別人收獲的果子,甚至讓人兩手空空結(jié)束運動生涯,何等殘酷。其次,直接傷害了關(guān)心支持體育運動的人們,被騙的感覺總是讓人刻骨銘心,如果監(jiān)管不力,任由興奮劑泛濫,真擔(dān)心人們會對體育競賽逐漸從不信任到冷漠乃至最后放棄。至于對現(xiàn)代社會誠信體系造成的影響,那就更加深遠了。
有病就要看病吃藥,有騙子就要嚴厲打擊。近幾年來,“純潔體育對興奮劑說‘不”已經(jīng)成為各國體育組織的共識,但個別團體和個別運動員為了一時之利或者一己之私,還在小范圍內(nèi)偷偷摸摸地使用違禁藥物,哪怕最終成績被取消、獎牌被收回,也在所不惜,反興奮劑要出現(xiàn)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還須時日。不讓興奮劑污染賽場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首先要從教育抓起,讓沾興奮劑可恥的理念深深扎根在運動員和教練員心中,體現(xiàn)在體育組織的日常訓(xùn)練管理工作之中。其次要不斷研究高科技檢驗裝備,讓那些服用了禁藥的運動員無處可逃。三是要加大懲處力度,對那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小團體和個別運動員從嚴處罰,讓他們痛到以后不敢為,而不是“痛并快樂著”。
俗話說得好,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體育何嘗不是金杯銀杯不如純潔的口碑!但愿在不久的將來,體育賽場真正遠離興奮劑,各國運動員都憑實力,在賽場上公平追逐那閃光的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