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時期,他就立志“為了中華之崛起”而發(fā)憤讀書;他一生勤勤懇懇、嘔心瀝血;他嚴于律己,只求奉獻、不思回報;他為自己立下的座右銘是“活到老,學(xué)到老,改造到老”……這樣一個優(yōu)秀、品格高尚的人,朋友眼中的他又是什么樣的呢?
早年周恩來(左二)和其入黨介紹人張申府(右一)等人在柏林萬賽湖劃船。張申府回憶說:“周恩來當時在巴黎積極從事革命活動,英俊瀟灑,才華橫溢,工作勤奮,團結(jié)同志,在留學(xué)生中有極高的威信。”
1946年,周恩來和美國總統(tǒng)特使馬歇爾等人合影。馬歇爾說:“我認為國民黨內(nèi)找不出像周恩來這樣精明,這樣學(xué)識淵博,這么堅韌強硬的人了?!?/p>
1946年,周恩來在南京會見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司徒雷登評價周恩來“頭腦機敏,擁有無窮的人格魅力”。
1954年,周恩來在日內(nèi)瓦國際會議期間。聯(lián)合國前秘書長哈馬含爾德說:“與周恩來相比,我們簡直就是野蠻人?!?/p>
1950年,周恩來、劉少奇等人在宋慶齡家中。宋慶齡談到周恩來時說:“老百姓吃什么,他吃什么。工作的時候,他一般都和下級、包括級別最低的同志一起在食堂里吃飯,他的衣服往往是穿破了還打上補丁……”
1957年,周恩來、鄧穎超會見女演員們,受到她們的熱情歡迎。其中一個演員說:“我這舊社會的苦命孩子,全是在周總理教導(dǎo)、培養(yǎng)下,懂得了一點革命道理,走上了革命道路?!?/p>
1958年2月,周恩來訪問朝鮮,抵達平壤時受到金日成的歡迎。1976年1月8日,周總理逝世,當時金日成準備動眼疾手術(shù)。但因眼睛哭紅,手術(shù)不得不推遲。
1965年,周恩來歡迎李宗仁回國。李宗仁回憶說:“周恩來作為國共和談的首席代表,高瞻遠矚,立地生輝……僅以有這樣的杰出領(lǐng)袖人物來看,中國共產(chǎn)黨的勝利,也是天經(jīng)地義的!”
1971年,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華,周恩來會見美國代表團團長。美國國務(wù)卿基辛格說:“周恩來聰慧過人,機巧敏捷,他在我們討論之際,輕而易舉地就點破了我們新關(guān)系的實質(zhì),似乎除此之外別無明智的選擇?!?/p>
1972年,周恩來陪同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等人參觀。尼克松評價:“他沒有架子,但卻很沉著堅強。他通過他優(yōu)雅的舉止和挺立而又輕松的姿態(tài)顯示出巨大的魅力?!?/p>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田中角榮在會談后回憶了周總理給他的印象:“軀如楊柳搖微風,心似巨巖碎大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