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下,中學英語課堂教學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新課改指出,素質教育階段教師應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不斷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更新教學方法,致力于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的同時,增強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然而現(xiàn)階段我國大多數(shù)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然成為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本文即對當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有效性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當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模式相對滯后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shù)高中教師的英語教學方法仍停留在“填鴨式”的層面,只注重對學生讀寫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過分強調對英語基礎知識技巧的掌握,而忽視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知識靈活應用的能力。這樣的方法極易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使教師的教學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2.師生之間缺少互動交流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然而,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大多數(shù)高中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僅僅采取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師生之間仍舊維持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此外,高中生自尊心較強,加之受過去“師尊”觀念的束縛,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堂上遇到一些不懂的知識點時不敢公然向老師提出問題,師生之間缺乏在課堂上互動交流的機會,不僅不利于活躍課堂氣氛,還會增大學生的心理壓力,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
3.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機會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有親自探索,自主思考,才能印象深刻。然而大多數(shù)高中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都忽略了這一點,僅僅為完成教學任務而盲目進行英語教材知識的孤立講解,一味將大量的英語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也沒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機會。學生被動接受學習,這種機械的記憶英語知識的方式極易導致學生出現(xiàn)“邊學邊忘”的現(xiàn)象,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不利于提升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二、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為有效課堂教學導航
高中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不斷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善于改進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并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設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便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增強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高中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加強對學生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況的了解,結合學生實際,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增進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從活動教學中真正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并深刻掌握相關的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
高中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不斷改變教學模式,善于創(chuàng)設一些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并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機會和空間,以便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通過問題情境掌握并靈活運用相關的英語知識,從而促進教師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結語
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有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善于組織多樣化的學習活動,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機會,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曾金屬.關于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赤子(中旬),2013(11).
[2]鄭國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探析[J].英語廣場,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