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智
一場大水后,只有兩個人得以幸存。他們在洪水到來前的最后一刻,爬上了最高的一棵樹。甲逃難時帶走了家里的干糧,乙?guī)ё吡思依锏慕鹪獙?。后來,乙餓死了,甲堅持到最后,撿起元寶返回地面。
在一定的處境下,窩頭比元寶更金貴。
明朝馮夢龍《古今譚概》里說“俗語云:龍居水淺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庇钟兴自捲疲骸奥淦堑镍P凰不如雞”。事實就是如此。看現(xiàn)實生活中,多少干部在任時,有著雄才大略的英武,有著風(fēng)流倜儻的俊逸,調(diào)兵遣將,指揮若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一旦退居二線,面容也萎縮,行動也遲緩,提著籠子架著鳥,馬路之上靠邊站。不是他沒有才華了,而是沒有施展的地方了。
人得其所,這是人生的關(guān)鍵。
劉備算得上是《三國演義》中的英雄,有用武之義,有用武之氣,有用武之才,但無用武之地,正是諸葛亮的隆中對策,指出了以西川為用武之地的策略,切中要害,從此讓劉備一步一步壯大起來。再退一步講,如果劉備安于“販屨織席為業(yè)”,張飛安于“賣酒屠豬”,關(guān)羽安于“推車挑擔(dān)”,沒有結(jié)義后的以天下為自己用武之地的抱負(fù),也就沒有了這段波瀾壯闊的三國歷史了。
何謂明智?知人者明,自知者智。正如真理和謬誤只是一步之遙一樣,天才和垃圾也是一步之遙。每個人,在有了知識和技能儲備以后,下一步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對了位置就是天才,找不對地方就只能如同垃圾。
有個“漂母飯信”的故事:韓信年輕時,家里很窮,經(jīng)常吃蹭飯。有很多婦女在河邊漂洗絲紗,有位老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勻出自己的飯給韓信吃。韓信感激地對這位老大娘說:“達(dá)志以后,一定要重重地報答您老人家!”誰知這位老人非常生氣:“你作為男子漢,居然不能養(yǎng)活自己!我是看著你可憐才給你飯吃的,誰指望你報答???”就是這位養(yǎng)活不了自己的韓信,卻有著杰出的軍事才能,“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找對了處所,就是一個將軍。找不對處所,就是一個流浪漢。
刨除有意而為的因素,姜子牙如果遇不到文王,或許以后只能是一個垂釣的隱士。同樣,如果劉備一顧茅廬就摔門離去,或許諸葛亮以后就真得做一輩子布衣而“躬耕隴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