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能夠順利地度過,與各自的性格特征有很大的關(guān)系。一般來說,成熟型和安樂型的老年人,能夠正確選擇和對待晚年生活,用各種方式如上老年大學、參加社會活動和體育活動來充實自己的晚年生活,而且基本上能夠科學地安排自己的養(yǎng)生保健。防御型和易怒型的老年人,由于不服老,傾向于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活動和工作,往往容易超越現(xiàn)實的身體能量,不利于老年生活。自責型的老年人,對各種外部信息刺激都表現(xiàn)得淡漠而沒有情趣,沒有興致,最終會導致自我封閉,難于與外界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
成熟型
老人有人生智慧,感到自己的一生收獲不少,是有成就的一生,在離退休時心安理得,毫無牽掛,理解現(xiàn)實,并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現(xiàn)實,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對家庭及社會中的人際關(guān)系感到滿意,有充實感,關(guān)心面廣,面向未來,坦然接受老年生活,順其自然,十分珍惜每一天,對未來的生活并不感到苦惱。
安樂型
老人也能夠接受退休的生活現(xiàn)狀,心態(tài)上十分悠閑自得,而且對自己目前的處境比較適應,基本上能夠把自己照顧好,安享老年生活。不過,這樣的老人不太喜歡參與社會事務,社交生活圈較為狹窄,也容易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寄托在別人身上,無論在精神和物質(zhì)上都在期待別人的援助。
防御型
老人對感到恐怖、苦惱的事情,都用強烈的防御機制來應對,不愿別人認為自己老了,沒用了,自己也不服老,也不承認自己老,不信任別人,只相信自己,凡事事必躬親。所以總是忙碌不已,不讓自己有空閑時間,用不停的繁忙活動來回避、抑制自己對衰老和死亡的恐懼,或者從別人需要自己的不停忙碌中產(chǎn)生成就感,借以慰藉年老所帶來的失落感。
易怒型
老人很難接受老年的來臨,對未能達到人生的目標產(chǎn)生怨恨和絕望情緒,并將其原因歸罪于別人,非難別人,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不滿,對人心懷怨恨,憤怒的矛頭多指向他人,常采取批評、指責的溝通方式,常有滿肚子的怨氣,將朋友、家人當作出氣筒,總認為大家都對不起他。自尋苦惱,自我閉塞。對死亡有較強的恐怖感,怨恨和嫉妒他人,有時甚至表現(xiàn)出敵意。
自責型
老人也有不滿,但他們是指向自己的。他們瞧不起自己,常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憤怒攻擊的矛頭指向自己,把自己的一生看成是失敗的一生,把失敗的原因歸罪于自己,責備自己。他們悲觀地面對老年生活,認為自己沒有用,到老了又成為家人的累贅,自己活著也失去意義,認為死亡反而是一種解脫,有時甚至會產(chǎn)生老年憂郁癥狀或自殺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