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官權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校和家庭是一對教育者?!奔议L會是班主任老師和家長們交流信息、增進理解、加強互動的重要渠道,一次成功的家長會,不僅能促進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也有利于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指責。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母親十分害怕開家長會,因為從幼兒園到初中,每次開家長會,老師總會把自己的孩子形容成“多動癥、傻子、白癡……”,并說他“不可救藥”。這位母親很傷心。她不想傷害自己不太聰明的孩子,每次開完家長會,看著孩子害怕、恐懼的眼神,母親總會說:“老師說你這學期進步很大!以前你在座位上坐不了一分鐘,現(xiàn)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我,因為你的進步最大?!薄袄蠋煂δ愠錆M信心。她說只要你再細心一點,就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孩子沒有想到老師會夸自己,從此學習更加努力,進步很快。母親就這樣用善意的謊言鼓勵自己不太聰明的孩子考上了大學。這個故事是教育者的悲哀。為什么鼓勵出自于母親而不是教育者?為什么我們要吝惜自己的鼓勵,而熱衷于批評、指責呢?“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如果在每一次家長會上,班主任都能指出每個孩子哪怕一點點的優(yōu)點和進步,讓家長抱暖而歸,效果恐怕會大不相同。至于個別學生的突出毛病,會后個別交流不是更好一些嗎?
多一些內容,少一些形式?,F(xiàn)實中,不少老師把家長會當成告狀會、指責會、批評會,家長們提心吊膽地來、愁眉苦臉地歸,于是家長會變成了學生的“受難日”。其實,大可不必。相比于空洞的說教和指責,孩子們在學校發(fā)生的故事無疑更為家長所關心和接受,警示和教育的作用也更加明顯。因此,班主任平時要多留心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細節(jié),在開家長會之前精心策劃、準備,把要表達的意思融入一個個小故事中去,越具體越可信,家長們越愛聽。在家長會上,班主任不僅要匯報學生的成績,更應該提醒家長們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包括品德言行、綜合素質,不僅要展示學生的作業(yè)本、周記本、試卷,還應該展示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例、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讓家長們更直觀地感受到孩子們的成長和進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也需要表達出來,尤其要以適當?shù)姆绞阶尲议L們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愛,這樣能讓家長從感情上與教師更貼近,更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更加自覺自愿地配合學校的工作,使家校關系更和諧。
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表揚作為一種正向激勵,具有引領方向的作用。班主任一定不要吝嗇表揚,即便是面對學生家長。有一次開家長會,筆者正在發(fā)言,有兩位留守孩子的爺爺一邊抽煙一邊竊竊私語,一位大姐的手機突然鈴聲大作,一時間所有家長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筆者微微一笑,順勢說道:“人家都說咱班孩子乖巧、守紀律,其實不是老師教得好,而是咱班家長素質好,給孩子做出了榜樣,感謝大家如此專注地聽我發(fā)言……”話音未落,兩位爺爺馬上把煙掐滅,扔進了垃圾桶,很多家長都掏出手機調成震動,有的干脆直接關機。這樣的處理,既避免了尷尬,又營造了良好的會場氛圍。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所以每個孩子都要有受表揚的機會。表揚孩子就是表揚家長,讓每個家長都得到表揚,這樣的家長會,孩子還會害怕嗎,家長還怕參加嗎?
多一些指導,少一些說教。一些班主任往往把家長會變成說教會、訴苦會,極力渲染自己管理班級如何辛苦,更有甚者,半天進不到主題中,使人生厭。家長會,除了簡單匯報班級的學習進度、日程管理等情況外,更應該給不是教育工作者的家長們以科學的指導。隔行如隔山,特別是農村學校,留守兒童居多,作為隔代監(jiān)管的家長(爺爺奶奶),對于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特別是在輔導孩子學習上,面臨很多困惑,需要教師根據(jù)學年段的特點及要求,給予科學的指導和幫助。
(作者單位:??悼h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