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
摘要 介紹宣城市圣女果大棚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包括茬口安排、育苗、移栽、田間管理、采收等方面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圣女果;栽培技術;高產;安徽宣城
中圖分類號 S6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6-0088-01
圣女果,是臺灣常規(guī)育成的一個番茄品種。2010年在宣城市宣州區(qū)沈村鎮(zhèn)試種,2013—2015年在澄江辦事處蔬菜種植大戶進行冬季大棚試種并推廣,主要推廣品種是夏星(紅色圣女果)、金妃(黃色圣女果),經濟效益高,平均產量可達75 t/hm2,高產田塊可達97.5 t/hm2。圣女果耐貯運、抗病性強,深受消費者喜愛。
1 茬口安排
宣城市冬季大棚栽培要在10月下旬播種育苗,11月下旬選苗假植,12月下旬在大棚里定植,次年4—6月收獲。
2 培育選苗,實行高起點栽培
2.1 浸種消毒催芽
浸種前先曬種1~2 d,然后用紗布包好,置于15%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10~20 min,取出,沖洗干凈,置于溫水中浸泡6 h,取出洗凈,用濕紗布包好,以利于保濕。于25 ℃左右催芽,露白后播種[1-3]。用種量300 g/hm2。
2.2 播種和播后管理
先將準備好的苗床澆水,待水滲下2~3 h后,將種子均勻分粒擺播,再覆蓋0.5 cm厚的營養(yǎng)土(50%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0%未種過茄科作物的肥沃土壤,播前7~10 d拌勻過篩,拌施過磷酸鈣5 kg/m3,噴灑多菌靈消毒)[1-3]。育苗床用種量為3~5 g/m2,1 hm2定植面積需120~150 m2育苗床。播后覆蓋地膜保溫保濕,出苗后立即揭膜,以防徒長。
2.3 選苗假植
在幼苗2葉1心時,于晴天傍晚進行假植,所選苗木要求健壯無病蟲害,并且要求帶肥、帶藥、帶土假植,假植苗床與育苗床相同,假植后澆定根水[1-3]。
2.4 防止苗期病害,控制徒長
猝倒病、早疫病,可用絡銨銅或綠亨2號防治,每7~10 d噴1次,連用2~3次。幼苗假植成活后定植前,噴比久1 500 倍液,或澆灑矮壯素300 mg/kg,可增加葉色,抑制徒長。若苗木長勢過旺,3周后再噴澆1次[1-3]。
3 整地搭棚施基肥,合理密植
種植定植前要選擇通風向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前茬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砂壤土田塊進行深翻,施足基肥,并配施磷、鉀肥,可施腐熟雞糞30 t/hm2、過磷酸鈣1.5 t/hm2、硫酸鉀450 kg/hm2,然后做畦,畦凈寬120 cm、高20 cm,溝寬40 cm。并搭4 m高的大棚,當幼苗長至4~5片真葉時即可在大棚內定植,采用地膜覆蓋,每畦實行雙行種植,株距40 cm,定植后要在大棚內搭小拱棚,這樣可使棚內溫度升高,做到保溫保苗,到次年2月底3月初,天氣轉暖,即可撤去小拱棚,一般大棚內定植3.6萬株/hm2左右。
4 田間管理
4.1 追施肥水
為了確保大棚內圣女果正常生長,在整個生育期內肥水供應要充分。第1次在定植10~12 d后可開始澆施清糞水15 t/hm2;第2次在開花結果初期,施復合肥375~450 kg/hm2;第3次在第1穗果實成熟前施復合肥300~375 kg/hm2。進入盛果期后,施復合肥225~300 kg/hm2,且每15~20 d澆1次水肥,保持土壤濕潤。
4.2 搭架整枝
當圣女果植株長到30~40 cm時,即可開始搭架進行綁蔓。以后苗每增加30~40 cm綁蔓1次。搭架以“人”字形架為主,要把畦溝作為蔓架空間進行搭架,在大棚內側枝生長力強,要及時抹除過多的側芽,去除多余的側枝,同時可摘除下部發(fā)黃的老葉和病葉,這樣有利于減少養(yǎng)分消耗,增強光照,通風透氣,減少病害,提高果實的品質。圣女果有限生長型品種,盡量促其長勢,整枝要在上部留2個強側枝;無限生長型的品種,整枝要采用單干整枝,2種生長類型的品種都要保留生長均勻、無病蟲、無創(chuàng)傷、果蒂健壯的4~5個正常果,疏掉多余的花、果實及畸形果。
4.3 防止落花落果
圣女果出現(xiàn)落花落果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冬天大棚內的溫度不穩(wěn)定;二是管理不當,如澆水不均勻,土壤忽干忽濕,造成花期水分失調,花柄處形成離層;三是定植時秧苗過長,植傷過重;四是水肥不足,造成營養(yǎng)不良性落花。
防治措施:一是農業(yè)防治。如培育壯苗,適時定植,避免低溫;及時整枝打杈,防止植株徒長;及時追肥澆水,防治病害和機械損傷。二是使用25~50 μg/g番茄靈或15~20 μg/g 2,4-D,于花期涂抹在花梗離層處或柱頭上[1-3]。
4.4 病害防治
圣女果在大棚內主要是病害,蟲害很少發(fā)生,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一方面選用抗病品種,堅持種子、床土兩消毒,培育壯苗;另一方面定植前要選用保護性殺菌劑為主進行預防。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青枯病、晚疫病。如果防治不及時,危害很大,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應經常深入田間觀察,一旦發(fā)生病情要立即防治,如發(fā)生病株立即拔除。圣女果發(fā)病初期,病毒病用2%寧南霉素水劑l50~25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每7 d噴1次,連噴2~3次;青枯病用青枯立克750 mL/hm2對水225 kg/hm2進行灌根,每隔7~10 d灌根1次,共灌根2~3次;晚疫病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噴霧防治,每7 d噴1次,連噴2~3次,即可達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5 適時采收
次年4月初開始采收上市,需在圣女果完全成熟時,從果柄離層處用手采摘。但黃色果為了保持其風味,可在8成熟時采收[1-3]。
6 參考文獻
[1] 王春華.櫻桃番茄栽培技術[J].農村科技,2007(7):45.
[2] 張軍民,曲紅云.黑龍江省水稻育秧棚后茬櫻桃番茄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11(3):51-52.
[3] 魯勝桂,李強.適宜蘭州地區(qū)種植的櫻桃番茄新品種[J].蔬菜,201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