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 段修榮 楊榮國 趙軍
摘 要:本文從熱量、水分、光照、濕度等方面對富順縣油茶樹的種植氣候條件進行了全面分析,結果表明,影響富順縣油茶樹種植的熱量和水分2個氣候因素都能較好地滿足油茶樹各個生育階段和產量形成的需求,但光照條件不足,是影響富順縣油茶樹種植發(fā)展的最大不利氣候因素。影響富順縣油茶樹種植的氣象災害主要為干旱和秋綿雨,針對影響油茶生長發(fā)育的2個主要氣象災害和不利氣候因子,結合富順縣實際情況,提出科學發(fā)展富順縣油茶樹種植的幾點對策建議,對于富順縣開展油茶樹種植,發(fā)展油茶產業(yè)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關鍵詞:油茶樹;適宜;氣候;分析
中圖分類號:S79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00
引 言
富順縣地處四川盆地南部淺丘區(qū)、沱江下游,位于E104°40′~105°15′、N28°55′~29°28′之間,全縣幅員面積1333km2,縣境海拔高度大部分在300~350m之間,最高點597.6m,最低點241m。河流屬沱江水系,沱江由北向南縱貫縣境,境內沱江河段長94km,年平均流量350m3/s。
油茶在我國分布很廣,從地理范圍來看,在E98.18°~
122.20°,N18.10°~34.40°,海拔高度多在600m以下,適宜低山丘陵地帶,土壤pH值在4.5~5.5之間,主要利用低山、丘陵的林地。富順縣林業(yè)用地面積25377.9hm2,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地形以饅頭狀淺丘為主,占總面積90%以上,是一個典型的丘陵大縣、農業(yè)大縣、人口大縣。隨著富順縣經濟發(fā)展,發(fā)展油茶產業(yè)既不與糧爭地,又能充分發(fā)揮本地的山地資源優(yōu)勢[1],將成為富順縣山區(qū)經濟發(fā)展的又一重要產業(yè),是林業(yè)增效、林農增收和促進山區(qū)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同時,油茶林具有生產管理相對簡單,投產后收益期長的優(yōu)點,對低收入群眾集中區(qū)域和勞動力大量轉移之后的低山區(qū)增收將發(fā)揮重要作用。本文就富順縣油茶樹種植與氣候條件的關系作了進一步分析,并針對富順縣主要災害性天氣對油茶樹生長的影響提出對策建議,為富順縣大力發(fā)展油茶樹種植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1 富順縣農業(yè)氣候特征
富順縣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具有氣候溫和、雨量豐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光熱水同步等特點。春季氣溫回升快,但不穩(wěn)定,寒潮活動較頻繁;夏季雨量豐沛,分配不均,雨熱同步,多夏伏旱,局部有洪澇;秋季氣溫下降快,多秋綿雨,局部有秋澇;冬季無嚴寒,多霧寡照,雨水稀少。
2 油茶樹種植的基本氣候指標
油茶樹要求年平均氣溫16~23℃,花期平均氣溫10~20℃,最適溫為12~13℃,其春梢在氣溫穩(wěn)定通過10℃開始抽發(fā);年平均降雨量800mm以上,年日照時數1500~2200h,盛花期日照時數大于100h,盛花期陰雨天數小于13d,盛花期相對濕度75%~85%,無霜期200d以上[2-3]。
3 富順縣油茶樹種植氣候適應性分析
3.1 熱量條件
影響油茶生長和產量的主要熱量因子有:年平均氣溫、生長發(fā)育期大于10℃的年活動積溫、冬季的極端最低氣溫、寒潮、霜凍等。在其他條件適合的情況下,油茶生長結果要求年平均溫度在16℃以上,最適宜年平均氣溫為18~20℃,最冷月平均溫度6℃以上,極端最低溫度-10℃以上;要求其花期的最適平均溫度為12~13℃;≥10℃的年活動積溫在4800℃以上,最適宜為5500~6500℃,>35℃的高溫日數<20 d。
富順縣年平均氣溫18.0℃,最冷1月平均氣溫7.6℃,最熱8月平均氣溫27.2℃,歷年極端最高氣溫41.3℃,極端最低氣溫-2.1℃,歷年高溫日數在15d左右;花期(10~12月)平均溫度13.9℃;≥10℃的年有效積溫5791.9℃;富順縣沒有出現(xiàn)<-10℃的日數,無霜期351d,從冬季到春季和從春季到初夏氣溫回升均較快,這也是富順縣油茶生產的有利氣象條件之一。從2月下旬~3月上旬起,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通過10 ℃,對油茶的萌芽抽稍展葉都很有利,為果實飽滿打下基礎。從3月下旬~4月上旬起,氣溫均穩(wěn)定在15 ℃以上,能滿足油茶果實形成的需要。
從以上熱量條件分析得出:富順縣年平均溫度為適宜,花期溫度為適宜,高溫日數15d(<20d)有利于油脂轉化積累和果實成熟,幼果生長期間不受凍害。因此,富順縣大力發(fā)展種植油茶樹具有較好的熱量條件,溫度條件指標為適宜。
3.2 水分條件
水分對油茶樹生長、開花、結果以及果實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油茶樹水分條件要求年降雨量在800~2000mm,年降雨1000mm以上有利于油茶樹的生長結果,最適宜的降水量在1200~l600mm,且要求降水量大多集中在3~9月;7~9月是油茶果實生長的關鍵時期,也是對土壤水分敏感的時期,干旱缺水勢必影響油茶果實的生長和油脂的轉化,降低出油率,有“七月干球,八月干油”的說法。富順縣總降雨量多年平均為1017.1mm,盛夏(7~8月)總降水量歷年平均值379.4mm,在正常年份(伏旱未發(fā)生年)能夠滿足油茶果實的生長和油脂的轉化。
從以上水分條件分析得出:富順縣全年降水量為適宜;在油茶果實形成期,水分充足,有利于油茶果實的生長和油脂的轉化。因此,富順縣水分條件能夠滿足油茶樹各生育期對水分的需求,水分條件指標為適宜。
3.3 光照條件
油茶樹屬喜光植物,是逐步從半陰過渡到陽性的樹種,油茶樹盛花期日照時數多,陰天少,一般來年的產量相對較高。油茶樹豐產光照條件要求:日照l800~2200h,全年日照百分率在35%以上,盛花期日照時數>100h。
富順縣歷年平均日照時數1097.1h,最多可達1451.0h,其中歷年8月日照最多,平均可達184.0h;全年日照百分率為27%,1月和12月日照百分率最小,僅有9%;花期10月、11月和12月歷年平均日照時數分別為:56.6h、51.0h和32.1h,花期各月日照百分率均低于20%,盛花期出現(xiàn)大于100h日照的頻率僅有1%,沒有出現(xiàn)大于140h的年份。
從光照條件來看,富順縣油茶種植光照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其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形成。富順縣油茶樹種植光照條件指標為不適宜。
3.4 濕度條件
油茶樹盛花期最適宜的相對濕度在75%~85%。富順縣盛花期歷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5%,對油茶開花授粉有利,富順縣油茶樹種植相對濕度指標為最適宜。
4 影響油茶樹生長的主要氣象災害
4.1 干旱
從歷史資料來看,富順縣春旱、夏旱、伏旱和冬干發(fā)生頻率分別為54%、48%、66%、40%,伏旱出現(xiàn)的次數最多,春旱、夏旱次之,冬干出現(xiàn)的次數最少。春旱(3~4月,連續(xù)30d降水總量<20mm)發(fā)生時,水分不能滿足油茶樹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展葉抽梢推遲,影響油茶座果率;富順縣伏旱(7~8月,連續(xù)20d降水總量<35mm)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中旬,出現(xiàn)持續(xù)時間在30d以上嚴重伏旱的頻率為12%,對正值油茶果實生長和油脂的轉化產生有不利影響,造成果實不飽滿、含油量降低以及產量、品質下降。
4.2 秋綿雨
秋綿雨一般雨量不大,雨日多,持續(xù)時間長,秋綿雨每年都有,只是出現(xiàn)的時間早遲,持續(xù)時間長短,降溫幅度大小,對油茶樹花期危害程度輕重有所不同。秋季較為集中的降水易導致土壤微生物和根系處于缺氧狀態(tài),造成根部腐爛,嚴重時可導致油茶樹整株死亡,同時還會影響油茶樹正常開花授粉,使座果率降低,導致減產。
富順縣秋綿雨發(fā)生頻率為94%,發(fā)生頻率偏高。從時間分布上看,富順縣秋綿雨主要發(fā)生在9月中下旬~10月上中旬,處于油茶樹開花期,以10月綿雨最為顯著,9月次之,11月最弱,持續(xù)時間最長的達18d。富順縣10月(始花期)年平均雨日數17d,11月(盛花期)年平均雨日數11d,根據油茶盛花期雨日≥13d為油茶開花的受害指標,出現(xiàn)≥13d雨日的頻率為23%??傮w來講,雖然秋綿雨發(fā)生頻率高,但主要發(fā)生在10月始花期,這時的雨日數雖偏多但對產量形成影響并不大,而作為對產量形成影響較大的盛花期,年平均雨日數為適宜,且出現(xiàn)陰雨不利天氣條件頻率偏低,有利于開花授粉和來年產量提高。
5 結論與建議
影響油茶樹生長、發(fā)育以及產量形成的氣候因子主要有光、熱、水等,通過對富順縣油茶樹種植的氣候條件進行分析,富順縣的熱量和雨量條件能夠較好的滿足油茶樹各個生育階段和產量形成所需的氣候條件,但日照不足,特別是在花期的日照缺失較重,影響最為突出。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供參考:
丘陵地帶坡向與太陽輻射強度和日照時數有關,南坡獲得的輻射量比水平面多,故造林盡量選擇地勢較開闊、坡度不大且向陽(南坡和東坡)的丘陵地帶,要合理配置油茶林結構來進一步提高其光能利用率,從而盡量降低因本地光照不足給油茶樹的生長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根據富順地區(qū)的氣候條件特點,選擇適應當地的優(yōu)良品系,根據地勢地形,合理布局。
油茶樹最重要也是最體現(xiàn)經濟價值的是果油,而果油形成的關鍵期7、8月份也正是富順縣伏旱發(fā)生的時間段,且發(fā)生頻率較高,對果油品質形成威脅較重。因此,選育優(yōu)良品種,建立同一花期、花時、同一果熟期的油茶林分布,是提高油茶產出率的有效途徑;同時,在此期間應特別加強做好油茶樹的水肥及相應的管理,進一步減輕干旱對油茶樹質量和產量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林少韓,李桂梅.油茶地理氣候區(qū)劃分的研究[J].林業(yè)科學研究,1988,1(6):608-613.
[2] 賴英度,陳曦勤,黃子芹.巴馬縣油茶種植的氣候條件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2009,30(13):57-59.
[3] 劉梅,劉永裕.三江縣油茶生產的氣候適應性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2007,28(增刊):90.
作者簡介:羅偉,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公共氣象服務和農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