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錢穆是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和歷史學家,曾在香港創(chuàng)辦新亞書院,學識淵博,受人尊敬。錢穆雖然著作等身,但卻為人低調(diào)性情謙遜,這與其小時候父親對他的一次教誨密不可分。
幼年時的錢穆聰明過人,記憶力超強。當時,錢穆最喜歡看的書,是由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每天下午放學后,他都顧不上吃飯,先要找出書來讀上一段。9歲那年,錢穆已經(jīng)能順利地背誦《三國演義》里面的內(nèi)容。
一天,錢穆父親的幾位好友來家里做客,他們早就聽說小小年紀的錢穆有過目不忘的本領(lǐng),便饒有興趣地將錢穆叫到身邊,打算要考考這個小家伙。一位客人想了想,提出讓錢穆背誦一段《三國演義》里面“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一節(jié)。錢穆雖然年紀尚小,但他一點也不怯場,張口便背了下去,最后竟然一字不落,非常流利地全部背了出來。
在座的幾個人聽后,連連拍手稱奇,大家紛紛夸獎錢穆是個小神童,將來必能做成大事。聽了大人們的贊揚后,錢穆也不免有些沾沾自喜。雖然接下來并沒有人再讓他背誦,但他卻自告奮勇地又為大家背誦了《三國演義》里面的幾個章節(jié),自然又引來一片叫好聲。
第二天,父親意外地將錢穆叫到身邊,讓他和自己一起外出散步。在走到一個小橋跟前時,父親指著橋開口問錢穆:“你知道‘橋字怎么寫嗎?”錢穆大聲回答道:“當然知道!”父親緊接著又問:“如果將‘橋字的木字旁,換作馬字旁,會變成什么字呢?”
錢穆歪著腦袋想了想,回答道:“是‘驕字。”這時,父親拉過錢穆的雙手,語氣嚴肅地問兒子道:“驕字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聽了父親的問話后,錢穆低聲回答:“知道。”
直到這時,錢穆才明白父親為什么要讓他出來散步,并帶他來到這里的意思。父親想通過這件事,教導他做人不但要謙虛,更不能驕傲自大。
長大后,錢穆一直將和父親的那段對話牢記在心,不管做任何事情,他都一直將謙遜二字放在首位,最終成為受人尊敬的大家。
(編輯/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