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春榮
(黑龍江藝術職業(yè)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高校鋼琴課教學模式初探
冀春榮
(黑龍江藝術職業(yè)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鋼琴課是高等藝術學校音樂教育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其教學目的和任務是:“通過教學,使學生正確地掌握一定的鋼琴彈奏技能,了解熟悉一些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由一些有影響音樂家創(chuàng)作的風格各異的鋼琴音樂代表作品;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歌曲伴奏能力,鋼琴音樂教學的目標就是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的音樂技能訓練和理論學習,使其掌握最基本的普通音樂教育所必需的鋼琴技巧和應用能力,以便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需要,為中小學教育服務。
鋼琴教學;模式;探討
創(chuàng)造教學模式是具有科學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以開發(fā)學生的潛能為中心,注重學生個體智力條件的利用與培養(yǎng),使學生在主動探索、積極發(fā)展中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
在鋼琴教學中,教師每次新作業(yè)的布置——即教師范奏、講解彈奏方法和要求等,其實就是創(chuàng)造教學的“認識”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借助觀摹教師范奏、對新曲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結合教師的講解,明確彈奏中的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通過視唱新曲樂譜對全曲的結構特點及旋律手法都有一個基本了解。這樣就為下一步自己獨立練習的順利進行做好了準備——即進入到創(chuàng)造教學的第二階段“探索”階段。
“探索”階段就是學生課后獨立完成作業(yè)階段,即學生從試奏樂曲直到彈熟全曲的過程。這是學生鋼琴課學習最艱苦的階段,也是鋼琴教學成敗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其中包括了學生原有基礎條件、智力條件(領悟能力)和非智力條件(學習毅力)等重要因素。一個學生要想彈熟一首新的鋼琴作品,首先自身的彈奏基本功要與所彈曲目難度相適宜,否則由于曲子太難或基本功太差,都會造成力不從心的現(xiàn)象。當然這里也存在一個教師布置作業(yè)的好寸和面向多數(shù)學生基本條件的問題。其次,就是學生對教師講解和樂曲的領悟問題。實際上就是要學生把教師的教法轉化成自己的學法的過程。如分手練習法、慢速練習法、難點重復練習法等。通過對具體彈奏方法的實際應用,逐漸轉化為具有各自特點的學習方法,積少成多,由易到難,養(yǎng)成獨立彈奏新曲的良好心理。鋼琴學習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其彈奏過程又具有極嚴格的規(guī)律性和科學性,要求學生務必遵循它,是不可超越和無法超越的,需要扎實和艱苦的基本功訓練為前提,所以說學生毅志和品德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具備了這種良好的學習毅志和不斷探索的學習精神,學生個體才能體驗到成功的經驗和喜悅,增強學習自信心,從而由必然王國進入到自由王國——即創(chuàng)造學習階段。
“創(chuàng)造”階段是創(chuàng)造教學模式的第三階段,就是熟能生巧的階段,即學生對新作品的彈奏由熟練發(fā)展到成熟的過程。期間包括了學生個體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和勞動、創(chuàng)造性學習階段為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個性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同時創(chuàng)造學習階段也為學生擺脫艱澀的純技巧性練習,用心靈去感悟音樂表達思維提供了條件,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情感素質,我們的鋼琴教學要想取得長足的發(fā)展,就不能不在“創(chuàng)造”上下功夫,這也正是我們鋼琴教學改革的目的所在,挖掘人的潛質,提高人的素質。
“應用”階段是創(chuàng)造教學模式的最后階段,也是整個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鋼琴教學的“應用”從廣義上講,就是要求學生個體應用所掌握的彈奏基本功和技巧,服務于人類的文化藝術生活和教育的需要,服務于社會的文明建設和美的創(chuàng)造。從狹義上講,鋼琴教學中的應用首先是學以致用,并活學活用,創(chuàng)造性應用才是目的。
高等藝術學校音樂專業(yè)開設的課程,是相互聯(lián)系的,相互促進的。熟悉鍵盤,對于學習樂理、和聲等課程關系到樂理、和聲等理論水平的提高。對學生學習鋼琴也大有裨益。比如開設與鋼琴有關的和聲曲式等理論課,由于鋼琴是和聲化的多聲部樂器,了解樂曲的結構規(guī)律,分清主次部分,進而從“分層分片,先易后難”來練習,從邏輯動作——由理而技,從心理到生理——由淺而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對小到一首599的練習曲,大到一首奏鳴曲都能有一個多層次的整體的客觀的認識,使學生加深對鋼琴與樂曲的了解。鋼琴音樂教學應積極探究以學生能力形成為核心的教學模式。鋼琴課要在教學的各個階段交叉運用“學生主體型”、“互動型”和“知識建構型”這三種教學模式,并以“應用”為主旨的特征來構建教學內容體系,重視學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具備較強的演奏能力、彈奏能力、課堂教學能力以及中小學音樂活動的組織能力。
總之,鋼琴教學的改革,是一個不斷深入發(fā)展的過程,只有認真研究和總結鋼琴技能形成的過程與特點,不斷更新教育理論,修正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才能指導學生熟練地掌握鋼琴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和演奏水平。
[1]王金寶.高師聲樂課鋼琴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中國音樂教育,2005(04).
[2]米高慧.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數(shù)碼鋼琴課程分層教學模式研究[M].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09).
[3]張盈.高師鋼琴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M].藝術教育,2005(04).
J624.1-4;G642
A
1005-5312(2016)02-02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