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恒 鄒勇
(廣東電網(wǎng)有限責任公司惠州供電局)
220kV母差失靈保護雙重化改造技術(shù)方案探討
徐志恒 鄒勇
(廣東電網(wǎng)有限責任公司惠州供電局)
本文介紹了500kV博羅站220kV母差失靈雙重化改造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傳統(tǒng)施工方案存在的困難和風險,因地制宜地采用原屏改造方法,制定相關(guān)施工流程,嚴格控制危險點,確保改造項目安全、可靠。
母差失靈保護;雙重化;原屏改造
根據(jù)《廣東省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反事故措施》3.2.2條款要求,為確保母差保護檢修時母線不至失去保護、防止其拒動而危及系統(tǒng)穩(wěn)定和事故擴大,在220kV及以上母線應采用雙重化保護配置,每條母線應采用2套含失靈保護功能的母線差動保護。500kV博羅站220kV失靈保護為單套配置,不符合此要求。若失靈保護裝置因故退出運行,期間出現(xiàn)開關(guān)拒動,將造成4個220kV變電站、14個110kV變電站失壓,釀成電力安全生產(chǎn)一級事件。同時,220kV母差保護裝置自2005年投產(chǎn)至今運行超過十年,已達改造年限。
本文根據(jù)惠州電網(wǎng)500kV博羅站220kV設備運行現(xiàn)狀,分析傳統(tǒng)組立新屏改造方案的施工難度,提出了原屏改造的技術(shù)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嚴格控制危險點,確保工程改造安全有序。
500kV博羅站于2005年投產(chǎn),其220kV 戶外GIS設備采用雙母線雙分段接線,其中有12個線路、2個母聯(lián)、2個分段及2個變中共18個間隔。改造前站內(nèi)配置了深圳南瑞的2套220kV 1M、2M母差保護,2套220kV 5M、5M母差保護和1套220kV失靈保護(見下圖),母差保護型號為BP-2B,失靈保護型號為BP-2。開關(guān)失靈啟動電流判據(jù)功能在各間隔斷路器輔助保護中實現(xiàn)。
圖 原斷路器失靈保護和母差保護的保護范圍示意圖
本項改造工程選用深圳南瑞生產(chǎn)的BP-2C型母差及失靈保護一體化微機保護裝置。保護邏輯簡單,啟動、跳閘、電流判據(jù)全部在母差失靈保護中完成,需將每個間隔的保護動作接點作為失靈啟動開入量接入。
2.1 改造停電施工原則
本次220kV母差失靈雙重化改造施工牽涉橫向、縱向二次回路多,工序復雜繁瑣,本著“安全第一、綜合利用”的指導思想,確定以下停電施工原則:
1)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確保母線設備在具備母差失靈功能條件下運行。
2)由于該站地位極其重要,出線間隔眾多,設備負荷重,只能采用各支路間隔輪流停電的方式,完成相關(guān)回路的改造,并合理安排改造計劃,盡量減少設備停電時間,避免重復停電。
3)對于單配置的舊失靈保護,不允許長期退出運行,非計劃停運時間不超過4h。
4)在改造施工全過程應加強技術(shù)和管理監(jiān)督,全程做好專職監(jiān)護工作,保證新保護不留隱患投入運行。
2.2 傳統(tǒng)改造方案難以實施
按照傳統(tǒng)改造方法施工需要新上4面屏,敷設新裝置相關(guān)回路電纜,并完成裝置單機調(diào)試、整組傳動試驗。新母差失靈保護投產(chǎn)后方能拆除舊母差失靈保護。通過設計、施工和運維單位多次現(xiàn)場勘察,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改造方法無法實施,具體為:
“我們的海洋,我們的遺產(chǎn)”是今年“我們的海洋”會議的主題,它反映了我們?yōu)榫S持海洋資源的可持續(xù)性和維護海洋健康而作出的選擇和行動。作為為我們的子孫后代提供的遺產(chǎn),我們可以選擇留下哪種遺產(chǎn),而這種選擇取決于我們今天采取的行動。
1)220kV繼保小室屏位已滿,無法組立4面新母差失靈屏。保護屏下電纜隔層電纜極為密集,難以敷設新電纜,電纜溝也接近飽和。
2)220kV斷路器間隔均無備用CT繞組、母線刀閘位置及保護動作接點不足,各間隔失靈啟動回路無法接入新母差失靈裝置。
3)原單套失靈保護涉及18個間隔,非故障停運時間不能超過4h,新舊失靈功能轉(zhuǎn)接、失靈回路完善、舊失靈屏接線拆除等工作無法按時完工。
2.3 原屏改造方案的確立與實施
因傳統(tǒng)改造方法無法實施,而且經(jīng)評測,原電纜運行工況良好,尚未達到更換年限,故結(jié)合現(xiàn)場實際,采用原屏改造方法,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完成舊母差保護原屏改造。舊母差保護逐套退出6天,其外部跳閘回路、電流電壓回路、刀閘位置信號回路不變動。新保護相關(guān)回路調(diào)試驗收合格后,接入刀閘位置回路、電流電壓回路,帶負荷測試合格后,接入跳閘回路并保護投入運行。
第三階段完成舊失靈屏退運拆除工作。所有支路間隔失靈啟動回路全部轉(zhuǎn)接到新母差失靈保護后,拆除原220kV失靈保護屏屬下各二次回路。
本次改造設計的二次回路較多,工序復雜,因此在工程開始前反復勘查現(xiàn)場,仔細分析施工過程存在的各個危險點,制定詳細的管控措施和技術(shù)方案,并嚴格執(zhí)行到位。對改造過程可能預見的常規(guī)風險,其應對措施已相當成熟,在此不再贅述,只對幾項關(guān)鍵工序進行分析:
1)電流回路二次安全技術(shù)措施布置。使用專用電流端子短接片,短接運行中的電流回路、防止開路,再用絕緣膠布可靠隔離。改線完結(jié)并調(diào)試合格后,將各電流回路接入新保護裝置。施工簡單、工作安全、技術(shù)可靠。
2)斷路器跳閘回路安全措施布置。每套舊母差保護均有兩路斷路器跳閘出口回路,改造時只須保留其對應線圈的一組出口回路。為防止誤碰、誤觸和誤跳閘事故,對于應拆除的跳閘回路,在原屏改造過程不拆線,應采用端子絕緣防護柵、絕緣膠布密封和警示標示等嚴密措施隔離,結(jié)合第二階段支路停電逐個拆除;對于保留的跳閘回路,跳閘公共端不動,應嚴密隔離,跳閘端R133電纜芯應解開并使用耐高壓的專用絕緣線帽將裸露部分封好后,再用絕緣膠布包扎,從而徹底隔離帶電跳閘回路。
3)新母差失靈保護跳閘回路正確性的驗證。保護原屏改造完畢后,接入各支路跳閘回路,必須確保圖紙、出口壓板與實際一致,嚴防支路間隔對應錯誤。在第二階段施工時,結(jié)合各支路輪停,對新保護進行停電間隔的開關(guān)整組傳動試驗,確認跳閘回路的正確性。注意隔離運行間隔出口壓板的隔離措施,并采取拉合停電開關(guān)控制電源,萬用表測試出口壓板電壓變位的方法間隔無誤。
4)新舊失靈啟動回路轉(zhuǎn)接工作完成前,舊失靈保護不退出運行。在改造過程中,舊失靈保護除啟動回路轉(zhuǎn)接外,其他回路(跳閘、刀閘位置、電壓等)保持不動。但應對停電支路的跳閘回路做好標識,方便完成改造后拆除。完成轉(zhuǎn)接的間隔其斷路器失靈功能通過新母差失靈保護實現(xiàn),而未完成轉(zhuǎn)接的間隔其斷路器失靈功能仍需在舊失靈保護中實現(xiàn)。在舊失靈啟動回路拆除過程中,施工人員容易犯同時解開停電間隔在舊失靈保護中的跳閘回路,導致母線失靈功能不能全范圍覆蓋。若改造中,未接入新母差失靈保護的間隔斷路器發(fā)生失靈,舊失靈保護正常動作,但不能跳開已接入新保護的一次設備,將導致保護越級跳閘。
5)改造完成后,舊失靈保護屏的退運拆除。危險點在于跳閘回路和屏頂小母線的拆除。對舊失靈跳閘回路,按照之前改造做好的回路標識,再次核實圖紙資料,逐根拆除跳閘回路,拆線時必須用萬用表測量無誤并兩端同時拆除;對于屏頂小母線的拆除,需先從PT接口屏、直流饋線屏分別新增兩路交流電壓、直流電源回路至舊失靈保護屏相鄰屏,檢查相別、測量壓差無誤后接入屏頂小母線,確保拆除過程不影響運行設備。
本工程實現(xiàn)了500kV博羅站220kV母差失靈保護雙重化配置的反措要求,由于作業(yè)現(xiàn)場不具備傳統(tǒng)施工條件,采用“原屏原地改造”辦法,不僅圓滿解決了現(xiàn)場保護屏位和CT繞組不足、刀閘位置和動作接點缺少等施工困難,更是充分利用了繼保小室的有限屏位,大大節(jié)省了新屏柜和新電纜購置、勞動力投入等方面的項目投資。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4套220kV母差失靈保護的原屏更換,減少了設備停電時間,保證了電網(wǎng)供電能力。同時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新舊失靈保護同時運行”的方法,保證失靈保護在施工全過程始終運行,降低了舊失靈屏拆除的施工風險。本次技術(shù)改造方案的安全高效施工既奠定了惠州局220kV及以上變電站母差失靈雙重化改造的堅實基礎(chǔ)、為今后改造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又為電力同行提供了可靠的借鑒和參考。
[1]郭祝平,鄒陽,王煉. 500kV變電站220kV母差保護雙重化改造[J].繼電器,2007(10).
[2]徐春新,梁國坤. 基于原屏改造的220kV母差失靈保護改造技術(shù)方案[J]. 電工技術(shù),2014(10).(收稿日期:201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