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芳
一天,我走在一條河堤上,我右邊是撫河,正是秋天,我眼里是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致。左邊是田野,在秋天里,田野多姿多彩如詩如畫。我看見遠(yuǎn)處一片橘林,橘子紅了,那一片紅,如天上的紅霞。近處,是一片稻田,稻子熟了,一片金黃。面對這樣的美景,我拿出手機(jī),拍起來。一個人,在我拍著時走來了,是個看起來有些年紀(jì)的農(nóng)民,他看見我拍照,不敢走過來。我見了,就說:“過來呀,我把你一起拍進(jìn)去?!?/p>
農(nóng)民就站在田邊。
我拍了幾張,然后說:“這一塊田的稻子特別黃,很好看。”
農(nóng)民說:“這是我的田?!?/p>
我說:“你很會作田,今年肯定豐收?!?/p>
農(nóng)民呵呵地笑著,跟我說:“是今年天做得好,風(fēng)調(diào)雨順。”
這個農(nóng)民,我后來又見到過,這是一年后,也是秋天,準(zhǔn)確地說,是十月下旬的一天,我又走在那條河堤上。我見過的那片稻田,在這個秋天里,也應(yīng)該一片金黃了,但不是,那一片金黃不見了,只看見一片青綠。我看了看,地里栽著的,是紅薯。紅薯地里有人在忙著,我走過去,看見正是我去年見到過的那個農(nóng)民。他好像也認(rèn)出我了,他說:“又到鄉(xiāng)下來玩呀?”
我說:“我喜歡在鄉(xiāng)下玩?!?/p>
他說:“還是你們街上人清閑?!?/p>
我問:“你今年栽的是紅薯吧,怎么不栽禾了?”
農(nóng)民說:“栽禾不劃算?!?/p>
我問:“怎么不劃算?”
農(nóng)民先沒回答我,只問著我說:“你有工作吧?”
我點點頭。
農(nóng)民又問:“你一個月賺幾多錢?”
我說:“一個月五千吧。”
農(nóng)民說:“我要栽十畝田,一年的收入才有五千?!?/p>
我很驚訝,我說:“栽十畝田,一年才有五千塊的收入?”
農(nóng)民說:“我算給你聽,十畝田一年能收谷子一萬多斤,按一塊錢一斤計算,這一萬多斤谷也就是一萬多塊,除去種子農(nóng)藥化肥等各種成本,剩下的只有五、六千塊錢?!?/p>
我說:“所以你不栽禾了,栽薯?”
農(nóng)民說:“試試看吧,看看能不能多賺點錢。”
大概一年后,我再見到了這個農(nóng)民,這回不是在他地里,而是在城里。我這天上街買菜,在街邊,我看見他了,我喊住他,我說:“到城里來賣東西呀?”
他也認(rèn)出了我,他說:“沒有,我在城里打工。”
我說:“你在城里打工,你的田怎么辦?”
他說:“不作了。”
我說:“為什么?”
他說:“賺不到錢?”
我說:“你去年栽紅薯也沒賺到錢?”
他說:“沒賺到?!?/p>
我說:“怎么又賺不到錢呢?”
他說:“農(nóng)副產(chǎn)品價錢太低了,一斤紅薯才兩塊錢,一畝田也就是五、六千斤薯,全賣了,也就是一萬多塊錢,栽紅薯本錢低,但人工大,紅薯在地里要長七、八個月,還要人工挖,挑到街上來賣,一天賣100斤薯,也就兩百塊錢,我打一天工,也可以賺到兩百多塊?!?/p>
我看見邊上有一個老人在賣荸薺,便問:“那栽荸薺,荸薺貴一些?!?/p>
他說:“栽荸薺人工更大,現(xiàn)在幾乎沒人栽荸薺了?!?/p>
邊上有人賣藕,我說:“栽藕,藕更貴?!?/p>
他說:“都不劃算,不說栽要時間要本錢,就是專門讓你賣這些東西,一天賣個幾十斤上百斤,也就是兩三百塊錢,而打工什么本錢也不要,一天也能賺兩三百塊錢。
我說:“照你這么說,作田就是劃不來?”
他說:“當(dāng)然劃不來,除非農(nóng)副產(chǎn)品漲價,稻子能賣十塊錢一斤,紅薯賣二十塊錢一斤,荸薺和藕賣三十塊錢一斤,這樣作田才會有劃算。”
說著,他匆匆走了。
這個農(nóng)民我再沒見到過,但我去了他地里。這回,我先到了那片橘林。都十二月了,我看見樹上還有橘子沒摘掉。一些橘子爛了,落得滿地都是。一個老人,從我跟前走過,我問著他說:”這些橘子怎么沒人摘呀?”
老人回答:“人不在家里,出去打工了?!?/p>
我說:“他們不回來摘橘子嗎?”
老人說:“劃不來?!?/p>
我說:“可惜了,這些桔子爛了?!?/p>
老人說:“可惜什么,不值幾個錢?!?/p>
穿過那片橘林,我看到那個農(nóng)民的那塊地了,這里以前栽了禾,我看見過一片金黃,后來栽紅薯,地里也是一片青綠,但現(xiàn)在,地里長滿了草。
責(zé)任編輯/文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