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jié)之際,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院長秦宜智給云南大學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全體同學回信,由于獨龍江鄉(xiāng)位于中緬邊境的高黎貢山之間,地處偏遠,通信條件不佳,云南大學支教團的同學在5月14日才收到秦宜智書記的回信。秦宜智書記在信中勉勵支教團的全體同學,到國家建設的大舞臺施展才華、建功立業(yè),努力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棟梁之材。
秦宜智書記在信中表示,你們走上三尺講臺,全身心投入支教事業(yè),給獨龍族孩子們帶去了知識和夢想;走進田間地頭,全方位融入當?shù)厣?,使自己了解了國情、鍛煉了本領。這既是對獨龍江鄉(xiāng)早日脫貧的重要貢獻,也是你們成長歷程中的寶貴財富。
秦宜智書記教導,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與青年代表座談時指出,青年時光非常可貴,要用來干事創(chuàng)業(yè)、辛勤耕耘,為將來留下珍貴的回憶。希望你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期待和囑托,勇當脫貧攻堅的先鋒力量,今天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砥礪品格、升華理想,明天到國家建設的大舞臺施展才華、建功立業(yè),努力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棟梁之材。
為了積極響應團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2015年9月,在云南大學團委的組織下,云南大學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的六名同學,背著簡單的行囊,帶著精心準備的禮物,懷著激動熱切的心情,趕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xiāng)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活動。云南大學支教團的同學們,利用自己有限的支教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到支教生活當中,用自己飽滿的活力和熱情,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術,為生活在深山峽谷中的獨龍族孩子們帶去了智慧和歡樂、帶去了希望和夢想。
在支教期間,云南大學支教團在完成支教工作任務的基礎之上,組織并發(fā)起了“中國夢、獨龍夢”的一系列募捐籌款活動,得到了團省委、云南大學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籌集善款物資5萬多元。云南大學支教團將資金用于購買飲水機、應急燈、毛毯等亟需的物品,來滿足獨龍族學生們的日常生活需要;用于購買課外知識圖書,成立了“中國夢、獨龍夢”愛心書屋來滿足獨龍族學生們對知識的迫切渴望。此外,云南大學支教團還設立了獎學金,資助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獨龍族貧困學生,鼓勵他們努力學習,鍛煉本領,將來建設好家鄉(xiāng),回報好國家和社會。云南大學支教團還深入田間地頭,走進獨龍族鄉(xiāng)親們家中,了解獨龍族鄉(xiāng)親們的日常生活,傾聽獨龍族鄉(xiāng)親們的真情實感。
在五四青年節(jié)來臨之際,云南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全體同學給秦宜智書記寫信,匯報了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在信中,支教團的同學們表示,在支教過程中,獨龍族孩子們的天真浪漫和鄉(xiāng)親們的溫暖鼓勵,增強了云南大學支教團對于服務的信心,更令云南大學支教團體會到了志愿服務的價值和意義。雖然支教團的力量是微薄的,但云南大學支教團愿意并且執(zhí)著踐行。通過走到貧困邊遠地區(qū),置身于支教服務的第一線,為獨龍族的孩子們推開了一扇仰望星空的窗戶,架起了一座通往外界的橋梁,點燃了一盞通向未來的明燈,使他們也能夠和其他民族孩子們一樣接受良好的教育,快樂成長,永不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