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觸屏一代與焦慮的父母

      2016-10-27 19:23:52王思婧
      中國新聞周刊 2016年28期
      關(guān)鍵詞:觸屏兒童家長

      王思婧

      智能觸屏設備能給孩子帶來什么?它會把下一代變成什么樣的人?

      站在傳播媒介變化的歷史轉(zhuǎn)折處,父母們對這些問題找不到答案。

      盡管如此,出生在觸屏時代的孩子們?nèi)匀辉诟改傅慕箲]中成長著

      遠古人類的生存方式被濃縮在智能觸屏手機的App中,在這里,原始人變成了“瘋狂原始人”,他們抱著恐龍蛋,在孩子的指尖下跳躍、前進、收集金幣,如果沒能越過懸崖,“瘋狂原始人”會大叫一聲,墜入深淵。

      這是一款適合4歲以上人群的跑酷游戲,它已經(jīng)足夠讓一部分中國家長擔憂。而在蘋果手機的應用商店中,100多萬個應用程序中,游戲就超過30萬個。

      王冠發(fā)現(xiàn),女兒在2歲時便會用手指滑動桌面和電視機,她希望得到和觸屏一樣的交互體驗。馮美蓉4歲的兒子,在iPad上學會了成語和第一首唐詩。6歲的鄭琳(化名)正在用iPad做作業(yè),她的童年過早地陷入孤獨,父母離異后分居兩地,陪伴她的是祖父母和一臺平板電腦。她的祖母說,“玩游戲比學習多?!?/p>

      智能觸屏設備能給孩子帶來什么?它會把下一代變成什么樣的人?站在傳播媒介變化的歷史轉(zhuǎn)折處,父母們對這些問題找不到答案。盡管如此,出生在觸屏時代的孩子們?nèi)匀辉诟改傅慕箲]中成長著。

      心智災難?

      一位蘋果公司的員工希望向孩子隱瞞iPad的存在,盡管白天他會想盡辦法拓展iPad的銷售渠道。兒童游戲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石偉說:“成為父親后,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如何讓孩子遠離iPad?!彼呐笥褟牟幌拗坪⒆咏佑|平板電腦,結(jié)果,孩子3歲時視力便只有0.5。于是,石偉決定在自己孩子8歲前禁止他接觸iPad,即便使用,每次也不能超過3分鐘。

      而同在計算機行業(yè)的馮美蓉卻不這樣嚴格。她的兒子從2歲便開始玩父母的智能手機,當他可以拿得動iPad時,其他玩具都黯然失色。兒子最常點開的App是“小伴龍”,并跟它學會了唐詩、成語、三字經(jīng)。有一天,兒子突然對著屏幕又唱又跳:“小燕子穿花衣。”

      三十多年前,馮美蓉坐在東北老家的廚房里,第一次聽正在做飯的母親哼出了這首兒歌。直到上大學時,她才擁有自己的第一臺電腦。三十多年后,一只橘紅色的卡通龍,在觸摸屏上對馮美蓉的兒子說:“今天怎么沒來找我玩?我想你了。我們一起唱歌吧?!?/p>

      騰訊網(wǎng)兒童頻道在《數(shù)字小公民安全成長指南》中指出,56%的中國兒童初次上網(wǎng)的年齡低于5歲,而家長希望兒童第一次觸網(wǎng)的平均年齡是7歲。但互聯(lián)網(wǎng)低齡化的趨勢,沒有也不會按照家長的心意逆轉(zhuǎn)。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中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年齡低于10歲的中國網(wǎng)民超過1800萬,未成年上網(wǎng)人群已經(jīng)過億,兒童的網(wǎng)絡滲透率還在不斷提高。

      影響視力是家長的首要擔憂。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對1.5萬名兒童進行了抽樣調(diào)查,32.48%受調(diào)查的兒童平均每天在iPad、電視、電腦等電子產(chǎn)品上花費1到3小時,60.87%的家長表示,孩子每天戶外活動時間少于1小時。在18歲以下少兒中,近視增速最快的是小學生。超過40%的小學生近視,這個數(shù)字是2000年的兩倍。

      人民網(wǎng)曾在一篇報道中引述不具名的醫(yī)生的建議:“18歲以下孩子不要接觸iPad之類的電子產(chǎn)品,18歲以上的孩子在玩的同時一定要限定時間,每次半小時,每天不超過1小時?!笨墒?,這看起來并無根據(jù)。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兒童眼及視力保健技術(shù)規(guī)范》中建議,0至6歲的兒童,每次使用電子視頻產(chǎn)品不宜超過20分鐘,每天累計時間建議不超過1小時。而同仁醫(yī)院眼科主任醫(yī)師盧海認為,“iPad是兒童視力的殺手的說法,過于武斷,不夠嚴謹?!?/p>

      但“讓孩子放下iPad”還是成為一些早教班的招生宣傳語,這吸引了一批對iPad早有怨氣的家長。作家王蒙將觸屏時代的到來稱為“心智災難”。在他看來,觸屏和電視一樣,提供了一些文化含量可疑的聲像信息,讓人們再度被科技征服。電腦與鼠標、觸屏和智能手機先后沖進生活、殺入頭腦,它們“提供了最全面的服務與引領(lǐng),也許還有劫持”。

      2012年,在iPad上市的第二年,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曹晉主持了國家社科課題《新媒體與都市兒童研究》,“兒童玩工”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她認為,孩子的童年是跨國公司最易馴服、有充裕時間玩樂的市場資源,低齡兒童逐漸被技術(shù)異化,成為智能產(chǎn)品消費終端的低齡勞工。

      在她看來,iPad已經(jīng)沿襲了電視曾承擔的“保姆”角色。在一些公共場合,唯一能使孩子安靜下來的方式,就是把成人的觸屏手機或平板電腦放在孩子面前。

      而當交互設計師戴傳慶將兒童App的設計經(jīng)驗發(fā)布在科技媒體上時,家長給他留言:“你是一個無良奸商,故意去掙兒童的錢?!?/p>

      因為長期不當使用iPad導致自閉癥的孩子不斷見諸報端,曾經(jīng)困擾家長的“網(wǎng)癮少年”現(xiàn)在被稱作“屏奴”。

      2013年,上海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的戴文靜進行了《學前兒童使用iPad情況的調(diào)查研究》。她發(fā)現(xiàn),有一個孩子直到5歲還不會說話。他的父母忙于工作,老人打麻將,保姆便把iPad丟給孩子。最后,孩子語遲的原因被醫(yī)生診斷為:“長期和機器交流,對真實人聲不敏感?!?/p>

      然而,對于兒童使用觸屏設備的危害似乎并沒有公認的結(jié)論。戴文靜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年看到的更多是弊端,但現(xiàn)在覺得(iPad)優(yōu)點也不少?!彼瑯用τ诠ぷ鞯泥従樱瑢⒑⒆拥恼樟辖唤o講方言的祖父母,但孩子跟著iPad學兒歌、聽故事,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兩個同樣疏于與父母交流的孩子,iPad使用效果卻截然不同。在3年前的研究中,戴文靜也沒有想到,同樣不被限制使用iPad時間的孩子,一類沉溺其中,另一類卻可以自覺地放下手中的iPad。其中原因,戴文靜認為:“沒有定論”“很難界定”。

      戴文靜曾進行過一個試驗,她讓兩個沉溺于iPad的孩子的父母不在家中使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結(jié)果,兩個孩子分別在兩周和一個月后,便不再長時間使用iPad。當父母把觸屏設備當作玩游戲、看視頻的玩具時,示范作用會讓還在感性認知階段的兒童開始模仿。戴傳慶也發(fā)現(xiàn),只要自己一開始使用手機,孩子就爬了過來。

      “為什么爸爸可以玩手機,我不可以?”嚴格的禁令沒有辦法回答孩子的問題。王冠已經(jīng)習慣了父母的權(quán)威感消失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作為財經(jīng)節(jié)目主持人,他無法避免在家使用手機,于是他只給女兒規(guī)定了單次使用時間不超過30分鐘。女兒只在早晚各用一次,其中包括清晨女兒用iPad模擬鋼琴彈一首兒歌,送他上班。

      而大多數(shù)被嚴格限制iPad使用時間的孩子,隱忍著對家長的不滿情緒。曹晉進行的涉及上海市100個3至5歲的兒童的調(diào)查顯示,當家長拿走設備時,78.9%學齡前兒童會有強烈的反抗。

      為了阻止孩子使用iPad,父母會為觸屏設置密碼,而對于這些被嚴格限制使用時間的孩子,偷偷記住觸屏的啟用密碼,不是一件難事。他們會蒙上被子,蜷縮在黑夜,任觸屏閃爍。這令人想起三十年前,上一輩家長怕電視影響功課,而竭力阻攔孩子看電視的情形。

      未知的恐懼

      當iPad成為世界各地兒童最想要的禮物時,被觸屏時代困惑的不只是中國的家長。

      2011年,美國兒科學會提出建議,不要讓2歲以下的孩子接觸電子媒體。但在移動互聯(lián)不可逆轉(zhuǎn)的趨勢里,該學會又指出,電子設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但并不建議3歲以下孩子接觸觸屏設備。

      紐約科恩兒童醫(yī)療中心的魯斯·米蘭奈克醫(yī)生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不到3歲就使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幼兒,會影響孩子學習走路和說話的速度,言語智力測驗的得分也低于其他幼兒。在觸屏設備上經(jīng)常玩“憤怒的小鳥”或者“水果忍者”等非教育類游戲的孩子,在言語智力測驗中的得分,低于不玩這些游戲的孩子。而玩教育類游戲的孩子與不玩觸摸屏游戲的孩子相比,在言語智力測驗中的得分并沒有太大差異。

      英國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有語言障礙的兒童在過去6年增加了71%。語言研究專家認為,這與智能手機、游戲機等電子產(chǎn)品更多地進入兒童生活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

      觸屏設備一方面成為專家和家長質(zhì)疑的“自閉兒童”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又彌補了治療自閉癥兒童原本基于紙質(zhì)圖片的交換溝通系統(tǒng)的不足,iPad已經(jīng)被兒童心理醫(yī)生廣泛應用在治療中。愛爾蘭科克大學醫(yī)院的研究甚至發(fā)現(xiàn),多玩觸屏設備有助于兒童智力發(fā)展。被調(diào)查的82名幼兒中,很多孩子早在1歲時便具備操作觸屏的能力。

      王冠的女兒在舊金山告訴他:下次想去巴黎,因為那里有埃菲爾鐵塔。王冠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埃菲爾鐵塔是在掛歷上?!皟和螒蚴怯惺澜缑麆俚?,我沒有教過她,但她顯然明白這是巴黎的地標?!庇|屏一代探索世界的方式已經(jīng)不再和他們的前輩一樣,觸屏成為他們了解世界的窗口。

      王冠今年36歲了,小時候,他奶奶把鞋盒裁剪成識字卡,現(xiàn)在,她的女兒用iPad識字?!皼]有本質(zhì)區(qū)別,”王冠說,“科技讓我們總覺得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不清楚里面是什么,會有什么結(jié)果,然后家長就活在對未知的恐懼里?!?/p>

      王冠對觸屏的唯一恐懼是,觸屏的交互會給孩子一個答案。在美國喬治城大學心理學教授桑德拉·卡爾弗特看來,兒童專注地滑動觸屏,與拼樂高、玩布偶時全神貫注的狀態(tài)是一樣的。心理學家將這種狀態(tài)稱為“心流體驗”。但兩者之間,仍有一個微妙的差別:什么時候放下樂高或撥浪鼓,是由孩子自己決定的;而在觸屏游戲的世界中,孩子的任務是否正確完成,都是預先的程序設計。

      “但誰知道究竟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呢?”紙質(zhì)閱讀塑造出人類的線性思維,進入觸屏時代后,交互設計會給孩子帶來什么?目前還沒有科學家能夠給出確切答案。

      不可否認的是,移動互聯(lián)的迭代速度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在技術(shù)進步緩慢的時光里,石器時代過渡至鐵器時代用了250萬年,3000年的時光讓人們從鐵器時代進入蒸汽時代。而進入信息時代人類只用了109年。現(xiàn)在,技術(shù)迭代會不停地發(fā)生在一代人身上?!懊?年迭代一次,每3年就有一次重大創(chuàng)新?!敝袊鴤髅酱髮W傳媒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張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1993年,IBM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觸摸屏手機。當喬布斯拿出第一代觸屏iPhone時,各個年齡的人們發(fā)現(xiàn)自己突然同時進入了觸屏時代,我們不得不生活在全新的媒介環(huán)境里。

      馮美蓉剛剛辦了一張圖書卡,她也想讓孩子知道,讀書是一件有趣的事。于是她和丈夫放下手機,開始閱讀,但更多的時候,他們自己看不下去。

      事實上,中國的成年人已經(jīng)對紙質(zhì)書和電子書做出了選擇。在第13次中國國民閱讀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中,2015年成年國民的圖書閱讀率為58.4%,比2014年的58.0%上升了0.4個百分點,而數(shù)字化閱讀達到64.0%,較2014年的58.1%上升了5.9個百分點。

      張潔正在廣東省中山市東區(qū)開展“未來學習項目”,東區(qū)6所公辦小學和2所公辦中學參與其中,她希望能用5年時間,將基于平板電腦和移動網(wǎng)絡的數(shù)字化教學常態(tài)化。在項目開展之初,她發(fā)現(xiàn),仍然有孩子從來不用電腦、不會上網(wǎng)。“這不是經(jīng)濟原因,而是觀念問題,因為家長和老師花了大量的努力阻止孩子上網(wǎng)。”

      這些出于關(guān)心的焦慮,對兒童真的有更大益處?一些父母“一看見孩子玩iPad,就頭疼”。后來他們開始承認:“只要我看孩子醒著,但是沒有在學習,我就覺得難受,我覺得他在浪費時間?!?/p>

      張潔設計了一項用iPad完成的圖文作業(yè),在6個問題中,測量孩子會不會拍照、打字,知不知道什么是新聞,能否選擇和處理信息,是否能判斷信息的真實性……

      有的孩子看完題目便放下平板電腦說:“不會,只會玩游戲?!笨吹綔y試結(jié)果的老師第一次意識到,平板電腦有這么多東西可以教。

      電子課本被放入平板電腦,已經(jīng)足以比紙質(zhì)書豐富、吸引人。地球儀也被放在觸屏上,同樣旋轉(zhuǎn)在學生的指尖。一堂課內(nèi),更多的學生可以在觸屏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每個孩子的熱情正在得到尊重。

      但電子課本推行之初,父母依然有不由分說的反對和擔憂。如今,這樣的焦慮正在減少,他們開始尋求應對方案。但父母最為關(guān)切的仍是具體而瑣碎的問題:“孩子幾歲時買?”“如何制定家庭規(guī)則?”“一天可以使用幾次?”

      被改變的童年

      恐懼和焦慮也來自于父母對社會競爭的不安全感。張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父母舍不得孩子玩,覺得孩子怎么學都不夠,一看到孩子玩就坐立不安,擔心被同齡人落下,這是物質(zhì)稀缺年代的后遺癥?!?/p>

      在不夠富足的時代中,競爭已經(jīng)被訓練成幾代人的本能。“活得比別人好”的生活目標也沿襲在80、90后的身上。但誕生于豐富物質(zhì)中的觸屏一代,已經(jīng)和父母不再一樣,他們需要的是獲得幸福感。

      張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我們生活在物質(zhì)富足的時代,不必為了爭搶資源而抹殺個性,每個人都可以更好地做自己,個性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并獲得尊重?!痹谒磥?,平板電腦的意義正在被低估,它并不只是“好玩一點”。了解觸屏、駕馭觸屏,它可以是一個幫助孩子了解自我選擇,進行自我管理的工具。

      但一些家長仍然疑惑:“以后的孩子還會寫字嗎?”張潔給出了一個看似激進的回答:“如果一個人的生活不需要寫字也能順利進行的話,為什么一定要讓他們寫字呢?”在人類歷史上,這樣的演變更替出現(xiàn)過無數(shù)次。鋼筆、圓珠筆取代了毛筆,毛筆字從日常的交流中退守成為藝術(shù),“即便硬筆書法在歷史上消失了,也沒有什么好遺憾的。”

      戴傳慶曾是愛奇藝的高級設計經(jīng)理,在僅有一個工程師的團隊中,“愛奇藝動畫屋”誕生了。最初這款應用程序只是愛奇藝客戶端中的兒童頻道,但即便過濾掉成人客戶端中對兒童不利的信息,還是難以吸引孩子。

      成人客戶端以黑色、綠色為主,這并不是兒童喜愛的顏色。戴傳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兒童的視力發(fā)育有一個過程,他們喜歡明亮、簡單的顏色。”他發(fā)現(xiàn)孩童直到8歲才開始嘗試理解一種顏色的不同色度。于是,藍色、紅色、黃色成為了大多數(shù)兒童App的主色調(diào)。設計師還把提示字變成了柔軟的字體,每個視頻的邊框也都設計成圓角。

      和“小伴龍”等兒童App一樣,第一次進入“愛奇藝動畫屋”時,也要輸入兒童的昵稱、年齡和性別,不同的年齡和性別會篩選出不同的卡通。

      針對3到6歲還不具備閱讀能力的孩子,這些應用程序會用聲音指引孩子。在“動畫屋”每隔15分鐘,會出現(xiàn)一個女聲提示:“你已經(jīng)看了很久了,休息一下吧。”有的兒童會對家長說:“剛才有個阿姨告訴我,要休息一會。”這樣簡單的交互制造出了觸屏對兒童的陪伴?!叭绻麖挠慕嵌瓤?,我們肯定希望兒童用這個產(chǎn)品的時間越長越好?!贝鱾鲬c坦言,讓家長安心,是兒童產(chǎn)品的重要準則。

      為了防止兒童點擊家長操作的按鈕,設計師特意將這些按鍵半透明化。當播放動畫時,孩子的天性會點擊活動的卡通形象,為了防止頻繁錯誤地退出視頻,播放動畫時會自動鎖屏,只有在家長點擊解鎖后,計算一道數(shù)學題,才可以退出觀看?!拔覀儠椭议L控制時間,我們設定連續(xù)使用60分鐘,客戶端就會鎖死,只能第二天再用?!钡换ピO計師的用心并沒能被家長完全接受。

      應用程序有三種主要盈利模式:廣告、增值服務和付費軟件,但這些并不適用于兒童產(chǎn)品。雖然不斷提升兒童的用戶體驗,但家長才是最終的消費者,鐵皮人科技公司的市場調(diào)查顯示,愿意為App付費的家長僅占總用戶量的2%。而出于好奇的天性,當兒童將一款游戲“通關(guān)”,便不再有任何興趣。馮美蓉的兒子,每個游戲最多玩2周,她的手機中刪掉的兒童游戲難以計數(shù)。

      美國兒童教育研究機構(gòu)邁克爾·科恩集團的研究表明,相對于傳統(tǒng)玩具,兒童更喜歡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玩游戲。玩偶和公仔的確只能吸引戴傳慶兒子2天時間,王冠送給5歲的女兒一只電子表,她歡天喜地玩了幾天,就不見蹤影。

      在觸屏時代,交互設計師試圖用精細的設計留住最不忠實的用戶——兒童,也在用各種方式向家長示好、讓他們安心,但家長仍在千方百計地讓兒童遠離這些有可能并沒有傷害、促進成長的產(chǎn)品。

      “既然趨勢是注定的,為什么不能幫助孩子更好融入這個趨勢、讓他們盡早理解數(shù)字媒體呢?”一些父母沒有辦法回答戴傳慶的疑問。

      近代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學齡前兒童的早期認知發(fā)展是在觸覺、視覺的互相配合中完成的。而觸屏剛好融合了這兩種感官,又將聽覺加入其中,形象思維和想象力都正在被激發(fā)。在皮亞杰生活的年代里,他所指的觸覺是,觸摸一朵花、一只貓、沙灘和海水……但交互設計也可以讓人走向戶外。AR(增強現(xiàn)實)技術(shù)下,誕生了一款“Pokémon go”(城市精靈)的游戲,它讓世界各地的成人拿著手機,甚至在夜里到處閑逛,收集“寵物小精靈”。

      當人們還在擔憂觸屏會縮短孩子的童年時,可能讓人們變得更加孤獨的AR、VR(虛擬現(xiàn)實)時代正在趕來?;ヂ?lián)網(wǎng)科技觀察者莫小謙說,這些人與機器更深層交互的技術(shù),正改變著孩子的童年?!安煌I(lǐng)域的明星科技產(chǎn)品整合起來,或許就是陪伴當代兒童成長的哆啦A夢。”

      猜你喜歡
      觸屏兒童家長
      觸屏玻璃的數(shù)控成型磨削工藝研究與設計
      家長日常行為規(guī)范
      趣味(語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長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家長請吃藥Ⅱ
      螢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六一兒童
      全手掌觸屏手套
      近8成家長不認同只要學習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
      第三季度臺灣地區(qū)觸屏筆記本市場份額將增至40%
      投資與合作(2013年7期)2013-04-29 00:04:12
      不用觸屏手機
      黨員文摘(2012年7期)2012-04-29 08:33:20
      鹤岗市| 大渡口区| 元谋县| 浑源县| 曲阜市| 襄汾县| 涪陵区| 台北市| 西平县| 兴国县| 巴彦县| 永寿县| 仙居县| 仪陇县| 淅川县| 曲沃县| 长宁区| 鄂伦春自治旗| 大石桥市| 文登市| 马关县| 昌宁县| 正镶白旗| 民权县| 当雄县| 平舆县| 安达市| 水富县| 北宁市| 康马县| 广饶县| 乡宁县| 浪卡子县| 珲春市| 延川县| 新乐市| 平原县| 长垣县| 民丰县| 泰安市| 泗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