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汽車市場波瀾不興,銷量1 282.98萬輛,同比增長8.14%。
然而,新能源汽車市場卻大放異彩,銷量30萬輛,同比增長122.8%。
伴隨著國家刺激政策的推動,可以預見未來五年,全國銷量僅幾十萬臺的新能源汽車仍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而銷量將以“光速”保持增長。新能源汽車如此火爆,一些人坐不住了,搞出了很多奇葩的新能源汽車公司。
首富的翻盤夢
說到Solar R太陽能汽車,估計無人知曉。但是,如果我們提到李河君、漢能集團,那么就無人不知了。
此君兩年前走到人生巔峰——以1 600億元財富超過馬云,成為內地首富。財富來得快散得也快,隨后企業(yè)被港監(jiān)會質疑造假,最后被迫以0.18元/股賤賣漢能股權套現(xiàn)。
如今,李老板又回來了。和他一起回到大眾視野里的,還有他駕駛著的Solar R太陽能汽車。和之前一樣,他仍然給我們講述著“太陽能”“薄膜發(fā)電”“世界領先”等創(chuàng)富故事。唯一不同的,只是聽眾變了——由工業(yè)變成了民用。
董姐的第二春
新能源汽車太能撩妹,連見慣大世面的格力電器CEO董明珠也被撩到了。今年8月份,格力發(fā)布公告,宣布用130億元重金收購珠海銀隆,本已人聲鼎沸的新能源汽車又多了一個門徒。
董姐夸夸其談銀隆的電池技術如何先進,掌握了美國奧鈦的鈦酸鋰電池核心技術和儲能技術,興奮宣布“銀隆汽車,以后也叫格力汽車”。
董姐熱情似火地擁抱新能源汽車,卻被深交所潑了一盆冷水,深交所質疑銀隆是否值130億元。換言之,就是花130億元巨資購來的銀隆電池技術,是否真能幫助格力華麗轉身?或者又只是一個美麗的故事,聽一聽就算了?
新能源的騙子
9月,被財政部點名的五家新能源汽車企業(yè)有吉姆西、蘇州金龍、五洲龍、奇瑞萬達、少林客車。
被點名,可不簡單。
原來,上述五家車企以“騙補者”的身份,登上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的黑名單。其中,蘇州金龍玩得最大,它以1 683輛“新能源車”,以及5.2億元的補貼資金違規(guī),成為最大的“騙補者”。
當然出來混早遲是要還的,財政部宣布這5.2億元的國家補貼將收回,同時對蘇州金龍?zhí)幰?.6億元的罰款。
市場混沌,政策給力,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就像是塊唐僧肉,引來各方勢力攪局,它們高喊著“跨界打劫”,為新能源汽車注入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了資本特有的短視與浮躁。未來,大眾觀察新能源汽車領域仍牢牢被傳統(tǒng)車企主導,還是被這些新貴劫持,是一件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