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軍
經(jīng)過了酷暑的考驗,中秋節(jié)飄然而至。說起代表秋天的花朵,大多數(shù)朋友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菊花,但是在我這個以吃來了解世界的植物學工作者心中,可賞、可聞、可吃的桂花才是秋天的代表花卉。
我對桂花的印象起始于一個傳說和一首歌。傳說,月亮上的兔子就在一棵大樹下?lián)v藥,而在它的頭頂上就是一棵大大的桂樹。桂花大多是在中秋時節(jié)開放,無形之中又與月亮多了一絲聯(lián)系。我也時常在想,八月十五的月亮就像是個桂花餡兒的大月餅。遺憾的是,黃土高原并不是桂花的家園。我對桂花的了解都出自桂花味兒的月餅。
小學的時候,有一段時間要天天練習一首歌——《八月桂花遍地開》。這首歌更是讓我對南方的桂花樹充滿向往,每次唱起這首歌的時候,腦子里反映出來的就是桂花餡兒的大月餅。后來來到云南求學,發(fā)現(xiàn)桂花的香氣并不只出現(xiàn)在八月。在云南大學的校園里一直都會飄著桂花的香甜味兒,除了盛夏時節(jié)這股香氣稍淡之外,無論冬春還是仲秋,都能聞到那股甜香無比的味兒。桂花的香氣因何而生?這些香氣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豐富我們的甜品世界嗎?
古老的吉祥樹
雖然桂花有金桂、銀桂、四季桂等稱謂,但是它們都屬于木犀科木犀屬的植物。只是根據(jù)花色不同,劃分為金桂、銀桂和丹桂,又根據(jù)開花時間的特性分化出了四季桂。當然了,這些品種間的演化是逐步發(fā)生的。
中國栽培桂花的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公元前3世紀就有關(guān)于桂花的文字記載。在《山海經(jīng)》中就有“西南三百八十里,曰鎬涂之山……其山多桂木”的描述。
從漢代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一直都是名貴花卉和貢品。西漢劉歆的《西京雜記》中就描述了桂花的種植,“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獻名果、異樹、奇花兩千株,其中有桂十株”。這說明在漢朝的時候就開始種植桂花了。
到唐宋之后,對桂花的重視更是盛況空前,并且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桂花通常被對植在一起,取“兩桂當庭”的美好寓意。
到今天,廣西桂林、湖北咸寧、浙江杭州、江蘇南京和蘇州,以及上海依然是國內(nèi)的桂花種植中心,植桂賞桂為廣大人士喜愛。
甜品王者的秘密武器
桂花樹也可以長到18米高,但是大部分桂花樹只是以低矮的身姿為大家奉上甜香氣。雖然桂花的花朵只有綠豆般大小,但是一點都不影響它們釋放出濃濃的甜味,只要有一株桂花綻放,百步之內(nèi)都能聞到它們特殊的香氣。那就是混合了順式羅勒烯和紫羅酮等香氣物質(zhì)的香甜味。這些帶著特殊香味的花朵出現(xiàn)在了桂花糕、桂花糯米藕等甜品之中,堪稱中式甜品的畫龍點睛之筆。
桂花盛開之時,把盛開的桂花采來,揀去雜物,泡進濃濃的糖汁之中,熬成一罐香甜兼?zhèn)涞墓鸹ㄌ?。待冬天到來,藕已變得粉糯,把糯米細心地塞進藕孔之中,上鍋蒸至軟糯,切片裝盤,淋上備好的桂花糖漿,一盤經(jīng)典的甜點就完工了,蓮藕的粉、糯米的黏、桂花的香、蜜糖的甜混合在一起,對嘴巴、腸胃都是極好的安撫。
被人類玩“壞”的花香
其實,桂花這些特別的香氣并不是為我們的餐桌準備的,而是為了招引另外的食客,它們就是為桂花傳播花粉的蜜蜂。昆蟲為花朵傳播花粉,花朵為昆蟲提供花粉和花蜜,就好像飯店與食客的關(guān)系,而花朵的香氣就好似飯店的一塊大招牌。
就像不同的飯店會有不同飯店名一樣,不同的花朵也會打出不一樣的招牌。比如,春蘭花清香的氣味和潔白的顏色,正如口味清淡的粵菜館子;而顏色鮮艷、氣味濃烈的月季花,就像濃郁熱烈的烤鴨館子;至于香甜的桂花,就像是高端的蛋糕房了。于是,不同花朵就可以招引來不同的傳粉者為它們服務(wù)。
蜜蜂傳粉的花朵通常有香甜的氣味(那是酯類化合物的味道),而那些蠅類喜歡光顧的花朵通常都會有一些臭味(通常是胺類物質(zhì)的味道)。
不過,“招牌”也會出問題,原因不在這些花朵身上,而是人類造成的污染充當了第三者。最近科學家發(fā)現(xiàn),空氣污染物(比如臭氧)會與花香成分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從而影響昆蟲對花朵的尋找能力,最終影響到植物的授粉和繁殖。假如“招牌”都被摧毀了,可憐的昆蟲該如何去找到花朵。在我們享用桂花甜品的時候,是不是應(yīng)該考慮一下,那些桂花原有老客戶的感受!
桂花好聞樹難栽
桂花樹雖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植物,但是一直偏居于江南。這些植物太不耐寒了,冬天的冰霜,可以輕易地將它們凍成光桿。不過,桂花中也有能低于-26℃的低溫特殊品種,所以,我們在北京的庭院中看到桂花樹也并非全無可能。
如果家中種植了盆栽的桂花樹還是要悉心呵護,因為桂花對光照、水分和土壤都有些挑剔。光照一定要充足,如果長期處在蔭蔽狀態(tài)下,桂花就很難開花;與此同時桂花樹也不可暴曬,暴曬也會影響生長。澆水就更有門道了,雖然桂花喜歡濕潤的環(huán)境,但是不耐澇,所以千萬不要讓花盆積水,否則會讓桂花根系腐爛走上不歸路。
另外,需要提醒北方朋友的是,不要隨意換土。雖然翻盆換土有利于花卉的生長,但是一定要注意土壤的酸堿度。桂花適于生長在pH值在5.0~7.5的土壤之中,北方大部分偏堿性的土壤都不適合它們的生存。因此,拌入適當?shù)牧蚧歉耐辆统闪吮狈交ㄓ阉枰龅墓ぷ鳌?
不論如何辛苦,等到桂花開放,滿室飄香的時候,一切辛勞都是值得的。
幾種容易讓人懵圈的桂樹
除了桂花,在調(diào)料圈里還有幾種容易讓人懵圈的食材,比如桂皮和月桂,它們跟桂花有什么聯(lián)系呢?
廣義上說,肉桂就是樟科樟屬一眾植物的樹皮,可能來自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柴桂和錫蘭肉桂。它們的樹皮都可以作為香料使用,但是滋味和用途還是有些許差異。其中最重要的調(diào)料就是肉桂和錫蘭肉桂的樹皮了。
狹義上的植物學肉桂是中國土生土長的肉桂(Cinnamomum cassia),其皮可以厚達13毫米!所有干制的肉桂是大厚卷餅的模樣。該樹皮要比其他仿冒樹皮的味道來得更濃烈,同時也帶有特殊的苦味。
西方甜品師傅慣用的肉桂其實是錫蘭肉桂(Cinnamomum verum),從這種肉桂的英文名“True cinnamon”可以看出它們在西餐中的地位。錫蘭肉桂的皮比肉桂的皮要薄一些,呈現(xiàn)出偏亮的黃棕色,同時氣味兒也更清淡,幾乎沒有苦味兒,倒是有一些淡淡的甜味兒。這樣跟甜品搭配起來就顯得和諧多了。
除了肉桂和錫蘭肉桂,陰香(Cinnamomum burmanni)也是桂皮的一個重要來源。陰香的樹皮比肉桂的樹皮要薄。外表為灰棕色或是灰褐色,將其切開后呈現(xiàn)紅棕色,質(zhì)地脆且硬,味道微甜有少許的辛辣味道。
至于月桂的產(chǎn)品,就是我們在鹵肉湯里看到的香葉了。不管是紅燒、鹵肉,還是四川火鍋都少不了這味調(diào)料。香葉中含有芳樟醇和丁香油酚,所以香葉有一種強烈的混合著花香和木質(zhì)香的特殊氣味。順帶說一下,早在古希臘時期,月桂的枝條就被編成頭冠,戴在體育冠軍的頭上,指代冠軍的“桂冠一詞也因此而生,而后來桂冠的材料變成了象征和平的橄欖枝。
桂花結(jié)的果子可以吃嗎?
桂花的果子被稱為桂子,一個個橢圓形的紫色小果子仿佛飽含甜蜜。很遺憾它們并不如花朵那么溫柔,我曾嘗試咬開一個桂花的果子,前味兒還有幾分甘甜,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澀和麻的感覺。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熟桂花樹果皮含有氨基酸和肽、有機酸、甾體、黃酮體、香豆素和萜類內(nèi)酯化合物、蒽醌類化合物、含雙鍵的萜類化合物、皂素或脂肪酸鹽,所以最好還是別打這些果子的主意了,安安穩(wěn)穩(wěn)享受桂花糯米藕吧!
濃濃的桂花香透露出的不僅僅是美味,還有生命延續(xù)的意義,再碰到桂花的時候,可以和著花香,感受一下生命的偉大樂章了。
(責任編輯/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