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眼鏡的含水量高好還是低好?
無論是佩戴隱形的新手還是常戴用戶,大家都一直有一個疑問,在選擇隱形眼鏡時,選含水量高的好,還是低的好呢?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通常適中含水量的鏡片最理想。
根據(jù)調(diào)查,按照大部分人的思維去判斷,認為含水量自然是越高越好。高含水量,聽起來就感覺很水潤,購買時自然更偏向于此類隱形眼鏡。另外,有些眼鏡店店員專業(yè)知識不清楚,也會給到消費者這樣的誤導。
那么隱形眼鏡含水量高低到底哪個更好呢?其實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涉及到的條件還有材料,厚度等。目前市場上的隱形眼鏡材料,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傳統(tǒng)的水凝膠鏡片,上市時間較長。另一類是硅水凝膠,這屬于一種新材料,投入市場較晚。
目前市場上最多的還是水凝膠隱形眼鏡,我們先來分析下吧。
我們的眼角膜無時不刻都在“呼吸”,隱形眼鏡勢必要讓氧氣通過,才能保證眼角膜的氧氣供應。水凝膠鏡片需要鏡片中的水分來傳輸氧氣,因此含水量越高,到達眼角膜的氧氣就越多,對于角膜來說也就更加健康。不過,鏡片含水量越高,所承受的負擔也越重,所以鏡片制造時厚度不能太薄。而厚度也影響著氧氣的傳輸。鏡片越厚,透氧越低。
另外,高含水量的水凝膠鏡片,還存在著以下缺點:
1.鏡片成型差,對新手來說不易配戴。
含水量高的鏡片基本都比較軟,配戴時放在指尖上,很容易攤下來。如果配戴者是個新手,想要成功配戴就更沒那么簡單了。那么是否增加鏡片厚度,就可以解決鏡片的成型問題?是的,當鏡片厚度增加到一定值,在指尖上會更容易規(guī)則地成碗狀。但是如之前介紹,鏡片厚度增加,伴隨的缺點是會降低鏡片傳送氧氣的能力。
2. 鏡片水份蒸發(fā)多,眼睛易干澀。
高含水量鏡片,雖本身的含水量高,但鏡片為了保證自身固有的含水量,就需要從配戴者的眼睛里吸收更多的水份,從而容易導致眼睛干澀。如果你的眼睛比較干澀,或者生活在干燥的環(huán)境或地區(qū),不建議配戴高含水量隱形眼鏡。
3. 鏡片壽命短,引起眼睛并發(fā)癥的概率比低含水鏡片要高。
隱形眼鏡的污染一般是來自淚液中的蛋白質(zhì),油脂,及空氣中的灰塵,細菌等,這些都可以通過水份接觸到隱形眼鏡。因此高含水量鏡片,會比低含水量鏡片吸附更多的臟東西,進而導致鏡片壽命短,同時引起眼睛并發(fā)癥的概率也比低含水量的鏡片高。
剛剛分析過,隱形眼鏡要靠水份來傳送氧氣,含水量越低,鏡片的透氧性越差,不易于角膜健康,但是低含水量鏡片的成型會更好。要解決低含水量的透氧問題,可以將鏡片厚度變薄。因為低含量水鏡片所含水份少,所以鏡片本身的負載小。如果您需要購買一款低含水量鏡片,那么中心厚度可以選擇相對薄一點,那么它的透氧性就會相對好一些。但是鏡片的中心厚度也不能過薄,因為過薄的鏡片成型性不佳,另外淚液蒸發(fā)也會加快,反而引起眼部干澀。因此對于低含水量的水凝膠鏡片,鏡片的透氧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首先,鏡片的低、高含水量是怎么界定呢?隱形眼鏡的含水量分為低含水(含水量30%~50%)、中含水量(51%~60%)和高水量(含水量61%以上)。綜上所述,高含水量好,還是低含水量好?高含水量鏡片盡管透氧性好一些,但是會吸收淚液較多水份,引起角膜干澀,同時也容易吸附沉淀物質(zhì),另外由于受到工藝的限制,為了維持鏡片的成型性,一般做得相對較厚,一定程度也限制了透氧,而低含水量鏡片盡管鏡片成型性好一些,但是鏡片透氧性差,不易于角膜健康。為了維持鏡片的透氧性,一般會把鏡片做得薄一些,但也不能做得太薄。因此對于鏡片含水量的選擇,最重要的是需要平衡鏡片含水量與中心厚度的關(guān)系,最理想的選擇就是中含水量鏡片了,既保證了透氧,又保證了鏡片的舒適度,在鏡片透氧性與舒適性方面取得了最佳平衡。
硅水凝膠隱形眼鏡和水凝膠鏡片一樣,雖然硅水凝膠材料中的水分也可以運輸氧氣,但是硅水凝膠對分的依賴,并沒有水凝膠鏡片那么大,原因是硅水凝膠主要還是靠材料里的硅來幫眼角膜運輸氧氣。所以鏡片的含水量,就可以相對低一些。這就具備了低含水鏡片的優(yōu)勢,佩戴起來更水潤,引起眼科并發(fā)癥的概率也低。
總的來說,硅水凝膠隱形眼鏡,含水量的高低,對鏡片的影響就不像水凝膠那么大。所以在選擇鏡片時,也不必太在意含水量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