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明++李東兵++羅木生++徐珂文
文章編號:2095-6835(2016)17-0013-03
摘 要:圍繞海上目標規(guī)避機動時潛艇魚雷射擊陣位的計算問題,對無法及時規(guī)避的海上艦船、具有水下感知能機動規(guī)避的水面作戰(zhàn)艦艇兩類海上目標分別建立了理想條件下、海上目標規(guī)避機動時的潛艇魚雷射擊陣位定量計算模型,并仿真分析了兩種情況下的射擊陣位。仿真結果表明,相比尾后方向,目標前方與側前方的潛艇魚雷射擊陣位較遠。海上目標的規(guī)避機動壓縮了目標前方與側前方的魚雷射擊陣位,但對目標尾后方向的魚雷射擊陣位影響不大。
關鍵詞:魚雷;射擊陣位;艦船;定量計算模型
中圖分類號:TJ63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7.013
4 結束語
使用魚雷攻擊海上目標是潛艇重要的作戰(zhàn)方式之一。針對兩類海上目標——缺乏水下感知能力的運輸艦船等海上目標、具有水下感知和反擊潛艇能力的水面作戰(zhàn)艦艇,分別建立了理想條件下、海上目標規(guī)避機動時的潛艇魚雷射擊陣位定量計算模型,并通過仿真計算和分析得出以下2點:①從目標航行的前方和側前方發(fā)起攻擊時,潛艇魚雷射擊陣位較遠,但目標尾后方向的射擊陣位距目標較近;②海上目標采取機動規(guī)避措施時,可有效縮小目標前方和側前方的潛艇魚雷射擊陣位,但對目標尾后或側后一定范圍內(nèi)的魚雷射擊陣位的影響不大。
綜上所述,本文建立的潛艇魚雷射擊陣位模型可為潛艇實施魚雷攻擊作戰(zhàn)提供決策參考。
參考文獻
[1]于雪泳,李長軍.潛艇占領射擊陣位的繪算和解算方法研究[J].艦船電子工程,2012,32(08).
[2]夏佩倫.尾流自導魚雷齊射極限距的計算與分析[J].艦船電子工程,2009,29(05).
[3]夏佩倫.一種計算尾流自導魚雷極限射距的方法[J].魚雷技術,2008,16(02).
[4]溫洪,魏石川.魚雷攻擊占位相關參數(shù)計算[J].指揮控制與仿真,2008,30(03).
[5]夏佩倫.潛艇魚雷攻擊占位機動方案的確定與分析[J].火力與指揮控制,2013,38(11).
[6]宋保維,姜軍,王朋鳥,等.基于Markov過程的潛艇占位能力模型研究[J].魚雷技術,2007,15(04).
[7]吳曉海.艦艇魚雷攻擊有利射擊陣位范圍分析[J].艦船科學技術,2008(04).
[8]吳曉海,周智超,杜海.潛艇魚雷攻擊可攻區(qū)域[J].火力與指揮控制,2009,34(04).
[9]張亦楠.魚雷攻擊中“潛艇占位射擊可行域”分析[J].艦船電子工程,2010(05).
[10]魏勇,郭資源.潛艇發(fā)射魚雷的可攻性研究[J].艦船論證參考,2006(04).
[11]劉勇.潛艇魚雷武器系統(tǒng)攻擊海上目標的等概率陣位圖[J].火力與指揮控制,2001,26(01).
[12]趙正業(yè).潛艇火控原理[M].北京: 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3.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