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衣扎提·庫爾曼 古麗巴哈爾·阿不拉合買提
【摘要】 目的 探究腰大池置管持續(xù)引流聯(lián)合鞘內注射給藥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60例結核性腦膜炎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 各30例。參照組予以常規(guī)治療, 實驗組在此基礎上予以腰大池置管持續(xù)引流聯(lián)合鞘內注射給藥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相關腦脊液指標以及住院時間。結果 實驗組患者中顯效22例, 有效7例, 無效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參照組患者中顯效12例, 有效12例, 無效6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顱內壓、細胞計數(shù)、腦脊液蛋白質低于參照組, 腦脊液氯化物、糖含量高于參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15.4±2.1)d, 參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21.7±2.4)d, 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參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腰大池置管持續(xù)引流聯(lián)合鞘內注射給藥治療結核性腦膜炎效果顯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及體征, 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縮短住院時間, 值得推廣。
【關鍵詞】 腰大池置管;持續(xù)引流;鞘內注射給藥;結核性腦膜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145
結核性腦膜炎是由于人或動物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后, 在脊髓膜、腦膜部位發(fā)生非化膿性炎癥[1, 2], 屬于最具威脅性的肺外結核病之一, 該病的死亡率較高, 可達9.8%~33.3%, 為患者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性, 甚至可危及生命, 故選擇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患者及臨床均有重要意義。本文對本院近1年所收治的部分患者實施腰大池置管持續(xù)引流聯(lián)合鞘內注射給藥治療, 并獲得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將研究過程及數(shù)據(jù)做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結核性腦膜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經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及影像學檢查結果被確診。其中男40例, 女20例;年齡22~60歲, 平均年齡(45.6±3.2)歲;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 各30例。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1. 2 治療方法 參照組患者予以異煙肼、乙胺丁醇、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常規(guī)治療, 藥物劑量依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而定。為患者進行腰椎穿刺2次/周, 檢測腦脊液。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上, 進行腰大池置管引流, 選擇L4~5椎間隙作為穿刺點, 待其抵達蛛網膜下腔后拔出針芯, 當腦脊液流出后再將穿刺針旋轉, 使針頭遠端對準腰大池方向, 仔細置入引流管;留在患者腰大池內的引流管長度保持在10~15 cm, 取醫(yī)用紗布以及膠布將退針點覆蓋并粘固, 而后將輸液器以及引流袋與導管遠端相連接。引流袋的固定高度應在腰椎穿刺部位10~15 cm以上, 引流速度控制在2~6滴/min, 引流管留置時間為1~2周, 為患者換藥1次/d;每隔3~5 d為患者進行1次腦脊液復查。同時將5 mg的地塞米松針劑、100 mg異煙肼針劑對脊髓腔進行鞘內注射給藥治療, 3次/周, 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個月。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的顱內壓、腦脊液氯化物、腦脊液蛋白質、糖含量、細胞計數(shù)等腦脊液指標以及住院時間。
1. 4 療效判定標準[3, 4] 患者頭痛、發(fā)熱、腦膜刺激征等癥狀及體征消失, 連續(xù)2次腦脊液檢查結果均正常為治療顯效?;颊吲R床癥狀及體征有明顯好轉, 腦脊液檢查結果有所改善為治療有效。患者癥狀、體征、腦脊液檢查結果均未見明顯變化為治療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患者中顯效22例, 有效7例, 無效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參照組患者中顯效12例, 有效12例, 無效6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2 兩組患者腦脊液指標比較 實驗組患者顱內壓、細胞計數(shù)、腦脊液蛋白質低于參照組, 腦脊液氯化物、糖含量高于參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 3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為(15.4±2.1)d, 參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21.7±2.4)d, 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參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感染結核桿菌后, 在人體內會逐漸出現(xiàn)小結核球, 在小結核球發(fā)生破裂以后自腦脊液到達蛛網膜下腔, 最終引發(fā)結核性腦膜炎[5]。該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 為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可降低其死亡率, 減少后遺癥[6]。
目前, 對結核性腦膜炎患者實施常規(guī)療法, 對于部分患者而言難于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故本院近年來主張為患者實施腰大池置管持續(xù)引流聯(lián)合鞘內注射給藥治療法。腰大池置管持續(xù)引流法可對患者的腦脊液進行持續(xù)引流, 使其顱內壓、穩(wěn)定、持續(xù)下降, 當腦脊液蛋白含量減少時, 可避免蛛網膜下腔粘連現(xiàn)象, 還可降減少毒性滲出物, 降低患者的腦部損害[7]。
鞘內注射給藥方式, 給藥便利, 可使藥物直達病灶, 提高藥用效果。鞘內注射異煙肼, 能夠使患者腦脊液中的藥物濃度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 將結核桿菌更加快速的殺滅;鞘內注射地塞米松可使毛細血管及細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從而抑制炎性物質滲出, 降低顱內壓。同時還可對自由基產生抵抗效果, 使患者的腦水腫情況得以緩解, 抑制纖維蛋白的滲出及轉化, 防止結締組織增生。此外, 鞘內給藥方式還可對患者的腦脊液狀態(tài)起動態(tài)調整作用[8]。
此次研究中, 參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療法, 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腰大池置管持續(xù)引流聯(lián)合鞘內注射給藥法;結果顯示, 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6.67%, 參照組總有效率為80.00%,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顱內壓、細胞計數(shù)、腦脊液蛋白質低于參照組, 腦脊液氯化物、糖含量高于參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參照組(P<0.05)。足以說明腰大池置管持續(xù)引流聯(lián)合鞘內注射給藥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 對結核性腦膜炎患者予以大池置管持續(xù)引流聯(lián)合鞘內注射給藥治療效果顯著, 對改善腦脊液指標、提高治療療效高、縮短住院時間均有顯著優(yōu)勢, 可在臨床廣泛推廣并應用。
參考文獻
[1] 柳興軍, 黃玉寶, 陳子祥, 等. 腰大池置管持續(xù)引流聯(lián)合鞘內注射給藥治療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療效.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9):
2488-2490.
[2] 高書媛, 吳元蓉. 皮下隧道式腰大池外引流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護理. 護士進修雜志, 2014(4):369-370.
[3] 周勇. 腦脊液置換并鞘內注射治療重癥結核性腦膜炎97例療效觀察. 臨床肺科雜志, 2012, 17(10):1834-1835.
[4] 高書媛, 吳元蓉, 劉艷. 皮下隧道式腰大池外引流治療結核性腦膜炎護理體會// 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分會2013年學術大會, 2013:
160.
[5] 高彥華. 美皮康敷料治療結核性腦膜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并發(fā)壓瘡的效果觀察. 護士進修雜志, 2013, 28(2):175-176.
[6] 姚葉萍. 腰大池置管持續(xù)引流聯(lián)合鞘內注藥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療效觀察. 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 37(1):81-83.
[7] 宋貴軍, 尹琳, 曹云鵬, 等. 結核性腦膜炎的臨床特點觀察與治療分析.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22(8):1634-1635.
[8] 王健, 柳興軍, 陳子祥, 等. 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重癥結核性腦膜炎合并腦積水療效觀察. 山東醫(yī)藥, 2014, 54(11):70-72.
[收稿日期: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