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交融博眾長
張玉峰,1972年生。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撫順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
作品曾入選全國第八、九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四、五屆楹聯(lián)書法展,全國第四屆正書展,全國千人千作書法展,推名家精品工程500人作品展,中國石油書壇50人作品展,遼寧省書協(xié)成立20周年書法晉京展等。作品榮獲建國55周年全國產(chǎn)業(yè)書法展金獎、中國石油書法墨緣獎二等獎、“東方物探杯”中國石油書法展一等獎、并在2016全國石油職工書法篆刻展獲獎。
編輯/王海霞
高 原
文/朱海彬李曉艷
如果,思念是一條河流
你就是那無時不在的思念
從夜晚到黎明從春夏到秋冬
無數(shù)次奔走追夢的腳步
在你滄桑的身軀上
踏奏哈達依戀祥云的歌聲
如果,牽掛是一條天路
你就是那無可取代的牽掛
烈日燃燒碎石
狂風裹挾飛沙
擊不垮你馭風而舞的瀟灑
以超越唐宋風骨的遒勁線條
描繪一幅大寫意的山水畫
如果,守望是一種幸福
你就是那無怨無悔的守望
肩上挑著責任
胸前亮著忠誠
披星戴月風餐露宿
只為那片曾被遺忘的土地上
回蕩起青春與鉆機的合鳴
為了當初的約定
為了不曾放棄的夢想
無數(shù)石油兒女堅毅地走近你
用青春和熱血融化你的冰冷
從最初到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到未來
他們癡情地等候夢想花開
那些甜蜜的思念、牽掛、幸福
如潮水般涌來……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四廠)
致70后石油工人
文/周夏冰
18年是一首詩
樸實言語中
充滿了浪漫而堅定的色彩
18年是一幅畫
平凡細膩中
繪出了大手筆的美麗和優(yōu)雅
18年是一首歌
辛勞滄桑中
凸顯了震撼人生的悅耳與豪邁
18年石油生涯
我們義無反顧
腳踩的是時代的印痕
18年堅持守望
我們緊跟時代步伐
流逝的已是不再的年華
不曾忘記
酷暑天額頭滾下的汗滴
還深深記得
暴風雨里堅實躍動的步伐
每一臺設備
都注入了工人的心血
每一股油流
都承載著石油人的辛酸
當風吹過蘆葦蕩
奏起美妙的旋律
當雨洗刷完大地
絢爛的彩虹再次從天邊掛起
一切永遠都是那么的動人美麗
這就是我們
70后男兒本色
用真誠譜寫著時代的華章
用敬業(yè)撐起了國家昌盛的脊梁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管道公司呼和浩特輸油氣分公司)
埃塞俄比亞的咖啡
文/黃旭珂
在非洲之顛,有這樣一個不大也不小的國家,它就是埃塞俄比亞。這個國家以饑餓和咖啡而聞名世界。不過進入新世紀以來,埃塞俄比亞人逐漸擺脫了忍饑挨餓的命運。
埃塞俄比亞是如此的貧瘠,到處都是高山峽谷,星星點點的農(nóng)田隱藏在山脊之中。極目所望,遠山之外仍是遠山,這是一個連鳥兒都飛不出去的“窮鄉(xiāng)僻壤”??赡苁菭I養(yǎng)不良所致,埃塞俄比亞人的身形普遍瘦削,舉國上下幾乎沒有大腹便便的胖子,就連牲口都是那么瘦骨嶙峋。雖然經(jīng)歷過可怕的饑荒,也曾淪為法西斯意大利的殖民地,但這個樸實無華的國家依舊倔強地矗立在非洲之巔。
說到咖啡,就不能不說起埃塞俄比亞,就像提到茶,馬上會聯(lián)想到中國一樣。也許很少人會知道,埃塞俄比亞才是咖啡的原產(chǎn)地。飲用咖啡的“習慣”,經(jīng)由阿拉伯人傳至歐洲,最終成為與可可、茶葉比肩的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傳說,一只羊在埃塞俄比亞卡法省的灌木叢中啃草,一不留神吃了幾??Х榷梗Y果興奮得上躥下跳,牧人從此就發(fā)現(xiàn)了咖啡,并加以培植,發(fā)展出了咖啡文化。就這樣一步步的演變,咖啡成了人類頗為流行的提神醒腦飲品。
現(xiàn)如今的埃塞俄比亞,人們依舊保持著傳統(tǒng)的咖啡文化。通常由女人將咖啡豆在煎盤內(nèi)烘烤出香味,然后將炙熱的豆子在臼杵內(nèi)搗成咖啡粉,再放入葫蘆型的陶壺內(nèi)用柴火烹煮。最后,將一杯棕黑醇美的咖啡端到客人面前。雙手接過盛滿滾燙咖啡的小陶杯,輕輕呷吸一口,幼滑的口感、醇厚的滋味,會讓人忘去世間的一切煩憂!
(作者單位:《國企管理》采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