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霉變藥材的微性狀鑒定

      2016-11-11 03:12:29楊青山張倩倩周建理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霉菌中藥材菌絲

      楊青山,張倩倩,周建理

      (1.安徽中醫(yī)藥大學中藥資源中心,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省中醫(yī)藥科學院中藥資源保護與開發(fā)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12;3.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科學研究所,北京 100079;4.國家中藥材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安徽 亳州 236800)

      ?

      霉變藥材的微性狀鑒定

      楊青山1,2,張倩倩3,周建理4

      (1.安徽中醫(yī)藥大學中藥資源中心,安徽 合肥230012;2.安徽省中醫(yī)藥科學院中藥資源保護與開發(fā)研究所,安徽 合肥230012;3.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科學研究所,北京100079;4.國家中藥材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安徽 亳州236800)

      目的建立一種可快速檢測霉變中藥材和飲片的方法。方法選擇甘草、三七、菊花、金銀花、金錢草、番瀉葉、黃芩、黨參和白果9種中藥材,以灑水和溫室放置的方法使藥材霉變,用水洗法、刷霉法、顛簸法除去藥材表面霉菌后,在普通生物顯微鏡下觀察藥材的微性狀特征。結果在8種藥材的裂隙或凹陷處等不易洗刷部位可觀察到菌絲和孢子囊,殘留的菌絲和孢子數量因藥材表面粗糙程度和裂隙大小而異,只有1種表面光滑的白果藥材不易觀察到霉變特征。結論微性狀鑒定法可以快速檢測一些經過水洗、刷霉、顛簸等方法處理過的霉變藥材。

      中藥材;霉變;微性狀鑒定

      霉變是引起中藥材質變的常見現象之一。藥材霉變后會造成有效成分的降解,產生的霉菌毒素也會給患者帶來危險[1],再次進入市場又將給中藥的臨床應用帶來安全隱患。然而目前一些地方或是商家對霉變中藥材的處理方法不妥當,如曬干后抖去或刷去菌絲,甚至把霉變藥材浸在水中,通過反復的摩擦碰撞洗去霉變中藥材表面的霉,再曝曬至干[2]。這樣處理后的藥材往往因霉變被掩蓋又再次混入市場[3],而按要求對于霉變嚴重的藥材只能作廢品處理,決不能重新進入藥材市場[4-5]。但目前對這種霉變藥材的檢驗和鑒定仍無有效的方法,而中藥微性狀鑒定法是借助光學顯微鏡等儀器觀察中藥材表面肉眼不易察覺的細微性狀特征,并以此作為鑒定依據的一種鑒別方法,它能夠觀察到許多傳統(tǒng)的性狀鑒定看不到、顯微鑒定又看不清的藥材特征信息[6]。本研究應用微性狀鑒定法觀察霉變藥材表面殘存的菌絲和孢子囊,以鑒別藥材是否發(fā)生霉變,為霉變藥材的鑒定提供參考。

      1 儀器與材料

      1.1儀器普通生物顯微鏡(XSZ-G); DCM-500型500萬像素電子目鏡;Photoshop軟件(CS4官方中文正式版)。

      1.2材料本實驗所需藥材取自安徽中醫(yī)藥大學中藥資源中心,見表1。

      2 方法

      2.1霉變藥材模型復制將所選藥材分別裝入小塑料袋中,滴入或噴灑適量的水以增加濕度,密封至室溫(15~30 ℃)下放置。數日后可觀察到部分藥材表面有白色或綠色霉菌出現。

      2.2洗霉刷霉將發(fā)霉藥材取出,放入水中洗去藥材表面的霉后,或曬干后刷去藥材表面霉(金銀花僅用顛簸法碰撞除去菌絲),留待觀察。

      2.3微性狀鑒定

      2.3.1前準備工作打開計算機,將電子目鏡的USB接口與計算機相連接,打開光源,打開電子目鏡的應用軟件。

      2.3.2微性狀觀察將上述標本固定于載玻片上,置于顯微鏡視野中,調節(jié)載物臺及粗、微調旋鈕,觀察菌絲存在的部位(一般在縫隙和褶皺處菌絲較多)。

      2.3.3圖片的拍攝轉動微調,用Phmias 2008 Cs Ver 3.0 Demo軟件由上至下或者由下至上在不同焦距下連續(xù)拍攝,可得到一組不同景深條件下的圖片。

      2.3.4圖片的合成使用景深合成技術[7],將一組圖片用Photoshop CS4軟件進行合成,可得到清晰的圖片。

      3 結果

      通過對上述實驗材料進行微性狀觀察,可以看出多數藥材雖經過水洗、刷霉或是顛簸,仍然可以在藥材裂隙或凹陷處等不容易洗刷到的部位看到菌絲和孢子囊;但不同種類的藥材由于表面粗糙程度和裂隙大小不一,殘留的菌絲數量不同,但結果均可以通過微性狀鑒定法觀察到。在甘草(圖1A)、番瀉葉(圖1E)和黃芩(圖1G)表面觀察到較少菌絲;在三七(圖1B)、菊花(圖1C)、金銀花(圖1D)、金錢草(圖1F)和黨參(圖1H)表面觀察到較多菌絲。菊花、金銀花、番瀉葉和金錢草表面不但有殘留的菌絲,還有大量的霉菌孢子,而其他4種根類藥材表面較少。

      表1 實驗材料及觀察部位

      此外,金銀花表面有密集的毛茸,且與菌絲相似,不易區(qū)別,但經仔細觀察,可以看出菌絲明顯較毛茸細長,網狀分枝并互相纏繞,色澤也較亮白透明。

      圖1水洗后的霉變甘草(A)、刷霉后的霉變三七(B)、顛簸后的霉變菊花(C)、顛簸后的霉變金銀花(D)、水洗后的

      霉變番瀉葉(E)、水洗后的霉變金錢草(F)、刷霉后的霉變黃芩(G)和水洗后的霉變黨參(H)的微性狀特征

      (紅色箭頭示菌絲,白色箭頭示霉菌孢子,黑色箭頭示金銀花非腺毛,標尺示0.2 mm)

      4 討論

      霉變對藥材品質的影響很大,周華等[8]研究發(fā)現,葛根中總黃酮的含量為5.30%,嚴重霉變后僅為1.96%;葛根素含量也從4.9%降為1.15%。且霉變產生的真菌會產生真菌毒素等次級代謝產物,如黃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9]。這些真菌毒素的毒性較強,對肝、腎和機體免疫功能均表現出毒性,并具有致畸形、致癌變和致突變的“三致”作用,對使用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10]。因此,在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驗收過程中對霉變項的檢查工作十分重要。雖然有報道藥材霉變后的處理方法多種多樣,有撞刷法、淘洗法、酒洗去霉法、醋洗法、油擦法等[11]。但不管哪一種方法去掉的也僅僅是藥材表面的霉菌,而藥材皺折及裂隙處的霉菌是不易洗掉的,這種隱形的霉變特征為微性狀鑒別法檢測提供了條件。但也由此可見霉變藥材在臨床上應用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筆者后期還將根據藥材霉變程度不同,進一步對霉變藥材包括表層和深入到組織結構之中的細微變化進行觀察研究,為霉變藥材的深入檢測提供研究基礎。本研究僅就霉變藥材的鑒定方法進行先行介紹,將對不同霉變程度藥材外觀性狀特征及其內在物質基礎的變化情況進行深入研究。

      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針對霉變藥材相關的文字描述僅有“藥材和飲片外觀不得有蟲蛀、發(fā)霉、其他物質污染等異?,F象”[12]一句話,沒有收載可行的檢測方法,導致對霉變藥材的認定難以形成規(guī)范。實際檢測、驗收過程中對霉變藥材的判定僅依賴于驗收人員的經驗,用眼觀、鼻聞;主要檢驗是一看菌絲,二看菌斑,三聞霉味。而這些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藥材被洗刷,用肉眼很難看到菌絲;藥材顏色稍深則不易看到菌斑;多數藥材本身具有一些特殊氣味,氣味較重的藥材也很難聞出霉味。本研究說明中藥微性狀鑒別法是目前檢測霉變藥材和飲片的有效方法。

      [1]秦筱茂,郭順星.藥材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現狀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1,36(24):3397-3400.

      [2]李莉,楊青山,周建理.中藥微性狀鑒定法快速鑒別摻雜、霉變藥材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2,31(3):191-192.

      [3]周建理,王華,齊雪萍.對霉變中藥材的處理方法探討[J].安徽醫(yī)藥,2008,12(12):1246-1247.

      [4]田慧英,解玉梅.中藥貯存過程中的致霉因素及預防措施[J].長春中醫(yī)學院學報,1994,10(45):51.

      [5]祝文娟.中藥材霉變的防治[J].哈爾濱醫(yī)藥,2004,24(6):54.

      [6]周建理,楊青山,曹海燕,等.景深合成技術在植物光學微形態(tài)研究上的應用[J].生物學通報,2011,46(9):57-58.

      [7]周建理,楊青山.中藥微性狀鑒定法[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1,30(1):66-68.

      [8]周華,樂巍.霉變對葛根藥材品質的影響[J].山東中醫(yī)雜志,2011,30(3):197-198.

      [9]Peraica M, Radic B, Lucic A, et al.Toxic effects of mycotoxins in humans[J].B World Health Organ, 1999,77(9):754-766.

      [10]劉秋桃,孔維軍,楊美華,等.儲藏過程中易霉變中藥材的科學養(yǎng)護技術評述[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7):1223-1229.

      [11]張金香.中藥霉變的預防與處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2009,28(10):13.

      [1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附錄18.

      Identification of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inal Materials with Mildew and Rot

      YANGQing-shan1,2,ZHANGQian-qian3,ZHOUJian-li4

      (1.ChineseMateriaMedicaResourceCenter,Anhu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AnhuiHefei230012,China; 2.Institut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ourcesProtectionandDevelopment,AnhuiAcademyofChineseMedicine,AnhuiHefei230012,China; 3.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ofBeijingTongrentangPharmaceuticalCompany,Beijing100079,China; 4.NationalQualitySupervisionandInspectionCenterfor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Products,AnhuiBozhou236800,China)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rapid detection of mildew and rot in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decoction pieces. MethodsA total of nine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were selected, i.e., Radix Glycyrrhizae, Radix Notoginseng,Chrysanthemummorifolium,Lonicerajaponica,Lysimachiachristinae, senna,Scutellariabaicalensis, Codonopsis Radix, and Ginkgo Semen. Watering and placement in the greenhouse were applied to cause mildew and rot, and the water washing method, mildew brushing method, and turbulence method were used to remove the moulds on the surface of medicinal materials. A biological microscope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inal materials. ResultsHyphae and sporangia were observed in the cracks and folds of eight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the numbers of hyphae and sporangia varied with the roughness of the surface of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the size of cracks. Mildew characteristics were not observed in only 1 medicinal material, Ginkgo Semen. ConclusionIdentification of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helps with the rapid detection of medicinal materials with mildew and rot which have been treated by water washing, mildew brushing, and turbulence methods.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Mildew; Identification of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303177)

      楊青山(1985-),男,碩士,講師

      周建理,jlzhou55@sina.com

      R282.5[DOI]10.3969/j.issn.2095-7246.2016.05.025

      2016-06-20;編輯:姚實林)

      猜你喜歡
      霉菌中藥材菌絲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過程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5:30
      羊肚菌母種培養(yǎng)基配方的優(yōu)化研究
      羊肚菌母種培養(yǎng)基配方的優(yōu)化研究
      夏季中藥材田間管理做好這五點
      中藥材促農增收
      中國被毛孢三種菌絲形態(tài)的超顯微特征觀察
      宋四清:種植中藥材 托起致富夢
      甘露醇對低溫下草菇菌絲的保護效應研究
      新型抗菌肽菌絲霉素純化工藝研究
      廣東飼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21
      DNA提取4種中藥材方法的篩選
      中成藥(2016年8期)2016-05-17 06:08:28
      丹寨县| 常宁市| 资源县| 清苑县| 仁寿县| 安乡县| 探索| 满城县| 绥德县| 新丰县| 化州市| 麻栗坡县| 仙桃市| 梧州市| 黎城县| 涞水县| 互助| 突泉县| 嘉兴市| 绥滨县| 河东区| 遵义市| 庄河市| 宁蒗| 文山县| 凤庆县| 岳阳县| 饶河县| 体育| 班玛县| 长子县| 聊城市| 中山市| 香港 | 阿拉善右旗| 琼中| 固阳县| 乌拉特中旗| 许昌县| 长葛市| 泰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