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 偉
大嶺寄思 雪白血紅
——雪嶺與紅雪冰雪詩賞析
計 偉
《北極光》絢麗著大興安嶺的鄉(xiāng)土風情,《北極光》照亮了藍莓故鄉(xiāng)的幽幽情思,《北極光》吟唱出漫山遍野的綠色韻律,《北極光》更深情守望著那片白雪和那凍土地上長出的冰雪詩情,熏濡我一懷津津的墨香,無比堅強遒勁,是那么的豪邁、坦蕩,獨具魅力,令人癡迷陶醉!
紅雪發(fā)表在貴刊的一組詩歌,題為《中國最冷小鎮(zhèn)呼中紀事》。讀后頗有感觸,很是激動,因為多年沒有讀到這樣酣暢致情的好詩了,讓我又嘗到了最爽的家鄉(xiāng)味道,情不自禁地拌上幾文小菜,就墨暢飲,一醉方休。詩興于此,使我想起另一位寫冰雪詩的大家,《冰雪呼中》詩集作者敖榮春先生,筆名雪嶺。巧合的是兩位詩人竟都是呼中人,都曾經在那里生活學習工作過,是家鄉(xiāng)特有的環(huán)境養(yǎng)育了一方人。漫長的冬季給了呼中獨具魅力的風景,銀白色的世界給了詩人鐘愛的冰雪情。兩位詩人風格不同,語言迥異:雪嶺千秋,古韻新語,墨點丹青,詩畫并茂;紅雪現(xiàn)代,詩意勁道,深香含蘊,嚼而不爛。他們的筆如刻刀,在中國最冷的小鎮(zhèn),將呼中這塊璞玉,雕出冷的性格,雪的寒香,冰的晶瑩。作者用不一樣的感受,把詩的意象精準描摹,冷中有熱,熾烈燃情,使人不感冰天雪地的畏懼,卻有臨其境之覺,而無臨其境之寒,亦夢亦幻,令人向往中國最冷小鎮(zhèn)的神奇,令人欲盼那片充滿誘惑色彩的雪域。“素月芳宵/玉樹銀角/白浪連天破瓊瑤/冰河靜/山影倒/冷風有意唱空調/寒威無情吹白毛/冷/也逍遙/寒/也逍遙”雪嶺詩(《逗寒戲冷》)。“天上掉下個節(jié)氣/一罐一罐的糖/一袋一袋的面粉/一車一車的鹽/一簇一簇的棉花/一行行的腳印/一群一群的小公主/大地接住個節(jié)氣/打著呼哨的樺樹/站起來的碑林/若隱若現(xiàn)的心事/粉刷工日夜忙碌/詩人們的嘆息落入云朵/炊煙拱破了清晨”紅雪詩(《雪落人間》)。兩首詩同是寫冬天的景象,卻有著不同的語言風格,一個是用山坡羊曲牌格式,長短句搭配工整,揚抑頓挫有致,語句凝練緊蹙 ,讀之上口,念之順暢;另一個是用現(xiàn)代詩歌語言,鋪成一條幽經,沿著多雪的冬天,把多種意象連接起來,通向審美的驛站,帶著很強的品味感?!八卦路枷?,玉樹銀角。冷也逍遙,寒也逍遙”雪嶺詩。這兩句古風參半,大有意境,韻味十足。月夜里,北風吹起清雪飛揚,猶如夜來香散放出淡淡的幽怨,似乎有些凜冽微帶沁味的寒芳,使人嗅到這就是寒冷的花香,彌漫著整個小鎮(zhèn),烈烈盛開。翹首望去,在彩燈的輝映下,聚成一簇簇火樹銀花,格外壯觀耀眼。真是“冷也逍遙,寒也逍遙”。此句寫出了大雪著彩日新月異的景象,寫出了中國最冷小鎮(zhèn)的獨尊,寫出了呼中美麗凍人的精氣神。在看《雪落人間》紅雪詩其中“若隱若現(xiàn)的心事,粉刷工日夜忙碌”兩句,尤為賦予想象,不言而喻,大概有三種意象:一是實寫環(huán)衛(wèi)工人辛勤的勞動日夜不停;二是寫意指畫家用白雪做丹青涂抹著季節(jié)的變化;三是指書法家在雪地上盡情的揮毫,狂草著銀裝素裹的冬天,抒發(fā)浪漫的情懷。形象豐富,源于生活,不落窠臼,意染畫面,形象地道出了“大地接住個節(jié)氣”,嶄新的一天即將開始“炊煙拱破了清晨”,一切是那么的遞進自然。讀來不朦朦朧朧,且感輕松愜意,筆觸樸實無華,讓人品出一種接地氣的味道!
正是由于視角不同,體驗不同,感受不同,諸多的不同因素,才形成了詩人的主觀意識,反映在詩中,便折射出不同的感情色彩!這是因為外部環(huán)境所引發(fā)主觀意識對詩的領悟,從而產生了對事物的理解和認知的不同,乃至在相同的環(huán)境、時間、地點,卻寫出不一樣的感受,不一樣的品味,不一樣格調的作品。實際上,爛漫的花朵并不一定美麗,如果你在爛漫里寫出芬芳,這枝花朵才具魅力。詩就是這樣,人人會寫,不足為奇,但若能把美麗寫進人們的心靈里,那才叫美麗,并賦予了詩的內涵和實在意義,它就像標本一樣,脫干了水分,也依然鮮艷,舊色如新。細品雪嶺詩,總有那么一種古色古香的味道,就像青花釉彩,雖歷經千年,但仍沁滲出陳香,紋理清新,色澤雋秀,給人典雅莊重之感。而紅雪詩,更象北方農家的土菜——豬肉燉粉條,肥而不膩,是關東漢子的口頭福,讓人吃得熱血豪情,蕩氣回腸?!吧讲辉诟?惟大白山巍峨在心中/水不在深/惟呼瑪河奔騰于血液”,“我們掬起一捧一捧的甘露/就著一把一把的鄉(xiāng)愁/下酒”,“我是你淪落他鄉(xiāng)的孩子/呼中/我翻山越嶺回來/尋找你詩歌的遠方/大雪彌漫的燈盞”,“今天/我將飲盡一生情感/一生的飄零/像詩友李白那樣/醉上一回/干杯/喝下歲月的銹蝕斑斑”紅雪詩《惟有飲者留其名》。北方最北是大興安嶺,大興安嶺特產大冰雪,大森林,大界江,滔滔的江水浩蕩著五千年的龍脈,龍的子孫在這里不畏滄桑繁衍生息,走出荒蠻,踏平高寒,用他們一代一代的奉獻,鑄成了今天的大興安嶺精神?!昂糁?,我翻山越嶺回來”,手捧一把鄉(xiāng)愁,怎不叫游子心醉,誰說少年不知愁滋味?鄉(xiāng)愁是燃不盡的薪,鄉(xiāng)愁是抹不去的淚。兒時吃慣了媽媽嚼爛的紅高粱 ,鄉(xiāng)土味濃,這是鄉(xiāng)愁釀就的冰酒??!哪怕醉上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爹娘的養(yǎng)育之恩:“干杯,喝下歲月的銹蝕斑斑”,“尋找父親走失的背影,白雪烏鴉的墓園”,為什么這樣“我們頻頻舉杯”,因為“我們沒醉”。紅雪詩《惟有飲者留其名》。多么真摯的情感,誰不為這樣的詩去痛飲淋漓,酣暢猶盡!“一蓋簾一蓋簾的北方/味道十足/一串子一串子的關東/飛短流長/山扯嚴一條棉絮/被風錄下酣眠的呼?!保ā堆┖蟆罚?。是啊,我們都該睡了,睡滿呼中小鎮(zhèn)的巷子,用酣聲燒熱大火炕,點燃那久別的冰雪情,如癡如醉,睡得很香很沉。
誠然,不同的詩給人不同的感悟,這與每個人生活的際遇分不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紅雪離家在外打拼多年,至今父母還在呼中定居,家鄉(xiāng)的情是父母給的,終身難忘。所以他的詩不免帶著懷舊、沉思的特性。而他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能站在大嶺之上看呼中,看得真實透徹,別致新穎,且又能不拘一格地寫出自己的感受。筆隨心動,一觸即發(fā),妙語連珠,筆筆生輝,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那么,雪嶺詩更有一番風味,盡其言,難盡其意。他沿襲著古體詩的創(chuàng)作方法,用字簡練考究,很注重中國美學中的神、趣、味,以少勝多,語言干凈利落,以“境”傳情,韻味幽深回香。他的詩宛如綠色凍土帶上一枚晶瑩剔透的紅豆,在風雪中綻放無眠的相思,把寒夜依偎成溫馨的眷戀,而這種眷戀是有根的,它能頂破凍土,蓬勃出頑強的生命力,是那樣的堅韌不拔,充滿著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詩固然離不開生活的乳汁,沒有生活的源泉,它的脈管就滋補不到鮮紅的血液,若成長得不到所需要的養(yǎng)分,那么它的羽翼就無法豐滿,思想沒有翅膀怎能高飛遠翔呢?所以說,一首好詩就像一面鏡子,從里邊折射出的都是生活的真實寫照,只不過是詩人用語言藝術,把它更形象生動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邦^頂藍天/腳踏荒蕪/風餐露宿不知苦/戰(zhàn)林海/破凍土/敢叫日月?lián)Q新天/身在禁區(qū)繪藍圖/苦/戰(zhàn)禁區(qū)/樂/繪藍圖”(《樂在呼中》)。世界上只有回憶是真實的記錄,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回憶總是美好的。在分分秒秒的時間里,回憶無不留下歷史的烙印,哪怕是最痛之楚,最愛之恨,都難以磨滅。正因為回憶是美好的,才令人牽腸掛肚,才讓人們在幽思中,尋找那片美麗的風景和過往的時光??啾M甘來:戰(zhàn)林海,破冰土,繪藍圖。這種破冰土,斗嚴寒,繪藍圖的精神,已成為當今興安人的寶貴財富。雪嶺的許多詩,都可作為歷史的教課書,珍惜現(xiàn)在,不忘過去:“幾塊玻璃/幾根鐵釘/莫忘當年住帳篷/青紗帳/雪窩棚/筑路先行鋪彩虹/到處都有它身影/住/也帳篷/憶/也帳篷”(《憶帳篷》)。爬冰臥雪,餐風飲露,與高寒抗爭,其樂無窮。雪嶺是扛著高寒,從崢嶸歲月走進春天的人,他的許多冰雪詩,都是在汗水被凍成了倒懸的冰錐后,蘸著熾熱的情感寫成的,直率坦蕩,樸實無華,從中讓人領會到,什么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寫這種詩,如果沒有可讀性,也就失去了教育意義。以上兩首詩寫的是呼中的過去,那么今天的呼中又是怎樣呢?“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呼中神州第一冷/飄雪花/懸紅燈/凍土帶上皆仙境/看/雪花白/瞧/柳枝紅”(《呼中冷艷》)。凍土帶上皆仙境,這是詩人久久的期盼,這是詩人發(fā)自內心的感嘆。大白山這個巍峨的名字,在偃松的簇擁下,仰望著白云、藍天、紅日;呼中小鎮(zhèn)這個最冷的名字,在白雪的懷抱里,守望著和諧、吉祥、快樂;雪嶺、紅雪這兩位詩人的名字,在歲月的輪回中,殷切地期盼著呼中明天更美好!正如詩人雪嶺所說的那樣:敢叫日月?lián)Q新天,樂在禁區(qū)繪藍圖?!八跞朐?裝扮繽紛/幾日不見起樓群/安廣廈/慰民心/未來藍圖已畫好/打造山城日日新/塔/吊白云/樓/色繽紛”(《建設呼中》)。
詩是感情的抒發(fā),詩是心靈的表達,詩是閱覽的圖畫。兩位詩人的起跑點,都是站在高緯度的雪線上。他們是破折號——只會一往直前,癡心不改,他們挺拔的身軀,又猶如一筆驚嘆號,倚著白山黑水,把傲然聳立的詩峰,站成大興安嶺的高度,他們是詩人的藝術家,集雕刻、繪畫、書法于一體,用神奇的想象美麗出大興安嶺的萬種風情,他們的文墨色彩斑斕,把八萬里家園點綴得新美如畫?!坝信d安嶺墊腳/他把詩歌從雪中拔出/又在雪中點燃/他用力站穩(wěn)/為忘卻的中國現(xiàn)代詩歌/安家/有呼瑪河洗塵/他把書法的水勢潑灑/又在平橫豎直中/打撈汗青的底色/文房四寶有了居所/在一刀宣紙中渲染/筋骨/有白樺林靜謐/他用刻刀木中取火/又在水墨中妖嬈/每一棵樹木都是他的孩子/每一株山珍都是他的族人”紅雪詩(《群山之巔》)。詩寫的開闊情深,俊逸傲然,用三個“有”字領首全篇(有興安嶺墊腳、有呼瑪河洗塵、有白樺林靜謐),把詩的主題思想層層遞進,力道的情緒化太誘人了!馳騁的想象非常具有張力和磁性,令讀者隨著他的墨跡無羈浪漫,最終“站在北方之北,冷中之冷,峭拔于群山”之巔,等待著黎明把白雪染紅。
相反,雪嶺的詩則別具品味,他從古典詩歌中汲取精華,集百家之長,補其之短。他能嫻熟地掌握和運用好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多種句式,且能充分利用好雙音節(jié)、單音節(jié)語言轉換的關系,使句式間發(fā)生頓挫的變化,帶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他詩中蘊有曲調之音、新詞之聲、古風之韻,這些明顯的特征都被他的詩突出地表現(xiàn)出來,使詩大大地增強了可讀性。“輕紗飄玉/淡煙落英/鐵馬冰河水無聲/疏林靜/倒影橫/冷天冰雪封大嶺/寒鴉爭巢待曉明/冷/也有情/寒/也有情/”(《寒冷有情》)。詩寫得很美,似一幅冷色調的風景畫。他把輕飛的雪花形容成飄玉,落英繽紛,一切是那么的幽雅若然,冰河無聲,萬籟俱靜的樣子。其實不然,反倒是詩中的動多于靜,而切是非常的“靜”,簡直把“動”都寫靜了。原本寒鴉爭巢是有聲的,可在這里我們竟然卻聽不到,因為他把寒鴉的叫聲留給了明天,畫面上只剩下飄渺安謐,和那種輕盈曼舞的動感,就像雪花在跳著沒有音樂的天鵝舞,漫天歡喜,笑語靜謐,靜謐在讀者的心里。賞其詩,領其意,那就是:冷也動情,寒也動情。情是人間扯不斷的鄉(xiāng)愁,喝不干的老酒,點點滴滴都醉在心頭?!盎鹄錈粝?雪送晚涼/小城新月皓如霜/游子夢/淚成雙/一紙家書痛斷腸/長夜無眠望寒窗/夢/也思鄉(xiāng)/淚/也思鄉(xiāng)”(《夜思呼中》)。這是一首思鄉(xiāng)詩,詩中寫出了那種燈稀晚涼的惆悵,惆悵得連火都冷了,可知鄉(xiāng)愁有多愁,愁白了人間的煙火,愁白了大白山的青發(fā),愁白了小城如霜的月色。大凡思鄉(xiāng)的人都離不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影子。然而,這個影子千年未化,都倒映在作者的白雪地上,把家鄉(xiāng)的背影越思越長,越來越迷戀那山、那水、那家、那鄉(xiāng)。這就是呼中人的性格,要愛就愛它個熱血沸騰,冰雪飛揚;這就是濃濃的鄉(xiāng)愁,愁得呼中小鎮(zhèn)越來越美麗,越來越漂亮!
呼中這塊圣水寶地,它不僅盛產冰雪,也養(yǎng)育了冰雪詩的繁榮。雪嶺、紅雪這兩位詩人,這是出自當地的特產,讓廣大詩歌愛好者一飽眼福,盡情采摘冰雪詩的特色?!皻q月的風寒/灌滿媽媽的腿/一副老花鏡/追問時間的景深”(《陪媽媽散步》),“有霧淞晶瑩/他把鏡頭加長聚焦/又在群山中獵豹/定格了鐵馬冰河/給清風立此存照/一根一根生煙的白發(fā)/令光圈無比寥廓”(《群山之巔》)紅雪詩。詩中雖然沒有顏色卻流露出強烈的感情色彩,是那樣的深遂遠望,令光圈都感到無比寥廓。如果你踏雪而去,就能走進那紅白奇景的六月:“雪一樣白/血一樣紅/紅白奇景六月中/迎寒放/漫大嶺/雪掩杜鵑白一半/杜鵑傲血一半紅/紅/也分明/白/也分明/”雪嶺詩(《呼中雪鵑》)。生煙的白發(fā),“這是北方冬天的顏色,無邊的白遮蓋著往昔”紅雪詩《最冷小鎮(zhèn)的冬天》,與血一樣的殷紅,“一嶺白雪風流去,滿坡杜鵑別樣紅”雪嶺詩(《呼中杜鵑》)。紅白相映,色差跌宕,好一派詩情流韻,墨濡寒香,為八萬里興安大寫一幅雄渾壯美的畫卷。真心祝愿兩位詩人共捧一把白雪,搓亮紅豆的相思,并把這枚相思疊成放飛的千紙鶴,在風花雪月里捎去對大嶺的寄思,帶著興安人的厚望,雪花的情意,將這里春天的信息播灑在愛的土地上,隆起一個高高的名字雪白血紅,那就是我愛你——永遠不化的詩情,美麗神奇的大興安嶺!
本欄編輯 韓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