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哲
馬學東是陜西寶雞馬堡子村人,37歲,在前妻和家人眼里是“山里人”。約10年前,在寶雞打工的馬學東和前妻相識并交往。妻子家在寶雞市郊區(qū),家里沒兄弟,馬學東入贅做了上門女婿。但這段婚姻并沒有讓馬學東融入妻子家族中,由于矛盾不斷,經過一番考慮后,馬學東和妻子于2015年年底協(xié)議離婚,并凈身出戶。
結束這段離婚,馬學東反倒有一種解脫?!耙郧盎畹锰珘阂至?,那種感覺你們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無法體會!”馬學東告訴記者,由于交通不便、自然條件差,近年來馬堡子村的年輕男子紛紛外出當了上門女婿,僅他所熟知的就有40多人。
馬堡子村村主任李智軍告訴記者,他做過粗略統(tǒng)計,馬堡子村外出做上門女婿的占到全村成年男性的79%,“大部分70后男子離開村子做了上門女婿,80后、90后除非做上門女婿,否則很難在當?shù)卣业较眿D?!?/p>
一個人財兩空的上門女婿
2015年8月離婚的90后上門女婿小徐,也是馬堡子村人。2016年1月6日上午,當提及這個話題時,小伙子感慨說:“今后即便是打光棍,也不會再當上門女婿了!”他父親老徐告訴記者,由于種種原因,在許多農村,上門女婿都活得很累,沒有幸福感。
徐家有姐弟4個,前3個都是女兒。2000年以后,小徐的3個姐姐外出打工后各自組建了家庭,他成了家里頂梁柱。2013年小徐23歲,父親老徐開始著急了,因為村子周圍的姑娘都嫁往平原地區(qū),即便是“彩禮”漲到了10萬元以上,還是沒有姑娘愿意嫁到馬堡子。
老徐回憶說,2012年和2013年,他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四處托媒給兒子找媳婦,但女方家一聽徐家是“山里人”,連讓雙方見面的機會都不給。
在遭遇多次提親失敗后,老徐和妻子決定讓兒子去做上門女婿。親戚問老徐:“你們兩口子老了咋辦?”老徐說:“到時候再說吧,只能走一步看一步?!?/p>
老徐告訴記者,當時之所以下這樣的決心,一是擔心兒子打光棍,二則認為當上門女婿可以改換門庭,“馬堡子自然條件太惡劣了,對后代都有影響?!?/p>
徐家兒子愿意當上門女婿的消息傳開后沒幾天,就有媒婆主動上門提親,稱女方是當?shù)仄皆貛У牧_姓人家,只有一個比小徐小兩歲的女兒,這些年一直在南方打工,有意找一個上門女婿。
2013年年底,雙方家長和孩子分別見面,徐家對羅家的女兒很滿意。老徐回憶說,羅家女兒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長得很水靈、討人喜歡。羅家也很滿意徐家的兒子,除會種莊稼干農活外,小徐還略懂家電維修。
小徐本來不愿意當上門女婿,但經不住父母一番規(guī)勸,加之見面后感覺女方看著很洋氣,也就答應了。
2014年2月,兩個年輕人“閃婚”?;榍半p方家長約定,婚后第一個孩子姓羅,第二個孩子姓徐,無論男女。雖然是入贅,但按照當?shù)氐娘L俗,徐家給羅家彩禮7萬元,另外還要負責買“三金”首飾、裝飾婚房、購置家電。
盡管一場婚禮前后花費近13萬元,但兒子入贅平原地帶讓老徐很高興。他覺得今后兒子孫子再也不用呆在窮山溝里受苦了。
不料,后來發(fā)生的事情卻讓小徐傻眼了。他有點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從認識到離婚,自己連媳婦的手都沒摸過。包括新婚當晚,自己連續(xù)一周都睡沙發(fā)。
新婚夜,媳婦很正式地告訴小徐,當?shù)氐娘L俗是上門女婿和媳婦7天后才能“圓房”。性格內向的小徐信以為真。
第7天早晨,媳婦突然說南方打工的單位來電話說有急事,說完就拉著早已準備好的行李箱去了汽車站。羅家是丈母娘當家,小徐問丈母娘咋辦。丈母娘回答說,年輕人應該以工作為重,并批評小徐不上進。
在羅家獨守空房一個月后,老徐將小徐接回了馬堡子村。
媳婦小羅經常換電話,有好多次,小徐想問媳婦日子還過不過,但電話很難打通。
老徐幾次接到兒媳婦從不同城市打來的電話。電話里,兒媳婦親熱地喊老徐爸,哭著說自己準備回家,和小徐好好過日子,讓老徐給自己寄些路費。老徐以為兒媳婦回心轉意了,就按照卡號每次匯款一千到兩千不等,但兒媳婦一直沒回家。老徐終于忍不住了,問兒子有啥打算,兒子說早想離婚了。
老徐一咬牙對兒子說:“爹支持你!”老徐告訴記者,他后來經過打聽,才知道兒媳婦在外面不但沒有正當職業(yè),而且居無定所、四處流動,還抽煙、喝酒、打牌。老徐甚至懷疑她從事不正當職業(yè)。
“不怕你記者笑話,我認為我們家被騙了。離婚時,我去索要彩禮,女方父母說彩禮錢已經用來給家里修房子了,讓我把電視機、空調等家電拉走。我覺得這些東西晦氣,干脆一件都不要了!”
他說做上門女婿在農村總是受欺負
在馬堡子村,鄭家父子兩代人都是上門女婿。父親老鄭是上世紀70年代為了吃飽肚子從平原村子入贅馬堡子村的,兒子小鄭是為了逃離馬堡子的落后,前幾年入贅到外地當了上門女婿。
“也許這就是命!”如今在寶雞打工的小鄭對記者說。
原本姓劉的老鄭,入贅馬堡子村是上世紀70年代。當時,平原地帶普遍缺糧,兄弟姐妹多、家庭貧寒的老鄭,從平原上的村子入贅到馬堡子鄭家當了上門女婿。
今年67歲的老鄭回憶說,當時馬堡子村人吃糧很寬裕。于是在山里親戚的介紹下,他從平原上的村子入贅到了鄭家,并改姓鄭?!爱敃r的風俗,男方上門到女方家不給彩禮,相反,女方家送給了我們家一袋玉米、一袋小麥。唯一的要求是,上門女婿必須改姓隨女方?!?/p>
老鄭對上門女婿的體會是“總是感覺低人一等”。但讓他感到溫暖的是,鄭家人以及馬堡子村的人對他不錯。老鄭認為,這是自己吃苦耐勞贏來的。
幾年后,平原地帶口糧依然吃緊。于是,老鄭把自己當時才9歲的弟弟劉發(fā)財,也帶到了馬堡子。老鄭清楚地記得,那是1974年的冬天。
馬堡子“糧食多”的優(yōu)勢,在“包產到戶”后開始逐漸被淡化了。老鄭說,上世紀80年代后,再也沒有平原地帶的青年入贅到馬堡子。相反,馬堡子一帶山區(qū)的成年男子,開始到平原農村當上門女婿?!耙驗樯絽^(qū)的姑娘到了談婚論嫁年齡,很少有人愿意留在山溝里生活,而是紛紛外嫁平原地帶。”
到了2001年,一直生活在馬堡子村的劉發(fā)財36歲了,仍沒有找到媳婦,這讓老鄭苦惱不已。由于劉發(fā)財性格內向,加之又沒有一丁點手藝,馬堡子許多人都認為他這輩子是要打光棍了。這一切老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覺得是自己害了弟弟,當年不該帶他來馬堡子。而父母早已去世,其他兄長都以劉發(fā)財已落戶馬堡子為由,從不過問他的婚事。
不得已,老鄭決定讓弟弟當上門女婿。在2002年夏天,熟人介紹說20公里外的平原村王家男主人意外去世,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和時年36歲的妻子。劉發(fā)財愿意的話,可以去當上門女婿。于是,劉發(fā)財和比自己小1歲的女人組成了新的家庭至今。
2016年1月7日,記者在寶雞一建筑工地見到了今年50歲的劉發(fā)財。說起當上門女婿這個話題,劉發(fā)財還是有點難過。他說,自己的感受是做上門女婿在農村總是受欺負,受外人欺負尚能理解,最不能忍受的是被家人欺負。因此,他一氣之下帶著妻子外出打工,這些年一直在寶雞等地租房生活。
上門女婿是否幸福也和個人有關
記者在馬堡子采訪發(fā)現(xiàn),并非所有的上門女婿都生活得很苦悶,有一些上門女婿甚至已經淡忘了自己“入贅”的標簽。
今年36歲的呂小平(化名)也是馬堡子人,如今在西安一家電子企業(yè)保安部上班。呂家的情況比較特殊,呂小平的父親是馬堡子上世紀70年代走出去的、為數(shù)不多的公職人員之一,盡管孩子的戶口在村子里,但全家人都生活在縣城。
呂小平兄弟兩個,還有一個妹妹。2008年前后,中專畢業(yè)的呂小平在西安認識了現(xiàn)在的妻子楊某。楊家是咸陽人,家里姐妹4個。呂小平第一次去楊家,楊家的父母就喜歡上了這個濃眉大眼的小伙子,許諾說如果呂小平愿意入贅楊家,楊家負責給小兩口在西安買房,還答應幫呂小平安排工作。
幾乎沒有遭到任何反對,呂小平和楊某領證結婚。由于楊某在國企工作,按照雙方結婚時的計生“一孩政策”,兩家約定將來的孩子姓楊。孩子出生后,妻子楊某給孩子取名楊呂江。平時別人問孩子叫啥名字,孩子回答:“我叫呂江。”這一點,讓呂小平很感動。
呂小平在電話里告訴記者,如果不是記者提及這個話題,他都淡忘了自己的上門女婿這個標簽。他說,如今女方父母仍在咸陽生活,而自己父母在寶雞生活,只有他們小兩口帶著孩子在西安生活,所以他感覺不到上門女婿對生活有啥影響。
“我覺得上門女婿的問題,關鍵在于個人如何和家人相處。如果處理不好,小問題也會因上門女婿而變得復雜?!眳涡∑秸f。
呂小平認為,相對于農村的復雜關系,城里的上門女婿相對簡單一些。
(據(jù)《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