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春天,眼科專家唐由之到中南海參加毛澤東眼疾的會診,當工作人員把唐由之介紹給毛澤東時,毛澤東說道:“這個名字好,你父親一定是位讀書人,他可能讀了魯迅的詩,為你取了個‘由之的名字?!?/p>
夜里,在毛澤東臥室外值班的唐由之聽見主席的說話聲,趕緊走進去。主席的眼睛蒙著紗布,問道:“誰進來了?”工作人員說:“是唐由之大夫?!敝飨疽庖獙懽郑ぷ魅藛T趕緊拿來筆和紙,主席摸索著用鉛筆在白紙上寫開了。每個字都寫得很大,沒寫幾個字就得換一張紙。一會兒工夫,四行文字出現(xiàn)在唐由之眼前: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寫完,主席對唐由之說:這是魯迅為愛國進步人士楊杏佛被國民黨殺害后寫下的詩。見到主席用這首詩“解釋”自己的名字,唐由之十分激動,他對主席寫在這幾張紙上的詩,對主席說:“主席,這個您可以送給我嗎?”主席笑了起來“哈哈!好!那么我給你簽個字吧?!闭f罷,摸索著再次提起筆,在詩的結(jié)尾處,“盲寫”了三個字:毛澤東。
(摘自秋石:《追尋歷史的真相——毛澤東與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