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蘭
在幼兒園里,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孩子們手捧一本本繪本,津津有味地欣賞著精美的畫面,和同伴一起邊看邊討論,讀到開心的時候,甚至笑出聲來。繪本閱讀,已經(jīng)成為了孩子非常喜愛的活動之一。除了自主閱讀,由教師引導的集體閱讀也是深受幼兒喜愛的。那么,在集體閱讀中,教師應當如何正確把握教學策略,積極地回應幼兒,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能力呢?結合工作實踐,談談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有效引導,激發(fā)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當幼兒在閱讀活動中,積極發(fā)表自己對畫面和情節(jié)的猜測時,作為教師,應盡量給予積極的肯定,我們的重點,不在于幼兒能否回答到繪本中設定好的情節(jié)點,而是通過這樣的閱讀活動,發(fā)展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1.肯定幼兒的想法,做深層引導
教師應站在幼兒的角度上,以他們的年齡特征去預設和思考問題,充分肯定孩子的想法,并順著孩子的想法繼續(xù)引導他們更深入地思考。
例如:在小班閱讀活動《子兒吐吐》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我:所有的小豬都在吃木瓜,胖臉兒在干什么?
幼:它在想事情。
我:是嗎?在它想事情的時候,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桌子上有什么變化?
幼:別的小豬桌上有木瓜籽,胖臉兒桌上沒有,
我:猜猜胖臉兒桌上的木瓜籽去哪兒了?
幼:被它吃下去了!
我:有可能哦!那你們說胖臉兒現(xiàn)在在想什么?
……
有了我的肯定和引導,幼兒的思維被打開了,他們紛紛從畫面中去尋找答案,其他一些積極性不高的孩子也被調(diào)動起來,爭著回答問題。因此,在繪本閱讀中,教師對幼兒的鼓勵和肯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不規(guī)定標準答案,盲目糾錯
很多教師特別是年輕的教師錯誤地認為繪本上所出現(xiàn)的文字和情節(jié),必定是“標準答案”,當幼兒的回答偏離了這個答案,便是回答“錯誤”,必須給予糾正。長此以往,幼兒會對自己的回答失去自信心,不愿再主動去思考。
例如在一次閱讀活動中,教師提問,畫面中小老鼠把半個蛋殼當成什么?幼兒的答案有:當桌子、當床……,就是沒有提到書中的答案“當小船”,教師急了,拼命糾正孩子的說法:‘你們說的都不對,重新想!”整節(jié)教學活動,老師都不給孩子肯定和引導,讓幼兒失去了閱讀的興趣。
其實,孩子的閱讀,并不一定完全根據(jù)作者的思路和作品中的文字內(nèi)容而走,在不違背作品主線的基礎上,多給孩子一些空間去想象也未嘗不可。例如:繪本作品《撒網(wǎng)》中,最大的那條魚沒有逃出破掉的漁網(wǎng),被漁夫捉住了。作品本身要反應的意思是:這條魚太胖了,破掉的漁網(wǎng)洞太小,所以它沒能逃走。可是,有的小朋友卻這樣說:“它一定是媽媽,為了保護寶寶才沒逃走!”聽了孩子的話,我真的非常感動,也肯定了他的想法。最后,孩子們還給這本書取名為《捕魚》、《危險的一天》等,我覺得都是非常棒的。
二、巧妙地運用追問,啟發(fā)幼兒的思維
在繪本閱讀中,巧妙地運用追問,對于啟發(fā)幼兒的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在幼兒已有思維經(jīng)驗上不斷深入,不斷延伸,幫助孩子打開思路,體會更多繪本中的奧秘。例如:在組織幼兒閱讀《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時,有這樣一段追問,非常巧妙。
師:小老鼠吃餅干的時候要喝點什么?
幼:牛奶!
師:喝牛奶需要什么?
幼:吸管呀!
師:那等他吃完了,又需要干什么昵?
幼:擦嘴巴!
師:瞧,小老鼠正在照鏡子擦嘴巴,呀!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胡子上臟了。
師:那你猜他接下來要干什么呢?
在老師的追問下,幼兒原有的經(jīng)驗被充分調(diào)起,注意力都相當集中,一點點地在老師的引導下進入到整個繪本的情節(jié),也變得越來越喜愛閱讀。
但是,雖然集體、個別的追問,能更好地激發(fā)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和興趣,可有時追問得太過,也會讓幼兒只圍著老師的問題團團轉,忽略了繪本故事的文學性和藝術性。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就應該做到在追問的時候“收放自如”,而不是被幼兒“牽著鼻子走”,最后導致浪費時間。
三、適當?shù)剡M行示范,讓幼兒感受文學的美
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有字繪本中的文字都設計得非常精煉、優(yōu)美,因此,在閱讀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去觀察畫面的美、體會情節(jié)生動有趣的同時,也不要忽略引導他們感知繪本中的文字和語言的美。
如經(jīng)典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文字就特別美。
大兔子有一雙更長的手臂,他張開來一比,說:“我愛你這么多?!?/p>
小兔子說:“我愛你,像我舉的這么高,高得不能再高?!?/p>
孩子們不認識字,無法看著這些文字去閱讀。那就需要我們教師做示范讀給他們聽,帶領他們一起去感受那份溫情。一次半日活動開放中,我組織家長與幼兒一起閱讀了這本書,家長扮演大兔子,我則帶領著孩子扮演小兔子。我們深情地學說著其中的對話,現(xiàn)場氣氛非常感人,充滿了溫馨和幸福。
當然,適當?shù)氖痉?,不僅只限于老師,當幼兒中有回答精彩的,也可以請他做示范,讓其他孩子一起感受他的智慧,與他一起說,效果也是不錯的。還是以《猜猜我有多愛你》為例吧,在閱讀過程中,我提問到,“如果你是小兔子,你對媽媽的愛有多高?這時候,一幼兒回答道:“我對媽媽的愛,一直乘飛船飛到宇宙里那么高!”彼時,正是我國神舟九號發(fā)射上天的時候,孩子的話讓在場所有人都驚嘆不已。在他的帶動下,其他孩子的思維也打開了,“我對媽媽的愛,有彩虹那么高!”“我對媽媽的愛,可以一直飛到月亮上去!”……瞧!答案更加精彩了。
教師在繪本教學中的正確引導和回應策略是需要在教育實踐中摸索和積累的,積極的回應不僅激發(fā)了幼兒對于閱讀的興趣,更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想象、語言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時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班級氛圍更加和諧、融洽。只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學會分析、正確判斷閱讀內(nèi)容的教育價值,并選擇適合幼兒的教學策略,一定能讓孩子在閱讀活動中感受更多樂趣,習得知識,促進全面發(fā)展。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婁葑街道葑誼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