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我的老家只有一家新華書店。新華書店有很多書架,但只有一個書架上擺放著小人書。
靠墻的書架很高,小人書封面朝外,雁翅般排開。柜臺很低,我們的個頭也就比它略高。柜臺呈立體梯形,沖著顧客的是一面斜著的大玻璃窗,透過玻璃可以近距離看到最新的小人書。但也只是書的封面,絕對看不到內(nèi)容。
我曾問過我媽,她什么時候能調(diào)到新華書店去賣小人書。我幻想過,我媽能按照我的意愿,去書店、副食店、玩具店、電影院上班。我多么希望有個“百變神媽”啊!
這時我親愛的媽媽毫不例外地總會瞪我一眼:“你寫完作業(yè)了嗎?”
唯一的新華書店在小城的中心地段,去一次不容易。跑這么遠的路,不吃一根冰棍怎么行呢?而一根冰棍的價格往往相當于一本小人書價格的1/2或1/3。若去時吃一根冰棍,那買書的錢就不夠了。既然書買不成,那回來的路上索性再吃一根。
吃冰棍還是買小人書?這是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往往會被我們完美解決,而前提條件并沒變。
我和同班小明、小亮合買一根冰棍和一本小人書。雖然往往因為你多吃一口、他咬的一口比我咬的那口大而大打出手,但畢竟共同的目的達到了。平靜、和諧的買書征途會讓我們感到無聊透頂,還不如這樣娛樂一下。
那時每家的經(jīng)濟條件都不好,小孩子的零花錢近似于無,過年的壓歲錢一旦碰上大額鈔票,皆被父母以“我給你攢著,給你買好吃的、買新衣服”的借口而截留。就是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我還是積攢下來幾百冊小人書。
其實,父母知道那是閑書、課外書,但同時也知道上面寫的、畫的都是知識。讀書是頭等大事。父母花錢給孩子買書,雖然肉疼,但還是肯花。
現(xiàn)在我老家還保存著幾本那時候的小人書,它們?nèi)缤业挠洃?,都已殘缺不全。想想也怪,彼時視若珍寶的東西,如今卻怎么都不記得了。如今,我已不記得自己從什么時候起疏遠了小人書,然而,的確是因為小人書我才喜歡上了閱讀。不可救藥的是,我讀書也和當初看小人書一樣,依著性子來,看個熱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