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花生是我國的主要經(jīng)濟作物之一,其脂肪和精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但長期以來僅限于簡單的炒食和榨油,其綜合價值不高,為了提高花生及其副產(chǎn)品的利用率,增加產(chǎn)值和收入,現(xiàn)介紹幾種花生的加工增值新方法。
1.加工返鮮花生 將干花生果放入浸泡池中,用濃度1%~5%的食鹽溶液在15~30℃的溫度下循環(huán)流動,浸泡3~8天后,用水沖洗,再用4%~7%的黏土稀泥漿浸泡0.8~2.0小時,然后瀝去多余的泥漿并晾干表面水,最后用沙堆藏3天以上,篩去沙即得返鮮花生。利用本工藝生產(chǎn)的花生,形狀、顏色、質(zhì)地、風(fēng)味和口感等與新鮮花生基本一樣,保鮮時間長達4~6周。
2.制作水晶花生豆腐 用0.5千克花生、0.5千克淀粉、0.05千克海藻鈉粉,可做出5千克以上的花生豆腐。方法:將花生用溫水浸泡并去掉紅皮,清洗后加水磨漿至5千克重,接著將淀粉和海藻鈉粉緩緩加入到少量花生漿中,攪成糊狀,然后與全部花生漿混合,并加進適量食鹽,把混合漿倒入鐵鍋中,用文火邊煮邊攪拌到全部變得透明和沒有漿液后,倒入豆腐架圈,待冷卻后即成水晶般透明的花生豆腐。
3.制作花生芽 取外衣完整、無蟲蛀的花生米,曝曬3~5小時進行刺激醒芽,然后放入60~70℃的熱水中漂燙3秒鐘,以便使花生的外層紅皮皺起,接著放入30~35℃的溫水中充分淘洗。將快萌芽的花生米置入培養(yǎng)容器,放在25~35℃的恒溫環(huán)境中促其發(fā)芽,每隔5~6小時淋水1次,經(jīng)30~36小時后長成30~50毫米長的中芽時,可隔3~4小時再淋水1次,這樣經(jīng)過48~60小時即可長成70~120毫米長的嫩芽,采收直接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