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
人生的圖書館
劉進
哥本哈根羅斯基勒的廣場上,有一座低矮的房子,與周圍高大的建筑格格不入。但是,這里每天來訪的人絡(luò)繹不絕,有孩子,有中年人,也有白發(fā)蒼蒼的老人。
原來,這是一座“人生圖書館”。奇怪的是,整個圖書館內(nèi),沒有書架,也沒有書籍。圖書館的四周,擺放了許多桌椅,桌子的上方都貼有標簽,比如:“旅行之桌”“感恩之桌”“勵志之桌”等。每個桌子上,經(jīng)常會有三到五個人,靜靜地聽另外一個人說話。
我懷著好奇心,走到一個“經(jīng)歷之桌”,桌子上有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婦人,她見我走過來,面帶微笑地說:“歡迎您借閱我?!蔽?guī)е闷?,坐在她面前,接下來,這位老者開始講述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從少年到青年到壯年再到老年,鮮活的事跡,真實的經(jīng)歷,讓我唏噓不已。一個多小時里,我?guī)缀跄坎晦D(zhuǎn)睛地盯著她的面帶蒼老而又慈祥的面孔,聽到愉快之處,我會跟著她笑得咧開嘴,聽到悲傷的經(jīng)歷時,我又會和她一起默默地流淚。
臨走時,我才知道,在圖書館里,和她一樣的“書本”還有很多,他們可能是流浪漢、孤兒、退伍老兵、盲人、單身媽媽、政客等,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書名“人生之書”。她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段非凡的故事,都有自己擅長的方面。有些人生用再多的筆墨,也難以描繪出來,只有親歷者和你當面講述的時候,才能真實地傳達出當時的情感?!彪S后,老婦人指了指對面的“勵志之桌”,緩緩地對我說:“那本書,是一位盲人,他想通過盲人眼里的美好,來激勵人們,告訴大家,在這個美好的世界里,所有的苦難都不堪一擊……”
我聽了,震撼不已。是啊,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書,這本書,最真實,最富有感情,比起蒼白無力的文字,他們真正地借出了自己人生。